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资料
找大磊
加Q群
(▼与大磊一起静听音乐,闲待高考)
余光中
(年10月21日-年12月14日)
著名诗人、作家、台湾中山大学外国语文系荣誉退休教授余光中先生,因病在医院逝世,享年90岁。
余光中年10月21日生于南京,籍贯福建泉州永春,因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年跟随父母迁台湾,并考进台湾大学外文系,并在年毕业时发表处女诗集《舟子的悲歌》,年与范我存结婚,生下4个女儿,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回台后先后任教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
其间,余光中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年至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年至今,余光中担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6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余光中驰骋文坛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
余光中先生的著作包括新诗、散文、评论、翻译等,多篇作品选入两岸三地大学、中学教科书。其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乡愁》也是余光中的新诗之一。此外,“乡愁四韵”也被歌手杨弦、罗大佑改为歌曲广为传唱。
余光中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逍遥游
余光中的诗与人生
很多人对余光中的印象源于20世纪后期的《乡愁》。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小小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创作《乡愁》时,余光中不过二十余岁。事实上,余先生的乡愁早已贯穿整个人生,整个诗文创作。
余光中手书《乡愁》
余先生曾把自己的生命划分为三个时期:旧大陆、新大陆和一个岛屿,旧大陆是祖国,新大陆是异国,岛屿则是台湾。他21岁第一次离开旧大陆去岛屿,30岁第一次离开岛屿去美国求学。第一次离开,思念的是台湾,后来,思念的是祖国,再往后,变成对中国文化——汉魂唐魄的无限眷恋。年轻时,余先生因为对外国文化的向往而选择主修外文,又屡次去往美国留学和讲学。美国文学与文化对他影响愈深,乡愁也像魔豆般在心底滋长。他日思夜念的故乡,是再回不去的故土,深邃的中国文化,已逝的美好,精神的栖所。
余先生一生漂泊,从江南到四川,从中国大陆到台湾,求学于美国,任教于香港,最终落脚于台湾高雄的西子湾畔,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艺术的熏陶研习,让余先生在中西文学界享有盛誉,往返于两岸多国,却依然从未有过“归属感”。他诗文的主题,多离不开“离乡”“乡愁”“孤独”“死亡”,读他的诗,迎面而来的是一种入骨的苍凉与顽强。
“童年的天空啊,看不见风筝,看到的是轰炸机”。
战火中一路逃难的童年,是“乡愁”萌发的最初土壤
余光中生于南京,9岁因战乱而逃离故乡,母亲把幼小的余光中用扁担挑在肩上一路逃到常州,后来又辗转避难于重庆。在巴山蜀水深处,余光中度过了中学时代。当时的四川战火笼罩,交通封锁,反倒是海的那边,遥不可及,自由辽阔,充满魅力。十几岁的余光中一心向往的是逃离这个闭塞落后之地,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正是为了这个夙愿,余光中在考大学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外文系,他觉得这是自己走出去看世界的唯一路径。同时考取金陵大学与北京大学外文系的余光中,因为母亲的挽留,选择留在南京。
