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苔藓治疗专科医院 >> 苔藓治疗 >> 踏入人迹罕至的朗秋冰川,路途中只有野兽

踏入人迹罕至的朗秋冰川,路途中只有野兽

 

加上之前的三篇文章,这个又长又臭的故事算是圆满的划下了句号。。。

踏入人迹罕至的朗秋冰川,路途中只有野兽的足印—初篇

踏入人迹罕至的朗秋冰川,路途中只有野兽的足印—中篇

踏入人迹罕至的朗秋冰川,路途中只有野兽的足印—中下篇

精良制作“寻觅朗秋冰川”大电影▼

这篇走肾的游记耗的我早已是腰腿酸痛,精神不振,感觉身体被掏空,庆幸终于看到了完结的曙光。

如果您还看得过去,请猛猛赞!帮我把透支的都补回来!

下面故事继续:

第二天一早,随着二胖的一嗓子“舒爽!”另外四人恨不得将他退毛下锅。不过晴空万里的好天气将冲动之火浇灭了大半。

吃过早饭,烧好这一天所需的饮用水,我们继续踏上朗秋寻觅之旅!

今天的计划是从营地出发,依然沿着河谷向朗秋冰川方向行进,宿营地设在卫星图上显示的“容措”(玉措)湖边。目测直线距离还不到10公里,但实际情况肯定不会这么简单。幻象中,容措一定犹如仙境,在雪山、冰川的衬托下,湖水发出碧玉般的光芒。定是处理想的宿营地。

早上八点多钟,河谷中还未尝到阳光那诱人的温暖,空气中还弥漫着昨夜的阴冷湿气。

在朗秋河的左岸发掘到了一条小径,卫星图显示前面几公里后需要左转,大概可以确定此路的正确性。

向前走了两三百米,河对岸出现了昨夜本打算借宿的牧场。当时觉得可以省去搭帐篷的繁琐,但天色已暗,又担心找不到,便与这二百米远的“酒店”无缘。现在看来倒有些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意味。

走了又不多时,一座小木屋再次出现在河的左岸。上前查看,此时已是人去屋空,只剩下一地独孤的垃圾。这两处坐标便可证明方位的正确性。在随后的路途中,我们再也没有发现这样的木房子了。

昨夜被“热屁垫”烤的还让我有些口干舌燥,准备叼上水袋饮水时发现:水袋管的开关不翼而飞。一百多大洋就这样风吹云散了,内心就像被这晴天中的一盏嘎嘣脆的霹雳击中。水管是被冻坏的,昨夜忘记把水袋收进帐篷,水管内的水被结冰导致。所以野外扎营时,尽量还是把所有物品归纳至帐篷内比较妥当。

我们似乎与朗秋河的距离渐渐被拉开,而海拔一路飙升至米左右,地上的积雪越来越多。

树林逐渐被针叶林霸占,星罗棋布的西藏落叶松、林芝云杉等树木威严的耸立在此。

万籁俱寂,被望不穿的无边际森林包围,而且尺度愈加围紧,赋予了这里一种阴森的活力。

好像再往前走,身体就将被林海挟裹进那幽冥之界。密集的树干使能见度降到几十米,其背后是无限的未知,而未知对人的感官来说是恐惧的极限。

行进在幽邃而神秘的荒野密林中,是极易与其他人走散、迷路的。所以尽量拉近每个人之间的距离,千万不要让体力不济的人走在队伍的最后,而领路人的速度要掌握得当,防止距离拉的过长。

如有一人被吞进那张狰狞的黑色大嘴,其他人也将进入一种毛骨悚然的状态。

这里唯一的声音时不时的来自于脚下。厚厚的苔藓犹如海绵,吸饱了水,每走一步,水就从脚下溅出来,发出一种“叽叽哇哇”的声音。

“这是哪位朋友比咱起的还早?”老湿蹲在一片雪地上凝视着什么。我上前几步,那雪地上有一串足印清晰可见,新鲜成度应该不是今天所为,至于是什么动物留下的,谁也不太确定。

