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在P4实验室进行演练
图/央广网肖宇宙摄
谣言一:病毒是从武汉P4实验室泄漏出来的
有传言说新冠病毒是从武汉的病毒实验室里头泄露出来的,甚至有人说前段时间武汉在举办世界军运会,美国军队派来的那几个运动员在整个运动会当中成绩特别差,他们是不是就专门派来携带病毒过来感染我们的?最可怕的事情就是“从来没有看见过世界”的世界观,“总有刁民想害朕”,我不认为这对我们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帮助。首先我们来看看,P4实验室的P4是什么意思?P指protection,即保护。实验室的保护级别越高,保护要求就越严,P4指保护级别最高的实验室。在P4实验室里,工作人员需要穿戴一个类似于太空人的生命支持系统,所以P4实验室它的对人以及对环境的保护,以及阻止病毒泄漏的能力都是最强的。以我对这件事的科学判断,这个不应该是实验室泄漏出来的,因为这样的事情,在自然界当中,是非常有可能发生的,只是大家以前不测病毒。另外,美国年年都闹流感,每年流感都是上千万人感染,那你说美国的病毒谁制造的?先回答这个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答不了,那么我们就不能简单把这个问题归结为阴谋论。
图/Pexelx
谣言二:电吹风能消毒,毛衣会“吸”毒
_有网上信息说,电吹风对着人的手和脸吹30秒能消毒。很多人甚至还建议可以用电吹风吹用过的一次性口罩,快捷消毒,还能二次使用。这绝对是不可取的。首先电吹风强档位能达到50℃,如果对着手或脸持续吹30秒,极有可能造成烫伤。吹口罩更不行,我们常用的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最关键的是中间层的空气过滤材料,它能帮助阻挡空气中可能携带病毒的飞沫和微粒。如果用吹风机吹口罩,很有可能会对过滤材料的结构造成破坏,“杀毒”不成,反而可能会导致口罩出现防病毒的“漏洞”,这时如果人二次使用该口罩,是非常危险的。还有人问到,现在到底应不应该穿毛茸茸外套,有说病毒在毛绒外套上存活时间短的,但是它们是不是更容易吸附病毒呢?我不建议穿毛茸茸的外套。我们可以对比医护人员穿的防护服,防护服必须是防水的、表面光滑的、防静电的,它吸附灰尘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但如果我们穿毛茸茸的外套,外套的比表面积就会非常大。举个例子,同样面积的苔藓和龟背竹叶,苔藓的比表面积可能是龟背竹叶的几十倍。换言之,它携带病毒的可能性就会达到龟背竹叶几十倍。另外很多人喜欢穿有连帽设计的衣服,其实衣服的帽子也不易清洁,所以这段时间大家也应尽量避免,尽可能降低携带病毒的风险。花菇图/中国农业网谣言四:家禽不能吃,香菇要多吃
_这个我们需要区分一下,首先,宰杀活禽不光是现在不行,平时也不行,“禽流感”正是由宰杀活禽引发的。食用冰鲜是没问题的,但在食品加工时一定要彻底煮熟、煮透。还有人说花菇中的多糖能够增加人体免疫力。其实所有的多糖对免疫力的作用,跟好好睡一觉、运动一下,没有太大区别。多补充蛋白,多补充多糖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免疫力,但以此为噱头大批量出售香菇,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多吃两口蘑菇,不如好好睡一觉,保持良好的心态,规律作息。谣言五:天气变暖,病毒消退
_还有一种说法:病毒会不会在天气转暖后,自行消退?也不能这么讲,我们还是以SARS举例。当年SARS一直持续到6月份,新发病例才真正减为零,整个周期较长。虽然我们也可以推测,比如温度高了,紫外线强了,切断疫情的自然条件有可能会变好。但今天我们对这个病毒的认识还比较浅,目前更重要的,还是做好自己的防范工作。也有人说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室温25度就无法存活了,这同样也是谣言。我们要知道,SARS病毒在一个物体的干燥表面甚至能存活超过一天。所以,我们戴口罩和勤洗手是非常关键的,现在很多的文章已经提到:只戴口罩不洗手几乎没用,因为手的接触传播同样很厉害。图/Pexelx
谣言六:泡澡、喝酒能杀灭病毒
_有很多人看了卫健委的指南,说病毒在56℃环境下,半小时就会死亡。所以是不是大家泡个热水澡就解决了?你要明白,环境温度和体温是两码事。即便你能在60℃的水里坚持一会儿,但那也只是环境温度,如果体温达到五六十度,人都已经熟了。包括之前有院士说高度数的酒精可以杀毒嘛,那就喝点酒呗。注意人家说的高度的酒精是70多度,咱们喝50度左右的酒,是没有意义的。即使你喝的是70多度的酒,它经过的也不是病毒所在的呼吸道,而是消化道。图/中国三农网谣言七:土方杀毒,药到病除
_熏醋?风油精?大蒜?香油?盐水?最近网络上流传了太多不靠谱的“杀毒妙招”。熏醋能杀毒?不仅不能,熏醋还有可能引发哮喘或咳嗽。人中抹风油精可以防止感染?你可以说,风油精也许会让大家心情舒畅,所以免疫力强了,所以它就能预防病毒,但这更多的还是心理作用。太阳暴晒可以杀死这种病毒吗?对于这个问题,大家可以想一下:前段时间难道武汉一天晴天都没有吗?全国各地就没有艳阳高照的时候吗?但是各地还是有一些新发疑似的感染病例。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否定的。吃大蒜、喝大蒜水能够杀灭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吗?也不能,如果大蒜水就能够杀灭新冠病毒,我们何必研究各种药品?还有香油涂鼻孔能预防新冠状病毒,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而且一旦真呛进去了,是很麻烦的。而盐水漱口可以预防感染的谣言,更是已经被钟南山院士亲自辟谣。图/健康界APP