年,余光中就读金陵大学外文系。原以为可以就此驻足故乡,却没料到迎来的是人生第二次逃亡。又是因为战争,余光中辗转南下,直至定居台湾。
(余光中手书《乡愁》)
21岁时,余光中在台湾写下《乡愁》。正如在采访中所说,“如果我十二三岁,我的底蕴还不够我写《乡愁》。正因为那时我已经21岁,古典名著、旧小说、地方戏这些我都读过,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虽然幼稚,但已经很深入,印象很深,所以我不会,也不容易抛弃这个东西,再加上,我父母的乡音都一直蛮重的。”
几次逃亡,数次离乡,一如他自己称作的“蒲公英的岁月”。诗人的寂寞,文人的孤独,余先生一人占尽。他孤独着自己的孤独,贯穿时空,延展开来,却在当代无处落脚。他一生思考着生命的始终,明知宿命般的结局,却依然要与永恒拔河。年,不到四十岁的余先生写了《当我死时》。诗中,他想到生命的终结是返乡,回到最初的自己,踏上当年的故土,“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年,余光中应邀到台湾清华大学给教授们讲演,当他朗诵自己的新诗“星空非常希腊”一句时,一位听众忽地站起来,劈头说:“你这诗不通,希腊是名词,怎么可以当形容词?而且崇洋媚外,中国天空也有蓝的,形容蓝天为什么一定要找外国?”余光中愣住了,缓过神来,锐词相讥,说文学不是方程式,不懂就不要乱说。结果惹怒了更多人,讲演不欢而散。
《守夜人》是余光中首次在中国大陆出版的自选自译诗集,年首版于台湾,收诗65首;年,新收17首诗,于中国台湾再出新版,序言中写道“诗兴不绝则青春不逝,并使人有不朽的幻觉”;而在中国大陆首次推出的《守夜人》,距离首版已是24年之后,颇多增删琢磨,89岁高龄,对待诗文一如初见,还在字斟句酌着每一个音节,一个符号。以余先生自己的话来说,“再过十二年我就一百岁了,但我对做人瑞并不热衷。所以这是最新的也是最后的《守夜人》了。”
今年10月,人们为余光中庆祝90大寿,当日他以欧阳修的绝句“再至汝阴”抒发心情,“黄栗留鸣桑椹美,紫樱桃熟麦风凉。朱轮昔愧无遗爱,白首重来似故乡”。
然而就在不久前,因为天气多变、气温偏低的缘故,医院检查后决定住院静养,没想到疑似中风,肺部感染,故而转进加护病房。旅居在外的女儿们也从国外赶回,谢绝采访。12月14日,这位文坛的“璀璨五彩笔”过世,享年90岁,亲人与文坛好友十分伤痛。
余光中与夫人范我存
余光中第一次见范我存,是在姨妈家。当时的范我存,皮肤白皙、五官清丽,看上柔柔弱弱,一双眼睛含羞带怯,让人难以忘记。那一年,余光中17岁。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在此之前,就常听姨妈提起这位表兄,说“他书读得好,中英文俱佳,又有绘画天分”,于是便多瞄了几眼,余光中“理个平头,穿一件麻布制服,看起来有点严肃,又有点害羞”。那一年,范我存13岁。
相遇仓促,再加上两人都很害羞,所以并没有说上几句话。
不久,范我存便收到了表兄寄来的一份同仁刊物。不知是不是像每个陷入恋爱中的寻常男子,想给心爱的姑娘展示自己最出众的一面一般,那刊物里有余光中翻译的拜伦的作品。
可笑的是,余光中从未问过表妹的真名——收信人上写的竟是表妹的小名:范咪咪。
咪咪的眼睛是一对小鸟,
轻捷的拍着细长的睫毛,
一会儿飞远,一会儿飞进,
纤纤的翅膀扇个不停。
但他们最爱飞来我脸上,
默默地盘旋着下降,
在我的脸上久久的栖息,
不时扑一扑纤纤的柔羽。
直到我吻着了我的咪咪,
他们才会合拢飞倦的双翼,
不再去空中飞,飞,飞,
只静静,静静的睡在窝里。
——《咪咪的眼睛》,写于年秋
生在动荡的年代,那刚刚萌芽的爱情也险些随着这命运被冲散。因战乱而分开生活了七年后,余光中一家几经辗转,最后到了台湾。而范我存也在机缘巧合之下随姑妈来到了台湾。
当时学校进行健康检查,发现范我存的肺部有问题。她不得不辍学在家,年轻苍白的岁月,就在养病中寂寞度过。因为担心范我存被病魔击倒,余光中辗转找到范家,用诗文为她鼓劲儿,这使范我存忘却了痛苦,病也慢慢地好了起来。
当台大三年级的高材生,遇上了肺病休学的高中女生。这样“明目张胆”的举动很快就引起了双方父母的注意。
“她得过肺病,身体太过虚弱,余光中可是家中的独子。”“他就像个书呆子,如何能承担得起生活的重担?”