已远离了人类的地盘,此地居民的品种相对多样化:獐子、梅花鹿、熊、狼、羚羊、小熊猫、黑颈鹤等。虽并未与它们谋面,但冥冥中早已划出了各自的领域标识。

如果说上一处模糊不清的脚印是一道高分题的话,而下面这一串脚印绝对算是送分题了。首先梅花的形状可以判断这是一只犬科动物,而成一条直线的行走习惯大概能判断出这是一只孤狼吧。在这个季节狼应该还未结群,一匹狼对我们并没有什么威胁。

不觉间已到晌午,几小时前头顶上那无垠的蓝幕已掀起了翻滚的云朵。

“咱们已经和冰湖近在咫尺了!”静哥满是期待的眼神看着GPS。我们几个也凑上前去,果不其然,现在的坐标与那片碧绿的湖泊只有一公里多的距离。

如果某件事的结果在事先便得知,那为之奋斗的坚毅情绪就可能就像一只被扎漏的车胎,渐渐的泄了气。得知马上即将到达宿营地的喜讯后,大家扔下行囊,搔首弄姿的开始拍摄大自然写真。

但是继续在这条盘山幽经上蜗速爬升时,突然发现与冰湖的距离却越拉越远了。而且在经过一处经幡后的方向更加离谱,这才否定了此路的正确性。

如果想一饱“碧玉”的风采,就不得不改道而行。再退回去?一路摸索着通向湖边的岔路?不止工作量巨大,那岔路还不一定存在。“我们直接从这山坡下去,直线往河谷穿吧。”我提议,“目前看来应该是最合理的线路。”“我觉得也是,但是这坡度太大,一定放慢速度,脚步踩稳再下。”静哥也同意我的建议。之后我们顺着将近70度的斜坡一路“滚”下。因为山坡植被比较繁茂,不用担心刹不住车,最大的危险在处于后上方队友滚下的碎石,所以最好不要处在一条垂直线上。

在这段路途中,我又丧失了一员大将——登山杖!下坡时碎石较多,一个踉跄便往下滑,手中的登山杖拼命乱扎。但因为之前手懒,没有安装登山杖前端的泥托,此地泥土又极其松软,一杆扎进去一半多,最终无法承担还在继续下滑的身体,“咯嘣”一声,与我朝夕相处的三年时光就此划过。不禁感叹: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在这入不敷出的日子里,这是一件多么令人伤痛的事情。

杵着一根“棍子”渡过了一条半冻的小溪后,又回到了朗秋河的怀抱。

“湖呢?”一直查看GPS的我惊奇的望着这片空旷的河滩。“是啊,我的GPS定位也显示咱们已经站着湖面上了啊。”静哥同是一脸茫然。

看看河滩的大体形状,再看看与卫星图上的冰湖,惊醒!驴唇和马嘴就这么“碰巧”的对上了,五个人的脸上只剩下面面相觑的愕然。

冰湖虽然已经干涸,但两山间的朗秋冰川却向我们意兴盎然的吐着冰舌,挑逗着河滩上五个人的心弦。

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缜密的思维,否则就像排泄这么爽的事,最后也会因没有带纸,双腿发麻,叫苦不迭。虽然目标近在眼前,但我们还是耐住性子,先找了一块避风的平坦草丛安营扎寨。

帐篷搭建完成,拾够了木柴,我们四人背上轻装,跨过河滩上一条条错综复杂的溪流,向着终点挺近。不是五个人吗?体力不济的二胖被投票留在了营地。虽然三点多钟,但太阳在群山的掩护下欲要早退,天色暗了下来,推算夜幕将会在六点多种拉下。目测冰川与营地的距离,往返至少需要两个多小时,留给我们的时间正好可以满足。但如果带上二胖,回到营地时吃的可能就不是晚饭,而是夜宵,当然还完全有可能直接吃早饭。二胖只好负责照看营地,无奈的看着我们离去。但在那一刻,我却敏锐的发现那眼神中似乎夹杂着一丝狡黠,一闪而过。

我们沿着峡谷向上攀爬了不多久,其实已经到了冰舌尖,只是被很多巨石和碎石掩埋着。

朗秋冰川属于“海洋性冰川”。有人会说:“开什么玩笑,这里深入内陆,哪来的海?”虽然没得海水,可是我们有海风啊。所谓“海洋性冰川”是指受海洋性季风气候影响大,因此带来大量雨水,冰川累积和消融速度快。朗秋冰川是受印度洋暖流的影响,和所有海洋性冰川一样,新的冰川不断往下运动,峡谷的碎石会卷杂其中,所以看起来蓬头垢面的。

