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应达成文化共同体保护修复重建、生产生活方式传承、物质载体保护三方面的任务。在人力财力智力都严重不足的现实条件下,应分清缓急、突出重点、精准投入。应优先进行传统文化的发掘记录和解读、弘扬,文化共同体的保护、修复和重建;重点抢救濒危遗存、提升防灾能力、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而不能仅仅为了提升村落的“颜值”投入大量的精力财力,不科学地、大干快上地“整治改造”;避免浪费十分有限的资源,更重要的是不能耽误文化遗产的抢救、不能因此而损害村落的核心价值。
一、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应达成三个任务
传统村落是一个复杂精妙的系统,从保护发展工作的角度来说,这个系统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作为根基的传统生产、作为成果的传统文化、作为载体的传统环境,三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感到和悟到的美好。
图1:村落是一个复杂而精妙的系统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与这个基本结构相应,也应该达成三个任务。其一已为大众所熟知,即保护村落的自然山水环境、整体风貌格局、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等有形的物质环境;其二是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保护和传承,目前已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相对来说仍然着力不多,尤其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保护基本没有纳入视野;其三的任务则需要更长远的努力,即文化共同体的修复或重建、新中华文化、新村民的养成等。
在理想状态下,三个任务并没有先后秩序,应该同时并行,几手抓几手硬,实现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良性循环。但是实际情况是,一则传统生产方式基本上被判定为落后低效必须淘汰,所以除了一些非常重要农业遗产外,基本不会被纳入保护的视野;二则文化共同体的保护修复重建,其关键意义在思想上仍然普遍被忽略,而且难以入手开展,因此除了一些探索者以外,基本上也无人问津;三则物质载体比较具象,看得见摸得着,工作抓手也多,水路电气房而已嘛。所以,目前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就大面而言,就是对山水环境古树名木民居祠堂这些的保护,以及供水防灾医疗教学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的改善上面,这也是我们所处的历史阶段决定的。
图2日渐消亡的文化共同体
但是就总体、长远的利益而言,由于文化水土流失是越来越快,因此最该急、最优先的反而文化的抢救和修补。今天中国的崛起必须是文化崛起,而城市文化是无可救药了。窃以为当代中国的城市文化,就是一种集东西方劣质基因而成的大杂烩,既无西方之契约精神,又无东方之人情伦理;既不能成为公民社会,而维持了中华文化延泽数千年的天地人神四性,在城市里基本上又荡然无存(城里有什么天?雾霾天。城里有什么地?水泥地。城里有什么人?必须防范的陌生人。城里有什么神?iPhone和初期白癜风能治好么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得好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