两家人都不同意他们交往。但是两个年轻人不顾家长的反对,很快发展成恋人。他们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除了谈音乐、绘画、文学,也常看电影,有时候会骑脚踏车到淡水河边、永和的竹林中去。余光中每次投稿,一定先让范我存欣赏。除了心灵契合,他们又有共同的生活经验:江南的童年,四川的少年,逃难的艰苦,经过战火的洗礼,那份共鸣就更加不一样。
诗人皆浪漫,余光中也不例外。当坠入爱河不能自拔时,他曾用一把小刀,在自己院子里的枫树干上,刻下“YLM”三个英文字首,Y代表余本人,L代表情爱,M是范我存。余光中还曾为范我存写下这样的诗句:
一朵瘦瘦的水仙,婀娜飘逸,羞赧而闪烁,苍白而疲弱,抵抗着令人早熟的肺病,梦想着文学与爱情,无依无助,孤注一掷地向我走来……
在范我存眼中,余光中才华横溢,内涵丰富,稳定,可靠,富同情心,她心中早已有了决定……
“那么多的表妹,走过柳堤(我只能娶其中的一朵)”。
如其所愿,28岁的余光中娶了表妹范我存。这时,他们来往已近六年了。他们一同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春秋。伉俪情深,一如从前。
(年厦门街故居门前,与珊珊、幼珊、佩珊)
“她的优点很多,”余光中说,“最重要的是,在精神上我们能契合,而且她能充分和我的事业、我的朋友融成一片。我们不但有共同的兴趣、嗜好,又有共同的朋友,婚姻怎么会不稳固呢?”“结婚后,他百分之百相信我、依赖我,虽然他不是常会说甜言蜜语体贴的丈夫,但是他以行动来表示对我和孩子的爱。”
(余光中夫妇,年于香港)
有一次,在南京大学做讲座。这次讲座很有意思,余光中要和学子们谈谈爱情。“爱情不是年轻人的专利,一位老诗人也可以谈一谈吧。”
他是诗人,谈爱情,自是少不了谈情诗。“杜甫一辈子只写了一两首诗给太太。真是扫兴啊!”他说,“我就不一样了,我写给太太的就多多了。我比杜甫浪漫多了吧!”
彼时,台下有许多听众,范我存也在其中。
作家慕容莲生曾在人物随笔《每朵莲都像你》中这样描写余光中和范我存的生活:
“闲的日子,他们一起旅行。一辆车,一张地图,两个人。范我存不会开车,但她天生方向感绝佳,那么,她负责看地图,余光中负责掌握汽车方向盘。一路好风光。”
(年全家福,摄于赴挪威之游轮)
《当我死时》
余光中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
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年2月24日卡拉马如
余光中写给年轻人的56句话,看到哪句你哭了?如今诗人离去,今天跟着大磊一起重温这个似乎常含离愁的灵魂留给我们的文字。道一句:游子安息,天堂无异乡!
据说,每个曾思乡的人,都读过余光中
1、世界上高级的人很多,有趣的人也很多,又高级又有趣的人却少之又少。高级的人使人尊敬,有趣的人使人喜欢,又高级又有趣的人,使人敬而不畏,亲而不狎,交接愈久,芬芳愈醇。
———《余光中散文》
2、如果有两个女孩,同样的漂亮,他会选择脸上有小小雀斑的那一个。因为,这一点小小雀斑会让这个女孩多一份温柔,少一份骄傲。
3、人的一生有一个半童年。一个童年在自己小时候,而半个童年在自己孩子的小时候。
———《左手的掌纹》
4、你是个独立的人,无人能抹杀你的独立性,除非你向世俗妥协。
———《写给未来的孩子》
5、前尘隔海。古屋不再。
———《听听那冷雨》
6、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
———《逍遥游》
7、要解释天道何以作弄人,一杯老酒比弥尔顿胜任。
———《余光中精选集》
8、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听听那冷雨》
9、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昏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
10、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寻李白》
11、人生有许多事情,正如船后的波纹,总要过后才觉得美的。
———《余光中精选集》
12、你是挣不脱的夸父,飞不起来的伊卡瑞斯。每天一次的轮回,从曙到暮。扭曲不屈之颈,昂不垂之头。去追一个高悬的号召!