海洋性冰川会形成了千奇百怪的热熔喀斯特景观,冰川弧拱构造,冰蘑菇,冰溶洞,冰面湖等,还有这令人毛骨悚然的冰裂缝。这些冰裂缝犹如陷阱一般,不时的猛然出现在身边。除了睁大眼睛打个冷颤外,你只能祈祷别踩进去,鬼知道它有多深。

我们在这石头摆出的迷魂阵中用四肢奋力攀爬着,肚子“咕噜”一声,发出了反抗。后悔没多带些食物上来。

不经意间一抬头,一大碗“冰激凌”赫然出现在眼前。当时不是高反就是饿昏了头。

老话说的好:人在大自然中是渺小的。等真正身临其境时,才会瞪大眼,捂住嘴,伸出食指向上指指:“此熬~这冰激凌足足有四层楼那么高。”

这是一个巨大的冰川溶洞,走进溶洞内,感觉像是进入了一座巨型的水晶宫殿,墙壁上发出一抹魅惑的淡蓝色。

“宫殿”内的卫生情况堪忧,冰层上都被厚厚的灰尘和碎石覆盖,说明冰川的状态极不稳定。再往冰溶洞内钻,有一条暗河通向视线不及的黑洞。

在冰壁上惊奇的发现了许多蚊子,这才觉得溶洞内的温度确实要比外界高一些,甚至会觉得有些温暖。这些变异的蚊子为阴暗的“地窖”带来了一丝生机,只是不知它们靠什么过活。

艰辛的跋涉将内心的猛虎全部召唤而来,在这心潮澎湃的时刻,掰下一根“朗秋老冰棍”放进嘴中,细细的吮味那冰爽的荣誉感。同时还夹杂着一种细嗅蔷薇的味道。

钻出“水晶宫殿”,我们继续向更高处爬去,以便更近距离瞻仰朗秋冰川。此时能量已消失殆尽,黛玉终于附体,但柔弱的身体依旧伏在碎石堆上,手脚并用的攀爬着。

最终我们在一处缓坡停下了脚步,决定不再向前。一是因为天色已暗,留给我们下山的时间不多;二是周边的冰裂缝愈加多了起来。朗秋冰川发源于岗日嘎布雪山,不知是不是远被云雾笼罩的那座。

朗秋冰川的真容终现眼前,远观就像一盆还没搅和开的面团,有一种给它揉开的冲动。但是这“面团”上的每一块肌理,应该都有十几层楼那么高吧,它们拼凑在一起的壮观景象足够震撼人心。这里似乎没有一丝生机,仅仅通过视觉,就能体会到那冰冻的感觉,犹如身处在一个比地球距离太阳更远的星球上。

随着天色变暗,气温下降的速度很快。趁着黄昏的余晖我们准备迅速下撤。如果晚上在没有任何保暖措施的情况下被困在此地,将会是怎样的人间炼狱。

“快看!那爬着个什么玩意!”下撤途中老湿似乎发现了什么。我定睛一看,一个灰了吧唧的物体正在一块大石头上蹭着。

“那不是二胖吗!”还是静哥发现了端倪。仔细一瞧,却是此物,二胖正坐在冰溶洞附近的一块大石头上,其乐融融的望着我们,好像在说:“哈哈...没想到吧你们!”

我下身一软,心想:完了!此时太阳已落入地平线,不出二十分钟,夜色即将完全笼罩。按二胖的时速是绝对不可能在天黑前下到谷底的。“快往下走!”这令人发指的行为令我有些惊恐。队伍换成了点刹似的速度。因为通往营地的路途笔直,不会发生迷路的情况,决定我去追老王,回营地生火,准备晚餐,静哥和老湿互送二胖下山。据说之后二胖在下山时踩空,下滑了好几米,差点掉进冰裂缝。所以在参加团队的户外运动时,务必不可擅自做决定,可能会连累整个队伍。

