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苔藓治疗专科医院 >> 苔藓诊断 >> 黧黑斑的中医诊治上

黧黑斑的中医诊治上

 

黧黑斑是指颜面出现面积大小不等的黄褐或淡黑色斑片,平摊于皮肤上,抚之不碍手的一种皮肤病。本病多见于孕妇或经血不调的妇女,男子及未婚女子亦可罹患。部分患者可伴有其它慢性病。类似于现代医学的“黄褐斑”。

国家级名老中医陈彤云以擅长治疗损容性皮肤病闻名,其辨证论治黄褐斑的经验独到,疗效显著。下面我结合陈老的临床经验讲解本病的临床诊治:

病因病机

一、情志不遂

凡情志失调,如肝气郁结,暴怒伤肝,思虑伤脾,惊恐伤肾等,皆可使气机紊乱,气机悖逆,不能上荣于面,则生褐斑。

二、劳伤脾土

凡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偏嗜五味,均可使脾失健运,气血不能荣于上;或土虚不能制水,痰饮内停,脉道阻涩,气血不畅,不能荣于面,均可变生褐斑。

三、肾精亏损

凡房室过度、久伤阴精,或人到中、老年,肾精亏耗,颜面不得荣润而成褐斑;或水亏不能制火,虚火上炎,以致火燥结成斑黑。

国家级名老中医陈彤云根据中医五色归五脏的脏象理论,脾主黄,肾主黑,肝主青,认为黄褐斑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的关系密切。肝藏血,主疏泄条达,若肝郁不舒,则气血郁结;脾统血,主运化升清,乃后天之本,若脾虚失摄,则血不循常道而下溢亡失,若脾失健运,则水谷精微不能上输,气血生化乏源。肾为先天之本,精、血、津之源,若肾阴不足,则虚火上炎,肝失肾水滋养而肝失条达;若肾阳不足则阴寒内盛,气血不得温煦而滞涩不畅,脾失温煦水谷不得气化而生化乏源。因此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失常,均会导致气血悖逆、气血淤滞,或气虚血亏、运行滞涩的病理表现。气血淤滞、运行滞涩不能上荣于面,颜面失于荣养是发生本病的病机关键。

现代医学对褐(黑)斑病因及发病机理的认识:

☆内分泌因素垂体中叶分泌的促黑素激素(MSH)促进黑素的形成;性激素可使皮肤色素增加,尤其是雌激素能刺激黑素细胞分泌黑素体,孕激素促使其转运扩散;甲状腺素可作为氧化剂使黑素形成增多。

☆物理性因素紫外线能使酪氨酸酶活性加强,可诱发或加重褐斑。此外热幅射、外伤(搔抓、摩擦等)均可致褐斑。

☆化学性因素一些药物或化合物可引起色素沉着。如接触光敏性药物或化合物、某些香料,服用避孕药,食用光敏性植物,使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内用或外用银制剂,外用汞制剂等,都可致褐斑。

☆炎症性因素皮炎后常发生色素沉着,如扁平苔藓、红斑狼疮、神经性皮炎、湿疹、接触性皮炎、银屑病、玫瑰糠疹、丘疹性荨麻疹等病后。

☆营养性因素长期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或维生素缺乏,使体内甲硫氨酸、半胱氨酸含量减少,巯基来源不足,乃生褐斑。维生素A、维生素B12、烟酸缺乏等,均易致褐斑。

☆其它,长期的精神紧张,慢性肝功能不良、结核病、癌瘤、慢性酒精中毒等,可诱发褐斑。

临床特点

☆好发人群:发于中青年妇女,妊娠后或伴有女性生殖器疾患、肝病、甲状腺疾病者较为常见。

☆皮损特点:皮损为淡褐至棕黑色斑片,深浅、大小不定,平于皮肤,色如尘垢,匡廓清晰,无痒痛感。多对称分布于颧、颊、额、鼻背及眼眶周围,压之不退色。

☆病程与预后:病程较久,发展缓慢,日晒后加剧。

☆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表皮中色素过度沉着,表皮中嗜黑素细胞也有较多的色素。可在血管和毛囊周围有少数淋巴细胞浸润。

国家级名老中医陈彤云根据自己多年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经验,认为除上述特点外,黄褐斑还有如下临床特点:

○女性患者多伴有月经失调。陈老认为月经主要成分是血,来源于血海,并定期疏泄。肾的阴阳平衡、脾气健旺、肝柔顺条达才能保持血海的按时满溢和疏泄,月经才能正常。而黄褐斑患者主要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故多伴有月经的失调。

○有特定的好发人群,临床上姊妹、母女同患此病的很常见。陈老认为先天禀赋的缺陷以及生活环境和习惯造成的后天失养,引起本病有家族性的好发人群。

情志因素成为诱发本病的重要内因。陈老认为情志的抑郁,会导致和加重气机的逆乱,从而引起气血悖逆、气血淤滞而诱发或加重黄褐斑。

○光毒是最严重的外界诱发因素。陈老认为无论病因病机如何,光毒都是诱发黄褐斑最严重的外界因素,既使是坐在窗前或车内不经意地很少的日晒,也会诱发或加重黄褐斑。

○化妆品诱发的黄褐斑在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陈老认为主要是其中含有的重金属、香料导致,也有刺激皮肤产生炎症导致的继发性色素沉着。

○妊娠和口服避孕药引起的黄褐斑,在分娩后和停服避孕药物后,虽然一部分患者的皮损可以自行消退,但停服避孕药后皮损的消退往往很慢,而且治疗上也比较困难。

----------------------------------------

作者简介:

陈勇,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医专业,中医学学士。从事中医皮肤科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18年。先后两次被评选为优秀共产党员,一次先进工作者。曾参与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先后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二等奖、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二等奖。工作期间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编写《美容中医学》、《中医美容学》、《美容祛斑法》、《皮肤病中医特色治疗》等专著五部,发表《老年瘙痒的病因与防治》等科普文章二十余篇。曾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全科医师培训大纲》的制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医院分级评审技术标准》的修订工作。年进入北京中医药学院中医皮肤科临床教研室,承担中医皮肤科临床教学工作,曾赴韩国讲授中医皮肤美容,为全国高级中医皮肤科研讨班授课。曾先后担任皮肤科副主任、医务处长、信息宣传中心主任和党办、院办主任等行政领导工作。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委员会性病学组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防治分会委员。目前师从全国著名中医美容皮肤病专家陈彤云学习,并作为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人才培养计划首批培养对象。对痤疮、酒渣鼻、黄褐斑等美容性皮肤病、银屑病、皮炎湿疹、瘙痒性皮肤病及性病的诊断、治疗颇有研究。

-------------------------

小提示:欢迎订阅“赵炳南中医皮科流派”,转载请注明出处。往期内容回复“目录”;如查看第10期可回复“10”;病例讨论回复“微社区”;更多内容回复“首页”。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

点击留下您的真知灼见吧!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医院国庆送健康
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yy.com/wahl/93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