———《向日葵》
13、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
———《左手的掌纹》
14、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在旅途中,你会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你才能了解到,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这样,人的心胸才会变得更宽广。
———《未知》
15、女孩因物质而选择男人是可惜和浪费,她们失去了追寻自己是谁的机会,吃苦趁年轻才能发掘出身体里的宝藏,老了面临险境后悔晚矣!不要选“容易的路”,那其实是最艰难的。未经世故的女人习于顺境,易苛以待人;而饱经世故的深谙逆境,反而宽以处世。
16、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
———《独白》
17、莎士比亚说诗人和疯子,都不属红尘十丈的人间。诗人隐居在疯子的隔壁,疯子却闯进诗人的花园。
———《余光中精选集》
18、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浪子回头》
19、天上和掌上又何足计较此岸和彼岸是一样的浪潮
———《余光中精选集》
20、在节奏舒缓的年代,一切都那么天长地久,耿耿不灭,爱情如此,一纸痴昧的情书,贴身三年,也是如此。在高速紧张的年代,一切都即生即灭,随荣随枯,爱情和友情,一切的区区耿耿,都被机器吞进又吐出,成了车载斗量的消耗品了
———《催魂铃》
21、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
———《听听那冷雨》
22、期待是一种半清醒半疯狂的燃烧,使焦灼的灵魂幻觉自己生活在未来。
23、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
———《听听那冷雨》
24、天空蓝得很虚幻,不久便可以写上星座的神话了。
———《石城之行》
25、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
———《听听那冷雨》
26、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
27、人生原是战场,有猛虎才能在逆流里立定脚跟,在逆风里把握方向,做暴风雨中的海燕,做不改颜色的孤星。有猛虎,才能创造慷慨悲歌的英雄事业;涵蔓耿介拔俗的志士胸怀,才能做到孟郊所谓的一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猛虎和蔷薇》
28、说是人生无常,却也是人生之常。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29、“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我对朋友这么说过。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30、那就折一张阔些的荷叶,包一片月光回去,回去夹在唐诗里,扁扁的,象压过的相思。
——《满月下》
31、今生今世,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
第一次我不会记得是听你说的,
第二次你不会晓得我说也没用,
但两次哭声的中间啊!有无穷无尽的笑声,
一遍一遍又一遍,回荡了整整三十年,你都晓得我都记得。
——《今生今世》
32、旅行之意义并不是告诉别人“这里我来过”。是一种改变。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在旅途中,你会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你才能了解到,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这样,人的心胸才会变得更宽广;这样,我们才会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
33、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
——《逍遥游》
34、
若逢新雪初霁,满月当空下面平铺着皓影上面流转着亮银而你带笑地向我步来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
——《绝色》
35、你要会流泪,会孤身一人坐在黑暗中听伤感的音乐。
你要懂得欣赏悲剧,悲剧能丰富你的心灵。希望你不要媚俗
——《写给未来的孩子》
36、
云只开一个晴日
虹只驾一个黄昏
莲只开一个夏季
为你
当夏季死时
所有的莲都殉情
——《诀》
37、
与海为邻
住在无尽蓝的隔壁
却无壁可隔
一无所有
却拥有一切
——《与海为邻》
38、对社会只有奉献而不要求,不要求它变得更合理更进步,那是愚忠。不问收获,是不对的。反之,对社会只有要求而不奉献,那是狂妄与自私。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39、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
——《听听那冷雨》
40、一条破老的白帆,漏去了清风一半,却引来海鸥两三。
——《舟子的悲歌》
41、
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
——《等你,在雨中》
42、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
雨气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
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
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听听那冷雨》
43、
那月亮翻译是她的特长却把世界译走了样把太阳的镕金译成了流银把烈火译成了冰而且带点薄荷的风味
——《绝色》
44、两度夜宿溪头,树香沁鼻,宵寒袭肘,枕着润碧湿翠苍苍交叠的山影和万赖都歇的俱寂,仙人一样睡去。
——《听听那冷雨》
45、有客自远方来,眉间有远方的风雨
——《读脸的人》
