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苔藓治疗专科医院 >> 苔藓护理 >> 专业知识常见藻类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影响

专业知识常见藻类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影响

 

淡水常见藻类:

蓝藻门、裸藻门、金藻门、甲藻门、隐藻门、硅藻门、绿藻门、黄藻门。

1.蓝藻

微囊藻(死亡后产生的毒素更大,抑制其它藻类生长)

螺旋藻(不易消化)

颤藻(不易消化)

平裂藻

项圈藻

鱼腥藻

微囊藻水华

(1)蓝藻的发生

温度因子

蓝藻繁殖对温度敏感,在水温17℃以下时,不会大量发生,或者不会对鱼类构成危害。当水温上升到28℃时,由于其它藻类的生长受到抑制及大量被鱼类吃食消化(温度高鱼类摄食代谢增强),蓝藻很容易形成优势种群而大量爆发。

PH值:

藻类喜欢偏碱性的水体,高pH(pH8.0~pH9.5)会促进蓝藻的发生,故应避免单一使用泼洒石灰水的方法改善水质。

氮磷比:

蓝藻既可利用水体中的氮,又具有更高的利用磷的能力,低氮磷比或含磷较高富营养化的水体都可能导致蓝藻的大量发生。适当提高氮磷比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的蓝藻的生长。

生态关系:

蓝藻与其它藻类一起构成池塘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提供了89%以上的溶氧。因此这些生产者除了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外,还影响到鱼类的生存。

关于水华成因的假设:

不同阶段的关键因素不同:

可以将蓝藻水华的形成分为四个阶段:休眠、复苏、生物量增加、上浮,上浮后形成水华、转水

(2)蓝藻的危害

蓝藻由于可以改变膨压,在高温强光照的天气聚集在水体表层,吸收了大部分的阳光,在自己大量繁殖的同时抑制其它藻类的生长。蓝藻的大量繁殖,不断向水体分泌有毒代谢物质,影响浮游生物的种群演替、繁殖周期,还可引起一些浮游动物的大量死亡。

蓝藻的大量发生,蓝藻颗粒又很难被鱼类消化,蓝藻逐渐成为绝对优种群。这种通过种间竞争形成的过度繁殖必然带来种内斗争,种内斗争的结果又将导致大量蓝藻的死亡。

蓝藻的大量死亡使得水体的生产者锐减,造成水体中的溶氧供应严重不足。同时,蓝藻死亡分解也会消耗大量的溶氧,释放大量羟胺、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在严重缺氧和毒物存的条件下,鱼类会大量死亡,甚至全部死亡。

(3)控制蓝藻的方法:

彻底清塘消毒和加注不带蓝藻的新鲜水。由于蓝藻比其它藻类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因此控制措施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彻底清塘消毒可有效杀灭蓝藻,压低基数,减少大规模发生的可能。避免随加水带入蓝藻,对控制也有积极意义。

定期换鲜水:对于含有较多蓝藻的池塘,经常、大量地换新鲜水,可稀释蓝藻的浓度。同时也稀释了蓝藻分泌的毒物浓度,促进其它藻类的生长和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当蓝藻大量发生时,可选用杀藻药物局部杀藻,三天后施用渔肥重新培养藻类。经实践证明对蓝绿藻的防治良好的效果。

放养一定数量的滤食性鱼类:

虽然蓝藻不易被消化,但由于其颗粒较大,更容易被滤食性鱼类摄食到体内,在一定程度上延缓、阻碍了蓝藻的生长。可供选择的鱼类有白鲢、花鲢、白鲫等。实践表明放养一定数量的滤食性鱼类时,基本不会爆发蓝藻。

2.裸藻

(1)裸藻的发生

产生裸藻水华的水环境:裸藻喜生长在有机质丰富、静止无流水的小水体中,并在其营养充足时大量繁殖形成水华,成为水体中优势种迅速占领整个水表面。

水华形成的适宜温度和季节:裸藻适宜生存的温度范围较广,且水华形成的适宜温度为20-35,横跨春、夏、秋三个季节,尤以6、7、8、9月份生长最旺盛。

(2)裸藻的危害

裸藻难消化,利用率低,鱼类不喜摄食;裸藻大量死亡时容易败坏水质,分泌的物质还可能对鱼类产生毒害作用。

(3)裸藻的防治

大量换水,形成微流水:由于裸藻喜在有机质丰富、静止无流水的小水体生活,大量换水能改变这种环境,使得裸藻不易在流水中或新水中繁殖。

可以用杀藻药物进行局部杀藻,三天后用渔肥进行肥水,有良好的效果。

3.金藻

三毛金藻

(1)三毛金藻的发生:主要发病于沿海盐碱地区盐碱度较高的池塘。发病池水质清瘦,水中没有别的藻类,水色为淡黄色。

(2)三毛金藻中毒的症状:

