年9月21日星期五晴
8月17日门诊,一位形体偏瘦的中年女子,皱着眉、右手托着一边脸走了进来,自诉口腔右壁有一块红斑,最难受的是局部紧绷感明显,极其不适,以致心情烦躁,患者张口确可见口腔右壁红斑,如一元硬币大小。
1年前口腔右壁红斑、黏膜破溃,就诊外院口腔科,诊断“口腔扁平苔藓”,口服西药(具体不详)2月余,局部破溃愈合,但遗留红斑至今。辰下:患侧咀嚼无味,喜用健侧嚼食,言语尚可,纳可,腹胀时作,大便日1行,成形,寐安。舌淡红,边齿痕,苔薄中腻,脉细。月经多推迟1周左右,经前乳房胀痛,末次月经:、7、28,经期6天,月经色红,量可,夹血块,无痛经。
该从哪儿入手?怎样辨证呢?正想着,只听老师说,“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与自身免疫相关性的口腔黏膜慢性炎症,以女性患病多见,现代医学多从消除局部刺激因素、控制感染、修复局部破溃等方面治疗,但有时无法缓解局部遗留的不适感,而中医重视患者的主观感觉,并将其作为辨证的重要依据之一。该患者病变在口,脾开窍于口,属脾病范畴,久病必脾虚脾虚而肝失所养,肝郁不畅则筋脉失养,故以口腔局部紧绷不舒为主症,正如中医认为,木得土而达之。”
果然,老师处以芍药甘草汤合补中益气汤治之。
9月1日复诊,患者高兴地说,服药2周,口腔局部紧绷感明显减轻,自觉舒服多了,心情转佳,腹胀未作,大便日行2次,质软。近日乳房胀痛,舌质暗,苔白腻,边齿痕,脉细稍沉。诊其口腔右侧粘膜壁红斑色减淡,范围缩小。老师遂更以芍药甘草汤合苓桂术甘汤、二陈汤,7贴,1日1贴,1日2次温服。
9月8日,患者诉口腔局部紧绷感基本消失,口腔唾液明显增加,口腔两侧咀嚼正常,乳房胀痛已愈,大便较前成形,月经于9月2日来潮,血块明显减少,舌质暗减淡,苔薄腻,边齿痕,脉细。老师以补中益气汤加合欢皮以善后调理,7贴,2日1贴,1日2次温服。
综上,老师始终坚持疏肝运脾为法的思路是正确的,把握肝脾之间的关系是治病之关键。
首先,抓主症,寻病机,定主方。病变虽在局部,但与五脏相关,正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
其次,谨遵“经前勿补经后勿泻”的原则,顺应人体的生理变化。在疏肝柔筋的基础上,配合健脾之法,法不变而方不同,经前施选苓桂术甘汤,经后以补中益气汤,此乃知常达变。
反复思量,终于明白中医临床之奥秘在于扎实的中医基础,老师运用理论剖析临床案例之精准,让我受益匪浅。
万文蓉石颍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