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苔藓治疗专科医院 >> 苔藓治疗 >> 史上最全多肉光照技巧汇总,另附上多肉补光

史上最全多肉光照技巧汇总,另附上多肉补光

 

众所周知,万物生长靠的是太阳,地球上所有能量的来源最终也都是来自阳光。相对于动物而言,植物对阳光的依赖性更高,因为光线能帮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供应全身。有人会说,植物有根啊,植物的根才是吸收养分的,事实上植物的根系吸收的只是原料,原料要经过输送到达叶片,然后通过叶绿素、二氧化碳、以及光线的催化发生光合作用,最终生成能供植物消耗的糖分,因此光照是必不可少的。

当自己的肉肉生病的时候,很多亲们都是在说自己强调自己的肉肉经常晒太阳,还特意在室内给肉肉容易接受阳光的位置。这样看起来没错,是接受了许多光照,但这只是可见光的光照比较充足,忽视一些不可见光的作用了。

这里的不可见光主要就是指的紫外线。对于多肉植物来讲,这个波段的光线能促进表皮细胞老化,让外壳坚硬、厚实,看起来不会那么水灵,但同时植物的抗性会增强,对外界物理性破坏的抵抗力会大幅增加,特别是家里住着的地方小区环境好的,放在外面的植物在野鸟、松鼠之类的禽兽蹂躏下能极大程度的提高抵抗力及成活率。更为重要的是,表皮适度老化的植物,能避免在突然增强的阳光下的晒伤,所以给予适当适度的紫外线锻炼,是家庭栽培必须要注意的。

家庭或者办公室环境中,由于有遮蔽,所以大部分时间没有直射光,而且由于有雨棚、窗户等物体的拦截,所以,哪怕照进来的光线也会缺乏足够的不可见光(如紫外线,在单层玻璃的过滤下,损失率达到80%以上,主要原因是普通玻璃里的铅元素),而过多刻意加强的光照又会造成光照的过量,原本水灵灵的植物要么被晒伤,要么变的老卡卡。应该可以说,长时间室内栽培多肉植物的环境是一个病态的环境,是一个先天不足的环境。这和你用了多少肥料,浇了多少水无关,这个是先天造成的。除非你愿意把家里的天花板敲掉,不过我估计住在你楼上的邻居不会答应。

这样先天不足的环境会造成很多不良后果,比如:植物徒长、抗性降低、真菌爆发、细菌蔓延要么就是晒伤、晒死、晒的象干尸,我们平时养花,经常会听人说,养花要露天,室内养的长不旺,养人不养花等等,这些话虽然出自于民间百姓,但是仔细研究,其实都有科学道理。关键问题也就是这个“光”字。事实上,也并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除了砸天花板,还有其他很多办法可以来纠正或者弥补缺光的不利条件。比如,药物、控水、采光方法、加大温差,根据季节分别对待等等。

但由于冬季北方室外温度较低,所以一旦白天温度回升,可将多肉搬出室外通风晒太阳,有些肉肉品种,担心会被晒伤,要避免正午的太阳直射。一般情况下建议放在西南方位明亮处,切记要保持通风。为了避免植物的徒长和病虫害的发生,建议两到三天左右放在阳光下进行直射,一般在清晨起床后感觉室外温度回升,天气预报温度5度以上时,可搬到室外晒太阳,但下午三四点钟之后室外温度降低要及时将多肉收回室内。

夏季时一般在清晨起床后或者下午三四点钟之后进行日照三小时。要避开正午阳光强烈时候的太阳直射,以免肉肉出现晒伤。

同时,尽量避免在浇水后进行阳光照射,因为叶片上或者泥土中残留的水珠会出现聚光现象,容易灼伤叶片或者多肉。而长期在室内摆放或其他光照不足处栽培的植株,也不要突然拿到强光下,应先在半阴处养护一段时间,再搬到光照较强处,让其对环境有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相信读到这里,大家对肉肉夏季的光照有了一些认识和了解,也大体了解了应该如何去光照,在此小编特意编了一首打油诗,方便各位记忆“室外散光养,避免正午光。切忌浇水后,晨昏晒太阳。”(好诗,真是好诗,此处省略掌声一大片\(^o^)/~)相信大家好好照顾,注意光照,肉肉一定会漂漂亮亮的度过这个冬天的!