46、只是到了夜里,人籁寂寂,天籁齐歇,像躺在一支坏了的表里,横听竖听,都没有声音。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47、未经考验的淑女,也许就是潜在的荡妇。众口相传的荡妇,却未必是真正的荡妇。换一句话说,天真的女人不一定好,世故的女人也不一定坏。同时,未经世故的女人习于顺境,反而苛以待人;而饱经世故的女人深谙逆境,反而宽以处世。
——《温夫人的扇子》
48、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萦绕着那片厚土。
——《左手的掌纹》
49、“对父亲来说,世界上没有东西比稚龄的女儿更完美的了,惟一的缺点就是会长大,除非你用急冻水把她久藏,不过这恐怕是违法的,而且她的男友迟早会骑了骏马或摩托车来,把她吻醒。”
——《左手的掌纹》
50、敢在时间里自焚,必在永恒里结晶。
——《逍遥游》
51、
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
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
你就在风里歌里水里
——《漂给屈原》
52、你来,或者不来,我都在这里,不离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都在这里,不舍不弃,一个人默然相爱,一个人寂静欢喜,一个人用生命去抵达一座山盟,不见不散,我会等你跨过这座高山,衣袂飘飘向我走来,我会等你,走到这彼岸,不见不散。为了这场爱,就是散尽骨骸,也未感绝望,因你还可以为我奏着哀歌,为我点亮烛光。
我是负伤的泳者,只为采一朵莲。
——《等你,在雨中》
53、我不是匆匆的游客,是归魂,正沿着高低回转的山势归来寻找我的命之脉,梦之根只为四十年,不,三千里的遗恨比屈原苏武更远。
这一块块专疗的古方只一帖便愈。
——《登长城》
54、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寻李白》
55、
世上本没有故乡的,
只是因为有了他乡
世上本没有思念的,
只是因为有了离别。
——《中秋》
56、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
——《欢呼哈雷》
孩子,我希望你这样去做一个人
听闻余老去世的消息,大磊想到曾经读过的余老的一篇美文。每每阅读,大磊都感叹,一位诗人写给孩子的期许,既有诗歌的浪漫理想又饱含生活该有的踏实真切,如果按照余老的叮咛做一个这样的人,大概很多人都是愿意的。
《写给未来的你》
孩子,我希望你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你可以是农民,可以是工程师,可以是演员,可以是流浪汉,但你必须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童年,我们讲英雄故事给你听,并不是一定要你成为英雄,而是希望你具有纯正的品格。
少年,我们让你接触诗歌、绘画、音乐,是为了让你的心灵填满高尚的情趣,这些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使你在最严酷的冬天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理想会使人出众。
孩子,不要为自己的外形担忧,理想纯洁你的气质,而最美貌的女人也会因为庸俗而令人生厌,通向理想的途径往往不尽如人意,而你亦会为此受尽磨难,但是,孩子你尽管去争取,理想主义者的结局悲壮而绝不可怜。
在貌似坎坷的人生里,你会结识许多智者和君子,你会见到许多旁人无法遇到的风景和奇迹,选择平庸虽然稳妥,但绝无色彩。
不要为蝇头小利放弃自己的理想,不要为某种潮流而改换自己的信念。物质世界的外表太过复杂,你要懂得如何去拒绝虚荣的诱惑,理想不是实惠的东西,它往往不能带给你尘世的享受,因此你必须习惯无人欣赏,学会精神享受,学会与他人不同。
其次,孩子我希望你是个踏实的人。人生太过短促,而虚的东西又太多,你很容易眼花缭乱,最终一事无成。
如果你是个美貌的女孩,年轻的时候会有许多男性宠你,你得到的东西太过容易,这会使你流于浅薄和虚浮;如果你是个极聪明的男孩,又会以为自己能够成就许多大事而流于轻佻。
记住,每个人的能力有限,我们活在世上能做好一件事足矣。
写好一本书,做好一个主妇。不要轻视平凡的人,不要投机取巧,不要攻击自己做不到的事。你长大后会知道,做好一件事太难,但绝不要放弃。
你要懂得珍惜感情。不管男人女人,不管墙内墙外,相交一场实在不易。
交友的过程会有误会和摩擦,但想一想,偌大世界,有缘结伴而行的能有几人?你要明白朋友终会离去,生活中能有人伴在身边,听你倾谈,倾谈给你听,你应该感激陪伴你的人。
要爱自己和爱他人,要懂自己和懂他人。你的心要如溪水般柔软,你的眼波要像春天般明媚。你要学会流泪,学会孤身一人坐在黑暗中听伤感的音乐。你要懂得欣赏悲剧,悲剧能丰富你的心灵。
希望你不要媚俗。你是个独立的人,无人能抹杀你的独立性,除非你向世俗妥协。要学会欣赏真,要在重重面具下看到真。
世上圆滑标准的人很多,但出类拔萃的人极少。而往往出类拔萃又隐藏在卑琐狂荡之下。在形式上我们无法与既定的世俗争斗,而在内心我们都是自己的国王。
如果你的脸上出现谄媚的笑容,我将会羞愧地掩面而去。世俗的许多东西虽耀眼却无价值,不要把自己置于大众的天平上,不然你会因此无所适从,人云亦云。
在具体的做人上,我希望你不要打断别人的谈话,不要娇气十足。你每天至少要拿出两小时来读书,要回信写信给你的朋友。
不要老是想着别人应该为你做些什么,而要想着怎么去帮助他人。不要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要记住,别人的东西,再好也是别人的;自己的东西,再差也是自己的。
孩子,还有一件事,虽然做起来很难,但相当重要,这就是要有勇气正视自己的缺点。
你会一年年地长大,会渐渐遇到比你强、比你优秀的人,会发现自己身上有许多你所厌恶的缺点,这会使你沮丧和自卑,但你一定要正视它,不要躲避,要一点点地加以改正,战胜自己比征服他人还要艰巨和有意义。
不管世界潮流如何变化,但人的优秀品质却是永恒的:正直、勇敢、独立。我希望你是一个优秀的人!
先生不朽!
游子安息!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原作者的辛苦耕耘!)
(文章综合自:新浪微博、凤凰网、人民网)
▼喜欢就「点赞」爱就「分享」▲
▼
有幸相识,承蒙喜欢
我是大磊,帅气依旧
安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