谣言八:印度学者称新冠病毒是人为制造
_1月31日,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论文,引起轩然大波。文章中称研究团队发现了4个插入与艾滋病病毒高度相似的片段,并且摘要中提到不太可能是自然界自己进化来的,影射新冠病毒是人工所为。科学家编的阴谋论,是很麻烦的。我们首先一定要抨击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有三个致命点。第一,文章中称这4个片段与艾滋病病毒高度相似,实际上,不只艾滋病病毒,这4个片段在几百个物种里都有,从最低等的病毒到最高等的果蝇。但这篇文章只提艾滋病病毒,却不表明4个片段与其他物种相似,这正是作者团队的别有用心之处。第二,是不是只有冠状病毒有这种现象?不是。经过华大团队昨天做的共性化分析、比较基因组工作,发现至少有4种冠状病毒也能得出相同结论,文章中所提的并非“特殊现象”。第三,注意文章的用词,“不是自然自己进化的”,而非“不是自然自己发生的”。进化和发生的区别在哪里,如何去理解呢?比如说人类,作为哺乳动物中最高等的动物,我们要进行同源重组;说得通俗些,就是爸妈之间的基因交换,用好的基因去替换不好的基因,以此来修正缺陷。细菌间也是如此,例如胃肠道菌群中一个菌群有了抗药性之后,会将它的抗药性传递给其他系统。病毒一样通过类似的方式——两个病毒之间可以通过融合源头,使自身的基因组获得很大程度的改变。我们将这种“现象”通称为微生物的水平转移,其实就是随机的“转基因”,这是一种自然发生的活动,但的确不是自然进化的。新型冠状病毒毒种信息及其电镜照片
谣言九:新冠肺炎是SARS的减弱版
_新型冠状病毒现在的命名已经出来了,全称是NovelCoronavirus(-nCoV)。缩写中,N是“新型的”意思;Co是“冠”的意思,因为冠状病毒在电镜下看像戴了一个皇冠;后面加一个Virus,即“病毒”。
有人说应该叫SARI如果将SARI直译,是“严重急性呼吸感染”,而与其只有一个字母之差的SARS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所以这个说法是不对的。还有人说这个病毒是不是SARS的减弱版,因为目前看来,它的致死率没有那么高,但是同源性又很高。但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SARS病毒是我们目前已知的最大的RNA病毒,有大约3万个碱基,目前来看,SARS和这次发现的新冠状病毒之间,差别有大概几个百分点到10个百分点,所以不能说“同源性很高”。要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强弱性,要从不同的角度讨论。打个比方说,从致死率的角度看,埃博拉病毒比流感病毒强;但从传播的角度看,流感病毒比埃博拉病毒更强。目前看来,新冠病毒的传染性不弱于SARS,但是危重性和致死率是弱于是SARS的。图/网络
谣言十:宠物猫狗也会感染
_最近网络上流传一些丢弃宠物猫狗的图片,令人痛心。究竟宠物猫狗会不会染上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答案是:“目前,并无证据显示猫、狗等陪伴型动物或宠物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大家可以要保持谨慎,对宠物采取一些防护措施,在跟宠物接触后勤洗手,而不是随意丢弃他们。达菲胶囊,主要成分磷酸奥司他韦
谣言十一:达菲、板蓝根能治疗新冠肺炎
_现在还有一个广泛的说法,说服用维生素C可以增强免疫力、抗感染,甚至又有人问,吃板蓝根到底行不行?维C、板蓝根对免疫力有没有用,可能有,但能不能直接去关系到病毒呢?不能,这个过程最多是有一些心理作用。除了板蓝根,“达菲”的人气也是很高,但目前来看,“达菲”不能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但是确实在治疗过程中有人尝试用达菲,具体效果还要再等待。在没出官方指南的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完全确定达菲的治疗效果,而且大家千万不能没事儿去吃这种抗病毒的药物。现在很多人都很焦虑,什么时候能够出门?什么时候病毒会被消灭?大家太想知道结果和答案了,所以才会降低对谣言的甄别能力,让谣言有了可乘之机。
很多的事件的报道不充分也让大家陷入惊慌,比如前阵子内蒙古住确诊病人楼上的邻居被感染的事情,后来才查出是有过密切接触的。再比如门把手上检测到新冠病毒,其实在门把手上检测到病毒,并不是什么新鲜事,SARS病毒在门把手上也能够检测到。
病毒是能够在光滑的物体表面生存的,但是这个病毒是死是活?并不能确定。就像我们在北京雾霾颗粒里发现了几十种病毒,有意义吗?我们发现的只是那些病毒剩下的胳膊、剩下的腿,只能证明这病毒来过,并不具备传染性。
所以即便摸到了这个门把手,只要你不用这只手去揉眼睛,接触嘴巴,就不需要害怕。不管摸了哪里,一定要勤洗手,不要接触身体黏膜。
目前看来,新冠病毒更趋向于“高传染低致死率“的自然演化得来,而不像具备“高致死率低传染性”的生物武器(这也可以回答“新冠病毒是生物武器”的谣言)。
我们最终还是要从生态的角度来理解这次的新冠病毒,这种自然演化趋势可以帮助病毒实现人类最大限度地共存。这样科学的生态演化已经在地球进行几十年了。
最后,对于这些传闻,我们想说的是:不要因为自身对生命科学理解的偏狭,进行臆想和猜想。我们还是要尊重科学,不能因为其他人持反对意见,就放弃坚持真理。我们人类迈开的每一步,都是在愚昧中拨开黑暗、找到光明。对我们图书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扫描下方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