恐慌的程度往往决定着人们是失声痛哭还是失禁。此刻若是激发出浑身斗志,举起长矛怒向恐慌,将它们杀的片甲不留,就算是裤裆上留下的尿迹,也是吹牛逼的资本!当我独自下到河滩时,天空完全暗了下来,不留一丝余晖。此时发现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今天出发时没有带照明设备,而现在我还没有追上老王,唯独能依靠手机的一点光亮向营地靠近。河滩上原本错综复杂的溪流,此刻变成一座好似无出口的迷宫,来时的路如何也找不到了,我为了不湿掉鞋子,像只无头苍蝇在里面乱撞着。

突然!感觉脚下一软,踩进了一摊泥里,我急忙拔出双脚又猛的向前跑了两步,没想到落入到更大的深渊,双腿直接被陷到了膝盖处,如何也拔不出来了。但危机并没有缓解,身体依然在继续下陷。心想:完了,这是掉沼泽地了。脑海里瞬间出现了影视剧中的画面:不多时,泥潭中冒出几个气泡,大地再次恢复了平静,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我没有继续再挣扎,因为会加速下沉,开始深呼吸,平稳住恐慌的内心。但此刻我能清楚的感觉到那两颗球都已陷入了泥潭。是该采取策略的时刻了:我努力向后躺,想依靠后背接触面积大的优势来控制继续下陷。此刻距离几百米外的营地亮起了篝火,我想起了老王,刚要呼喊“救命”时,身体停止了下陷。

看来我是陷在了这块泥潭的边缘,后背躺的这块地面相对坚硬。我使劲向下压着上身,双手一点点向后挪移着身体,双腿同时努力的向外拨。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重新盛开在了大地之上。对生命的热爱再次升华,庆幸人生中的第一句“救命”依然还保持着贞洁。

鞋子湿掉的顾虑已化解(此时已从脚湿到了腰间盘),我趟过河流,就像一头猛兽撞向所有拦住去路的壁垒,最终回到了营地。此刻,脱了鞋裤的老王正在烤火,我俩互相对视了一眼,之后笑声便在河谷上方荡漾。瑟瑟发抖的我急忙脱下鞋裤,幸好还有一件抓绒裤来抵御寒风。

又过了一会,静哥和老湿才把二胖带回了营地,唯独静哥的双脚还保持着干燥。在无限深邃的夜空下,围着篝火,谈论着这叱咤风云的一天,生命好似得到了重生。对大自然的敬重之情恰似一股电流,在我腰间盘与脚之间不断激荡着。

因海拔提升,夜里的温度比昨晚又降了5℃左右。醒来后,瑟瑟发抖的钻出帐篷,发现有火烤时,幸福指数真是扶摇直上九万里啊。

吃完早饭,我们开始拔营,浇灭篝火,终于到了归家的时刻。

返程全是下坡路,加上轻车熟路,来时两天的路程被缩减成一天,这天晚上八点多到达朗秋村。朗秋之旅就此结束。

这三天这就像是去参加了一场上天组织的演出:蓝天、白云、冰川、雪山以及自然万物向我们展现了无限神奇。作为一个自然界的生物,有幸看到这样一场规模弘大的演出,对祖先在我们体内留下的原始情怀,是一次莫大的安慰。而这种原始的血液还依然会在体内源源不断的流淌。

其实我觉得11月底的朗秋正处于青黄不接的季节,大部分植被都已脱下绚丽的外衣,很多湖泊显得过于“枯瘦”,雪山也有谢顶之嫌。如果你有发掘美的欲望,不如换个季节,与这片荒原来个亲密的约会。

1.由于去往朗秋冰川不是徒步穿越的常规线路,多是时隐时现的羊道且岔路较多,山里时常会有熊、狼等野生动物出没,为安全起见,请务必找当地村民做向导。2.高原地区户外活动,夜间保暖尤为重要。整条线路在海拔~米之间徘徊,在不同季节携带相对应的保暖装备。3.夜间切记不要独自一人在河滩上溜达!否则蛋可能都陷没了!切记!

还看得过去就长按扫码打赏些盘缠

精彩继续......

?亚历山大超级流浪狗?

的每篇文章都是走肾原创

怂恿大家踊跃转发朋友圈儿

还可尽情撩我

(二狗)

二狗

还看的过去就打赏些盘缠哟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儿童白癜风能治疗好吗
白癜风病该如何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yy.com/ways/101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