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
一、光照
微景观中的苔藓及其他植物均属于阴生植物,不需要强烈的阳光照射,选择下列光照方式之一即可:
1、室内全天明亮的自然散射光
2、日出或日落时1-2小时的日照(主要作用是用来杀菌消毒,维持瓶内生态稳定)
3、灯光照射6-8小时
二、浇水
微景观生态瓶的主力军是苔藓,苔藓喜欢湿度大的环境,但需要注意的是,潮湿是指空气中的水分,并不是苔藓表面的水分。所以苔藓切勿大量浇水,保持微湿状态为宜。当瓶内雾气较多时代表湿度足够,无需浇水。如果感觉苔藓表面不太湿润,或当瓶器内最下层的轻石层干燥发白时,即可在在苔藓表面喷水或在土壤中加水。浇水时保持轻石层有一小层积水就可以了。浇水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植物和苔藓的浇水时间尽量选择在早上或傍晚,避开正午浇水。
2、浇水时选用纯净水、蒸馏水、凉开水、雨水或将自来水静置至水中的氯气挥发,尽量不直接使用自来水或矿物质较多的矿泉水。大部分地区的自来水硬度较大,含杂质较多,长期使用对苔藓的伤害较大,容易导致苔藓发黄发黑。
3、微景观没有固定的浇水时间,但如果是开放式的吊瓶或方缸,由于水分散发较快,浇水相对频繁一些,大概2-3天需要补水一次。
4、正确的浇水方式是将喷壶出水口调至喷出线状水流并找到景观空白处或沿着玻璃瓶内壁注入水分,而不是调成雾状水喷洒到植物表面。这样做一是为了避免造成植物根部没有及时吸收到水分引起干枯,二是避免叶片的缝隙中积水较多,在通风状况不好的情况下导致植物腐烂。
三、温度
苔藓及瓶中的植物综合适应温度为15-28摄氏度,最佳养殖温度为22-25摄氏度。但因地域差异很难达到规定的温度范围。好在生态瓶里的植物和苔藓并没有那么娇气,养护期间将微景观摆放在散射光线或半阴环境处就好,只需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尤其是夏季。当然,偶尔在清晨或傍晚晒晒微弱的太阳光也能起到一定杀菌作用。
四、通风
苔藓大多数适合闷养,尤其是在气候干燥的环境下。所谓闷养就是可以封在一个相对密闭的容器中。闷养的好处是可以保持苔藓生长环境潮湿,打理起来简便。但在闷养的同时也要注意通风,以免在浇水后瓶内水分难以挥发引起植物发霉腐烂。
全封闭式的生态瓶建议每天开盖通风一次,一次1—2小时为佳,保持一定的通风有助于植物的新陈代谢,也能避免霉菌的滋生。
五、修剪
景观内的苔藓生长非常缓慢因此平时无需修剪,其他植物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徒长,为了保持整体美观,主人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造型适当打顶修剪(打顶即剪掉顶部的新叶芽,让侧芽生长),部分剪下的植物顶芽还可以补种回瓶中,但需要把准备插入泥土部分的叶片剪掉,防止在容器内腐烂。
平时如有发现失去活力的老叶、残叶、腐叶应及时从叶柄根部剪下并用镊子取出。
图文来自网络
由梵植编辑分享
如需详细咨询,请添加以下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治疗白癜风权威医院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