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苔藓治疗专科医院 >> 苔藓诊断 >> 注意作物长势弱,并不都是缺肥惹的祸,

注意作物长势弱,并不都是缺肥惹的祸,

 

作物长势弱很多人认为是不是营养没跟上,或者是生病了。其实作物长势弱的原因有很多,下面介绍几种经常被忽视的问题。

原因一:连年重茬,缺素积毒

为什么多次提到避免重茬?因为重茬种植会造成病原体指数直线上升,更会致使土壤缺素、积毒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何新园、新田病虫害会少于老园、老田?这和抵抗力无关,实在就是老园、老田的种植年份过长,导致土壤缺素、病菌积累较多。

原因二:留果过多,植株营养消耗过多

种植管理过程中,不少菜农总是尽量多留果,往往因留果过多,植株负载量过大,致使植株营养生长衰弱。在这种情况下,适当补肥是必要的,但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为植株的吸肥能力是有限的,并不是施多少肥它都能吸收得了。也就是说,施上多少肥料并不一定就能供起多少果来。施肥过多,只会造成浪费或烧根。发生这种情况的话,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疏果减负,以此来加速植株的营养生长,才能达到由弱转壮的目的。

原因三:疏叶过度,光合营养供应不足

菜农在疏叶打杈时,如果疏叶过度,致使叶片制造的光合营养不能满足植株及果实的生长,就会造成植株长势衰弱。尤其是种植西红柿的菜农,往往会出现这种问题,为了促进果实转色,经常进行大量疏叶。如果是这种情况下,即使再为其补肥也无济于事,因为植株根本就不缺肥。所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合理疏叶留叶,为植株提供充足的光合营养才是关键。

原因四:过度用农药,方法不科学

用量不正确,方法不正确,浪费钱财的同时,还增强了病虫害的抗性。本就因为土壤问题多导致了植株免疫力下降,再加之越来越厉害的病虫害,最终的结果便是无药可治。比如牛筋草,很多年前草甘膦轻轻就治住了,前年草甘膦加甲禾灵也能搞定,去年普遍反映这个配方的打不死了,要用草铵膦加甲禾灵才能治住了。这就是杂草产生抗药性的最简单的例子,而这样的例子现在为止不胜枚举。要知道,农药的研发也是有周期的,好药、有用的药如果使用周期不能满足研究周期所需要的时长,那么中间这段时间,你的田将无药可用。所以因为用药过度或不合理用药所导致的病虫害难以防治,也是阻挠作物长势的幕后推手。

原因五:根系受伤,吸收能力受阻

另外一种原因就是植株根系受害,当植株的根系因为沤根、烧根等原因受到伤害时,吸收营养的能力就会变弱,棵子也会变得很衰弱。在这种情况下,盲目补肥只能适得其反。正确的解决方法是及时为根系疗伤。如沤根后及时排水降湿,并提高地温,适时划锄,用生根剂、复合菌剂等进行灌根等。烧根可通过适当增加灌水来降低土壤中肥料溶液的浓度,并用海藻肥、甲壳素等灌根促其尽快恢复生长。

原因六:施肥不合理,土壤问题多

施肥不合理影响长势不佳。当肥料长期不合理施用,就很容易给土壤带来土壤板结、盐碱化、养分失调等问题。进而也就造成作物免疫力低下,长势不喜人。

相信很多农业人朋友都有感慨:以前用肥,只要配比合理,轻松种出好收成。而现在,用肥量增加了,配比也没出问题,为何就反而不出高产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土壤结构被破坏了!比如以前一亩葡萄施一包尿素+两百斤磷肥+一百斤钾肥,就很容易出效果,而现在有些农业人朋友钾肥用量都加到五百斤之多,效果反倒还退化了。这就是因为施钾过多,导致的土壤结构破坏。因为钾施多了,会导致吸收钙、硼元素,引起缺镁,甚至还会加剧裂果。类似的例子还很多,总之这确实是目前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问题之一。

原因七:土壤盐渍化过重

当前,一些地方的用肥习惯存在很大问题,如底肥大量使用化肥,亩用量远远超过蔬菜生长所需,施用粪肥时不发酵腐熟,造成土壤溶液浓度不断增加,土壤盐渍化加重,近年来土壤表层出现的白色、红色、绿色结晶或苔藓等,就是土壤盐渍化的突出表现。

蔬菜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受到很大影响,蔬菜一直“吃不饱”,怎么可能长得好?若此时再继续冲施化学肥料,势必继续增加土壤溶液浓度,加重植株吸收水肥的难度,植株长势也就会越来越弱。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从增施有机肥做起,施用粪肥时要发酵腐熟,减少甚至暂停化肥使用,从而改良土壤,减弱盐渍化。其次是冲施肥料时,要合理搭配,可用氨基酸生根剂、甲壳素、海藻素等生根养根产品搭配全水溶性大量元素肥料轮换冲施。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yy.com/wahl/16308.html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