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苔藓治疗专科医院 >> 苔藓症状 >> 苔藓植物一章的教学实践探索

苔藓植物一章的教学实践探索

 

《苔藓植物》一章的教学实践探索

师雪芹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环境与生态安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芜湖)

摘要:苔藓植物是高等学校生物学专业植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苔藓植物个体微小,不易观察,教学很难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从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三方面对内容进行了一些教学探索,以期提高教学效果,为植物学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植物学;苔藓植物;教学模型;科学研究

苔藓植物是一类生活在阴湿环境中,靠孢子进行繁殖的高等非维管植物。全世界大约有种苔藓植物,种数仅次于被子植物。苔藓植物被誉为先锋植物和大自然的拓荒者,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可忽略的生态服务功能,具有重要而巨大的间接价值;它也是独特的药用植物、特殊的园林植物和敏感的环境指示植物,具有重要的直接应用价值[1]。但是由于这类植物的个体微小,不易识别,日常中利用较少而常常被人们忽视。

《苔藓植物》是高等学校生物学专业植物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课时安排较少,植物学的系统分类部分仅简要讲述苔藓植物特征和分类概况,对其微结构、功能、生理及基因调控方面鲜有涉及;同时因为其形体小而不显著,许多植物学教师对苔藓植物了解也不够深入,造成这章内容的教学流于形式,效果并不显著,学生并不能对苔藓植物有一个全面而明确的认识。为此,笔者在几年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和安徽师大的自然条件,不断尝试改进这章的教学,试图让教学变得更加高效,让更多的学生对苔藓植物产生兴趣。

1改进教学方式

1.1课堂外和课堂内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植物学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仅仅靠教师在课堂内的知识传授,机械地讲述科属种特征,显得枯燥无味。安徽师范大学历史悠久,依山傍水,校园草木茂盛,生长着多种苔藓植物,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可以在上课之前,手持放大镜带领学生观察并采集校园的苔藓植物,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思考一些问题,如:是否所有的苔藓都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苔藓植物可以生长在哪些基质上?苔藓植物的形态特征如何,是否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是否开“花”结“果”,与其它草木有何区别?在学生观察并给出答案后,再引导他们得出正确的结论。有了这些课外的实践,上课时,讲述苔藓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活史、苔类与藓类的区别,学生就比较容易懂,印象更加深刻。

在植物学课本中苔类植物的代表是叶状体的地钱与茎叶体的光萼苔,藓类植物的代表是葫芦藓,但是根据我们对校园苔藓植物的调查,发现校园里常见的叶状体苔类是楔瓣地钱和单月苔,常见的茎叶体苔类是耳叶苔属,而葫芦藓因为季节的原因在我校开课的秋冬季反而不常见到,校园草坪中常见的是真藓和小羽藓,于是在我们的实验课上,这些常见的校园苔藓植物就成为学生认识苔藓的真正代表植物。

1.2注重知识的前后贯通与联系比较对于大多数的学生而言,对苔藓植物的认识都是停留在“青苔”这一层面上,这可能与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中学教材有关,苔藓植物仅在初中七年级生物学课本中有一小部分内容,教师和学生都容易忽视[2]。我们口语或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青苔”其实是多种植物的混合体,可能会包含藻类、苔藓、菌物、地衣,甚至部分小型种子植物,为了让学生正确识别和透彻理解什么苔藓植物,必须与这几类植物进行比较进行学习,主要从生境、形态、营养方式、作用等几方面进行比较。比如藻类植物多数生长在海洋和淡水中,而苔藓植物是不能生长在海水中的,少数的气生藻类可以生长在潮湿的土表或树干上,有时容易与苔藓相混淆,这时主要看有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肉眼仔细观察或用手持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苔藓植物是有假根、拟茎、拟叶的分化。对于学生而言,一些壳状地衣以及真蕨类的配子体(原叶体)常常会被错误地当做叶状体苔类植物,这时可以从色泽、形态、繁殖结构等方面进行区分,也可以采集带回实验室进行解剖切片观察内部结构。通过这样的比较学习,能够加深学生对几类植物的理解,同时对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的区别有更好的认识,对植物的生活史更好的把握。

