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在多雨季节,特别是在大部分柑橘产区种植密度的不断增加、果园通透性下降与通风不良的果园、气候温暖湿润的情况下,加之劣质叶面肥的泛滥使用,使得青苔病多发,老果园就更加严重了。一些树干、叶片甚至地上都披上了一层绿色的“衣裳”,它们就是青苔。
柑橘青苔全年都能发生,很多种植户为防治它头疼不已,也别小瞧了它,我们先看看它对柑橘的危害,然后再来看看它的防治方法。
柑橘青苔的症状青苔分为两类:一类是苔藓,另一类是附生绿球藻:柑橘园中普遍发生的一种藻类。
1.苔藓的症状:以假根附于枝干上吸收寄主体内的水分和养分。器官表面最初紧贴一层绿色绒毛状、块状或不规则的表皮寄生物,后逐渐扩大,最终包围着整个树干及枝条或布满整张叶片。
2.附生绿球藻症状:附生于树干、枝条和树冠下部的老叶上,严重发生时,可蔓延至中上部叶片。在叶片上密生一层草绿色藻体,覆盖整个叶面。
影响光合作用
柑橘叶片感染时会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降低光合产物;同时会堵塞气孔,部分叶片卷缩或掉落。
影响树势
青苔在繁殖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肥的供应,寄生在枝干上能吸取枝干内的养分,导致树体衰弱,枝梢枯死。
降低商品价值
柑橘果实感染时,光合作用不足,果实偏小,同时对果实的色泽、外观和内在品质有显著影响,果品低下。
影响土壤透气性
青苔覆盖在地面上抢占肥水并阻滞水分的渗透,影响土壤内气体的交换,土壤透气性差,保水保肥能力下降,根系吸收减弱。
增加肥、药成本
青苔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药物、肥料与树体的接触,影响效力,间接了增加了肥、药的施用成本。
青苔的发生规律
青苔在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发生蔓延最快。春季气温上升到10℃左右开始发生,春末夏初之间发生较盛,高温干旱的夏季发展缓慢,秋季为第二高峰期,冬季随气温的降低发展缓慢直至停止生长。
青苔的发生通常有以下规律:
●一般湿度较大的平地橘园比坡地橘园发生重。
●日照较差的阴坡橘园比阳坡橘园发生重;树势衰弱的老龄橘园比幼龄橘园发生重。
●管理粗放、杂草丛生、修剪不合理或不修剪的橘园比合理修剪、通风透光良好的橘园发生重。
●树冠内膛及下部比外围及上部发生重;密植橘园比稀植橘园发生重。
●同一树体,青苔的发生从主干开始,然后逐步发展到主枝,最后蔓延到侧枝与老叶。
●叶面肥大量使用时期,易刺激青苔发生。
青苔的防治措施
从青苔的发生规律来看,湿度、通风透光性、叶面肥施用、树势情况等是青苔发生的关键因素。所以在管理上,加强树势、合理水肥、适时施药才能有效的防治柑橘青苔。
1、密园改稀,改善通风
对密度过大,树冠郁闭的果园,采取间伐、间移或高接换种的措施,扩大株行距,降低橘园密度,改善果园生态环境。
除草松土,提高土壤透气性。在梢期合理整形修剪,改善橘园通风透光条件。
2、开沟排湿,树干涂白
及时掌握果园湿度,不可积水,建设完善的果园排水系统。
冬季认真清园,对长出的青苔用刷子刷除,然后用涂白剂对树干进行涂抹,不仅可以防治青苔,对炭疽病、裂皮病、流胶病也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涂白剂配方:生石灰5千克、石硫合剂原液0.5千克、食盐0.5千克、动物油0.1千克及水20千克混合而成。
3、合理施肥,适时用药
叶面肥的大量使用期与青苔的发病期重叠(春季和秋季),要注意叶面肥的使用,特别是习惯喷施在树干上的,易造成青苔的爆发,在喷施时,应根据果园发病情况添加杀藻类药剂。
清园期:可用矿物油,或代森铵+碳铵,树干喷雾处理,也可用松脂酸钠清园。注意温度,温度高不能使用,以免影响花芽分化、抽发冬梢。
花期-幼果期:可使用保护型杀菌剂,如代森锌、噻霉酮。
膨大-转色期:可使乙蒜素+甲托喷雾防治。在放秋梢时使用为宜。
青苔主要防治药剂介绍
推荐使用优马铜、优马酸酸铜或者含硫制剂、无机铜制剂、强氧化剂、有杀藻能力杀菌剂、其他有杀藻能力物质等。
有你想看的精彩一张表告诉你8月柑橘管理要点
千人齐聚,万众瞩目!——祝贺优马酸酸铜获柑橘区“明星产品”称号!
明星产品---优马酸酸铜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