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阳台养好花花草草,
如果阳台位置不太好,
或者「雾霾」或「阴雨天」比较多,
就少不了要用「植物生长灯」。
那么,
植物生长灯的「购物玄学」,
你听过多少呢?
品鉴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红蓝拼凑」旧技术缺少植物生长需要的绿色光,
所以要用「全光谱」?
玻璃会阻挡「紫外线光」,
只有紫外线才能给多肉上色?
超过「光饱和点」,
植物反而会被晒伤?
这些植物生长灯的「购物玄学」,
狐狸带你一一击破!
为什么说「全光谱」是购物玄学呢?
从「生长灯」的原理说起吧,
人眼能「感知」的区间只在-nm,
家用的荧光灯虽然有流明,
但无法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一些波段。
植物生长灯正是因此应运而生。
所以是不是全光谱,
其实「肉眼」完全分辨不出来,
而检测光谱,
就要用到几千上万的「光谱计」。
如果考虑到有一些店家会去P光谱图,
那说自己是全光谱,
完全是
「死无对证」。
那么到底生长灯能提供哪些家用灯提供不了的光呢?
看这张图就知道了,
-nm的蓝光,
叶绿素a、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都会吸收,
促进根部发育,
比例高的又称「育苗灯」。
而-nm的红光,
叶绿素a、b会吸收,
促进茎部生长和开花,
比例高的又称「生长灯」。
有报告指出,
红光下叶绿素的生长甚至比自然光还好,
这就是为什么最早的植物生长灯,
是红蓝光为主。
另一方面,
全光谱生长灯的商家抨击红蓝灯是「拼凑」,
也没有太多道理。
因为无论是全光谱还是红蓝灯,
都是红绿蓝「三色晶粒」拼凑出来的光,
区别只在于用几种颜色的灯珠,
还是把几种颜色的晶粒放在一个灯珠里……
按照实测,
同样功率下,
红蓝光下的植物,
长势其实要比全光谱下的「更好」。
狐狸的理解是,
由于全光谱中必然包含对植物没有太大帮助的绿光,
相对来说效率反而不如红蓝光。
那么问题来了,
既然红蓝灯已经够用,
为什么那些大厂还要去研发「全光谱」呢?
除了噱头难道就没有别的意义了吗?
其实,后来发现
-nm的「远红光」,
对植物开花也有帮助,
植物通过感知远红光来判断自己植株的长度。
在有远红光的条件下,
植株会长的「更高」。
问题在于,
相比红蓝LED灯珠,
远红光更不好把握,
很多拼凑灯珠的企业,
虽然安了远红光灯珠进去,
但在实际照射中,
可能出现植物虽然能吸收红蓝光,
却「吸收不到」远红光。
因此,「全光谱」算是,
肉眼相对能辨别的,
区别企业技术「先进」与否的一个标准。
不过,
去掉了绿光自然就算不上「全光谱」,
一般来说是2K左右的「粉紫色光」。
既不是暖白,也不是暖黄。
有些商家甚至会在荧光灯上加一点粉红,
所以用肉眼也是辨别不出来的……
那么,什么用肉眼能辨别出来呢?
狐狸建议你问问商家「PPFD」,
PPFD是光合作用有效辐射的单位面积强度。
相比色温较低会影响到的LUX光照度,
PPFD更能说明生长灯对植物的效果。
是的,
在同等PPFD情况下,
白光灯的LUX流明比粉红光还要高。
你肯定会想,
那商家报的PPFD是高是低我也不知道呀。
但要测试出PPFD就要用到「积分球」,
这一套设备要10多万,
而一般的企业顶多只有几千块的光谱机,
如果只是采购LED红蓝灯珠回来拼凑,
那当然提供不了PPFD(或PAR)报告了。
「编造」的话,
那问题就更多了。
狐狸把某宝上的店铺都问了一遍,
只有一两家能说出个所以然,
对于我们筛选就已经够用了。
有朋友留言说自己搞不定,
狐狸直接给结论吧,
珀誉和狐狸自己用的合鸣都可以。
狐狸用的是合鸣的UFO款,
实际体验是光量有点散。
业界标杆飞利浦mastergreenpower农用钠灯系列,
要用「高压电」驱动的,
w的PPFD是μmol/s,
就是说接近这个数值大棚都够用了。
LED的光电转换效率范围
一般在0.9~2.7μmol/s/W之间。
而现在有一些店家你一问他PPFD,
他也不知道PPFD是什么,
就随便把瓦数乘于10加个零头。
50W的等等……
还不如说不清楚的呢。
你可以向他要报告。
另外像狐狸上面截图的那样,
不问距离就直接报一个很高数字的,
也可以判断是忽悠无疑。
下面用两张对比图,
让你知道什么是「UV紫外线」补光灯。
这是正常光照下的冰莓,
绿油油的。
晒了8小时紫外线灯,
叶子的边缘就明显有紫红色了。
看看,紫外线灯的「上色效果」就是这么明显,
阳台党们,
有不少都养不出色彩斑斓的多肉吧。
因此就有了各种玄学。
有人说多肉靠紫外线来「判断光照」,
由于阳台的「玻璃」挡住了紫外线,
多肉会判断阳光不足,
所以就会「徒长」。
还有人说紫外线使植物「矮化」,
将「养分」积累到植物的根茎部,
提高植物的「体质」,
能促进开花、结果。
紫外线真有如此神奇吗?