此外在学习到苔藓植物的形态特征时,可以与种子植物进行比较学习,比如,假根、拟茎、拟叶与真正的根、茎、叶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比较[3];做茎(拟茎)的横切面,看两者细胞的组成,是否都有输导组织;比较苔藓和其它植物的生活史,看有什么特别之处;等等,从而进一步认识为什么苔藓是最原始的高等植物,为什么大多数的苔藓个体矮小,只能生活在阴湿环境中。

2教学手段多元化

目前,基本所有的高校都实行了多媒体教学,上课多数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式,主要形式是播放ppt。ppt在植物教学有许多优点,比如信息量大,形象直观,能够很好地展示苔藓植物的形态多样性以及生长环境多样性,但是缺点是不能再一张ppt上有效的展示完整的一堂课,要想看到之前的一个知识点必须回到特定的页面,因此教学中要注意有机地结合ppt与板书。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是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组织和布局,ppt上主要展示植物的详细形态结构,而板书则会把重要器官的关键的特征展示出来,最后这些特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活史。而后通过比较苔类与藓类的配子体、原丝体、孢子体形态结构上的区别,将两类植物的区别用表格形式写出来。笔者发现这样的教学过程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分散的知识点有机的贯通在一起,教学效果很好。ppt可以展示静态的图片,视频则可以更好地展示出动态的生活史,因此在讲完苔藓的生活史后,会播放10min有关苔藓生殖发育过程的短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精子器和颈卵器的生长位置与形态,精子的运动,受精后颈卵器(幼孢子体)的变化等等。

自从有了多媒体,教学模型似乎变得较少使用了。苔藓植物个体微小,多数要使用放大镜甚至显微镜才能看清其形态特征,所以即使是采集的新鲜标本也无法明确的把各分部特征观察清楚。深圳仙湖植物园在苔藓植物科普方面一直都走在国内的最前端,早几年前,就展示过一些苔藓植物的模型,这些模型主要是用陶土捏制而成,然后用丙烯上色完成,形象逼真,相比实物,模型放大了几十倍或上百倍,可以清晰地展示苔藓植物生活史的各个阶段的形态特征,是很好的教学辅助。本着低成本、高效率、趣味性的原则,采用轻黏土或橡皮泥作为原材料,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制作葫芦藓、颈卵器、精子器等模型,使学生在游戏中加深了课堂知识,特别是一些重点和难点得以消化,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和科研相结合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两种最为基本的职能,也是大学教师学术身份的两个重要方面。多数学者认为教学与科研呈正相关,两者是一个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过程[4-5]。

3.1科研为教学服务在教学活动中,大学的教师不应该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结合自己的科研工作,引领一部分对科学感兴趣的学生向更高的层次发展[7]。当讲到苔藓植物的价值和应用的时候,把苔藓研究的前沿进展,如苔藓植物在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生物制药、环境监测、园艺应用等方面介绍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即使矮小的不起眼的苔藓原来也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从而对科学研究产生兴趣;同时把自己的科研发现和乐趣分享给学生,吸引和指导学生做一些苔藓相关的课题,如利用苔藓植物监测大气污染,芜湖市绿地公园的苔藓多样性调查等,目前已经指导多位学生完成苔藓相关的本科论文,在这个过程中,采集了大量芜湖市的苔藓植物标本,这为后续相关的苔藓研究提供大量的资料,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3.2教学促进科研教学是科研的推动力和催化剂,教学活动使教师对基础理论更加融会贯通,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教师本身的理论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6]。相对于科学研究对象的专一性,本科生的教学则需要我们对整个植物学甚至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研究进展有综合全面的掌握。在备课的同时,除了学院选用的教材,还经常参阅一些国内外较新的教材和一些研究进展的综述文章,不论是关于种子植物还是藻类和蕨类植物的,许多研究方法和观点都是可以应用到苔藓植物当中,给科研上带来很多的启发。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会提出一些有意思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或者从未







































白癜风立足北京服务全国
北京治白癜风到哪家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yy.com/wazz/10863.html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