池面上布满鱼类,大多停留在四角及浅水池边,头朝岸边,排列整齐,在水面下静止不动,也不浮头,受到惊扰也无反应。随机取濒临死亡的白鲢、鲫鱼各4尾,观察体表鳍基部充血,鱼体后部颜色变浅;打开鳃盖,鳃内有大量粘液,鳃丝轻度腐烂;解剖鱼体,肠道无食,无明显病灶。

(3)三毛金藻的防治:

立即向池内注入水质较肥的河水或临近池塘的肥水,使中毒症状暂时得到缓解。

全池泼洒硫酸铵20g/m3使水中的氨离子达0.06~0.10g/m3,以抑制或杀死三毛金藻。

4.甲藻

裸甲藻

飞燕角甲藻

多甲藻

甲藻的发生

甲藻喜欢生长在有机物质多、硬度大、微碱性的水体中。它们大理繁殖时,水呈红棕色,俗称红水。

甲藻的危害

甲藻为一大类鞭毛藻的总称,体呈卵圆形,大量繁殖时,常可改变其生活水域的颜色,有些甲藻可以作为某些水产幼体的饵料,但其中有些类群,在繁殖过程中,可产生多种毒素,引起鱼类的神经麻木,代谢失调及呼吸障碍,最后导致死亡。

卵甲藻还能附在鱼身上,过寄生生活,吸收鱼体养料,刺激鱼体增生粘液,使鱼体像涂了一层米粉似的,故称打粉病。

甲藻的防控同蓝藻。

5.隐藻

(1)隐藻的优点

隐藻是天然水域中最重要的鞭毛藻之一,隐藻含量丰富的水塘具有很高的生产力。隐藻的蛋白质含量较高(50%~70%),而且某些种类,如卵形隐藻(Cryptomonasovata)还含有较为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GLA(十八碳三烯酸)和EPA(二十碳五烯酸),它们分别占总脂肪酸含量的20%、16%和4%。

隐藻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加之其无纤维素的细胞壁极易被消化吸收,因而是鱼类及某些珍贵水产养殖动物的优质饵料之一

(2)隐藻的缺点

隐藻的生长周期较短,容易发死亡,水色为灰褐色。

6.硅藻

小环藻、舟形藻、直链藻、羽纹藻

硅藻的优点

个体小,适口性好。运动速度、分布情况与幼体活动习性一致,便于摄食,即摄食的机会更多。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本身及其代谢产物无毒,不影响幼体、苗种的正常生长。

有利于优良浮游单细胞藻类繁殖.保障鱼虾的营养充足,确保鱼,虾苗吃饱长快,增强抗病力和提高成活率。高效,无残留,保护养殖环境,稳定水质,不污染池塘。降低水中氨氮含量,溶氧度高,水色好。

7.绿藻

盘星藻

新月藻

栅藻

衣藻

空球藻

空星藻

实球藻

水网藻(对鱼苗有害)

水绵(水体清瘦丝状藻类)

微芒藻

(1)绿藻的应用

由于绿球藻具有易培养、细胞壁薄、营养丰富等特点,目前主要作为饵料应用于水产养殖业中。

(2)绿藻的缺点

在我们池塘养殖中大量生长的多为小球藻,因其个体较小,营养丰富,是轮虫的优良铒料。

一、使水体中产生大量轮虫。

二、由于其个体较小,养殖的鱼类对其的利用率不高。

8.黄藻

膝口藻

在温暖季节出现于肥沃的鱼池等水体中。大量繁殖时,形成云彩状水华,水色呈黄绿色。是鲢鳙鱼的好饵料。

冬季初级生产力

在温带中或富营养型湖泊,冬季在低光照、短日照和低温下,浮游植物生产力和生物量一般较低。当水面封冰时,如果冰层不厚且无积雪复盖,冰下的照度通常远高于藻类的补偿点,光合作用仍可不同程度地进行着。当冰层由厚的乌冰组成或冰上长期覆雪时,净产量转为负值,由于冰下无湍流藻类易下沉,生物量降到最低点。冰下浮游植物主要由隐藻、甲藻、金藻等鞭毛藻类组成。

春季

首先是硅藻种群的大量增长。硅藻高峰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此后由于硅酸盐枯竭(<0.5mg/L)或其他原因(动物滤食、菌类寄生等),种群开始消退并为绿球藻类或某些甲藻所取代。这段时期如果生产层的养分能及时得到补充,生产力仍然很高。

夏、秋季节

随着绿藻的发展,水中含氮量降到极低点,因而中夏以后固氮蓝藻(鱼腥藻、束丝藻等)取代绿藻而急剧增长。蓝藻此时占优势的原因还与高的温度(25℃以上)、强光照、高pH以及较少被食等有关。蓝藻水华期生物量很高,但生产力通常下降。

秋后光照的减弱和温度下降等原因,引起蓝藻种群突然性地消退。此后随着秋季水层的垂直混合,环境条件又和春季类似,因而出现了硅藻的第二次高峰。









































昆明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贵州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yy.com/wacs/7360.html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