就像狐狸在上一篇解释红蓝灯的时候说的,
其实「徒长」是植物在缺光环境下,
生长枝干去增强光合作用的一种反应,
在「红蓝光」充足的条件下,
完全不会有徒长的问题。
有报告指出,
只有红光或只有蓝光,
植物都会徒长。
不信你可以试试,
红蓝光补光灯功率充足的情况下,
照样可以长成左边这样,
而光靠紫外线灯绝对会长成右边这样。
而紫外线并不参与光合作用,
紫外线的辐射强度也不计入上面说到的PPFD,
因此多肉即使在玻璃阻挡紫外线的条件下,
也完全能够完成光合作用,
并不存在判断阳光不足的问题。
那么,难道上面多肉上色的图是P的吗?
这倒并非如此。
你知道吗,
多肉独有的这种色彩,
就是在沙漠环境下,
为了「抵御」紫外线而产生的保护色,
叫「类黄酮」或「花色素苷」,
有人说是花青素其实不对。
与此同时的是会产生保护的「角质层」,
这是为什么有人说会「壮」一些,
这可绝不是上面说的在「积累养分」。
所以越是恶劣的环境,
包括低温、干旱、缺肥,
还有就是「紫外线」,
多肉越能产生漂亮的「果冻色」,
有个术语叫做「受迫状态指标」。
所以,客观来说紫外线对植物生长,
并没有什么特别积极的作用,
自然界的环境也未必就一定是好的,
多肉在大自然里也有正常的「生老病死」。
但我们把肉肉养在阳台,
本身也是对自然的一种扭曲。
用不用紫外线灯,
就是在「压迫上色」与「安逸生长」中做个抉择罢了。
所以这种紫外线灯,
确实有助于多肉上色。
紫外线对龟这样的爬虫来说具有合成维生素的作用,
玩家把爬虫灯用在多肉上也算是无心插柳。
根据多份研究报告,
蓝光、红光、远红光和紫外线光都有助于上色,
但以「紫外线」和「蓝光」效果最好。
另外狐狸也承认,
大多数人养多肉都是看中它艳丽的色彩,
要是绿油油的,
再萌,感兴趣的人也不多。
不承认这个可就没法聊了。
只是,
既然我们在研究植物生长补光灯,
就要把它的「功能」和「缺陷」都说透,
紫外线灯不可多照,
不然就会像上面这样黑紫化。
我们人晒太阳,
也能晒出小麦色皮肤,也很漂亮。
但大家都知道晒黑了,
是皮肤借黑色素在「保护」我们,
并且在向我们「报警」,
因为这时候皮肤细胞有不少都已经被破坏了。
多肉也是如此,
其实紫外线对植物的主要作用是破坏叶绿素,
「抑制」植物生长,
植物自然会矮化了。
把它理解为「防徒长」,
就好像成天不让你吃饱,
还说能锻炼你的耐饿体质一样。
这也是紫外线过于强烈的结果,
可见凡事都是过犹不及,
可能需要有一段时间去慢慢「调节」最适合的光照。
狐狸有空为大家做一些实验吧。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要用紫外线灯,
一定要把多肉和其他植物隔开。
根据-年《中国农学通报》的一系列报告,
紫外线对多数植物都有害,
会让九里香的「嫩叶受损」,
会让水稻、小麦、棉花、大豆的「产量减少」,
更不要说紫外线辐射本身就对人体有害了。
说远了,
回过头说各款紫外线补光灯。
第一款是在白炽灯中加入金属卤化物的「金卤灯」,
第二款是加了UV荧光粉的「荧光灯」(CFL),
第三款是用了UV芯片的「LED灯」。
有人说金卤灯是新技术,
不要听到「金」就觉得土豪金哦,
其实是最老的技术之一。
首先可以把金卤灯排除了,
包括最有名的欧司朗家的就是金卤灯,
这款本来设计就是用来模拟老化环境的。
实在不适合家用,
特别不适合给植物用。
它需要通过一个「镇流器」,
把家用电转换为「高压电」。
不仅高压电本身不安全,
在电压变化中也会产生其他有危险度的UV光谱。
UV-LED一定是未来的趋势,
因为紫外线光和红、蓝光,
没什么本质的区别。
只是目前紫外线LED,
还是以「验钞」和「消毒」为主,
从几乎没有大厂生产全UV-LED灯就可以看出来了。
大多是所谓「全光谱含UVB」,
至于含多少就不好说了。
另外狐狸不推荐大家购买三无品牌的产品。
就像上面说的,
目前植物紫外线补光灯,
主要还是从「爬虫补钙灯」来的,
主流是荧光灯,
而且以进口品牌为主。
「荧光灯」不比LED,
技术已经很成熟,
同时寿命要短的多。
如果大家要买,
狐狸建议有品牌的里面,
选「最便宜的」就行了。
另外5.0和10.0里,
建议选「10.0」的。
这指的是UVB含量的比例,
而UVB是阳台党最缺的光。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