但冬季白天日照时间较短,大多数置于室内养护的肉肉们并不能得到足够的光照。时间长了,她们慢慢失去颜色与光泽,叶片变薄变细长,株型也不再紧凑。为了肉肉的健康成长,适时给她们来盏补光灯也确实是个好主意,虽然不能和太阳光相媲美,但却能防止徒长,使肉肉上色增鲜增艳,变得多姿多彩。

尤其冬天对于北方种植多肉植物的朋友来说,可能是件挺郁闷的事情,室外太冷,为了保命不得不将多肉般进室内,而室内的光照不免差一点、甚至差很多…这时候,补光灯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下面附上两位补光灯高手案例

案例1、

下文的实践者爱石头有五年使用补光灯的经验,他将告诉你各种光对多肉植物的影响。鉴于作者爱石头已经是资深补光灯使用者,对于刚想要使用补光灯的入门者来说跨度可能太高,小编的建议是可以结合多肉植物补光灯的选择这篇文章,刚开始的补光灯不用那么高级,选择红蓝搭配比例2:1到3:1再加点紫外线的也能凑合先用了,注意功率一定要够。

本人非常喜爱CAM植物(景天酸代谢途径的植物,多为肉质植物),本类型代谢植物一个个都长得很奇葩,无论是多肉植物,还是兰花,还是空气凤梨,各种都是奇葩。既然是CAM植物,那么都是为了适应极端环境,放弃白天蒸发快的时间,改为夜间代谢;虽然都是CAM植物,但是这种适应性并不完全是因为光照和降雨条件,有些也是因为土壤的原因—比如兰花,还有更极端的那些附生植物(空气凤梨,蝴蝶兰)但是本人种植条件只有半日照,阳台多数植物只能照射4-6个小时直射光,不适合仙人掌,部分景天和很多我喜欢的草花。没有条件咱们就创造条件。即使是拥有全日照条件,适量的补光也是必要得~!因为我们绝大多数地区和原产地光照条件有所不同。韩国多肉那种靓丽的颜色是依靠激素获得,我非常不推荐。韩国的光照条件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种出高原植物原本的色彩。5年前为了种茉莉开始使用人工光,最初用的就是红蓝LED,当初也就只有红蓝,实验了多种型号,最后使用的是90瓦LED带排风扇那种,当时价格多。不过这个投资总的来说还算值当,这个灯我用到现在还没坏,也没有衰减迹象。对于草花效果明显,茉莉什么的一年开花5波。但是这种灯红光比较多(我用的是7:1)比较适合开花植物,对于多肉来说,既不防止徒长,也不上色,但是可满足基本需求,即使无自然光也不会死,水少点也可以防止徒,对于耐阴多肉植物,耐半阴的也可以满足。不过具体来说,不同种植条件下,所用的补光偏重完全不同,一般家庭室内或者封闭阳台种植,偏蓝光效果好一点,因为我们绝大多数家庭玻璃为含铁比较高的浮法玻璃,对低频光线有吸收作用(尤其是中波紫外线UVB)如果是不封闭阳台,纯粹对抗阴雨,那么需要全光谱。草花、沙漠植物、高原植物…不同植物类型补光类型也是有一些差别的,清楚这种差别性可以让我们用更适合的方式去补光,同时起到节约设备投资和电的消耗。下面说几种实际应用一:不可见光的应用沙漠与高原植物。这些植物植株相对较小,由于环境恶劣更加注重积累而非生长。这些种种现象,我们就必须去营造一种类似的生长环境。在这些环境中,强紫外线是比不可少的,虽然紫外线对植物有抑制作用,但是加强了植物细胞壁厚度,减少茎也伸长,减少植物蒸发量,对于高原植物来说更强的长波紫外线加强了花青素的合成,空气相对稀薄的环境同时也抑制了叶绿素合成,因此我们看到的很多高原植物,颜色多比较艳丽。但是两种不同环境还是有轻微区别,因为中波紫外线穿透能力弱,在高海拔地区和低海拔地区差异比较大。但是长波紫外线(部分可见光)穿透能力强,在高原和平地差异不大。因此对于高原植物来说强紫外线重要,但是对于沙漠植物来说,由于干旱少雨,长时间照射更加重要。在实际应用上,用UVB10.0和UVBHO(或者医用紫外线,不过这个需要谨慎计算强度)。在生存中,紫外线并非必须品,但是要想养出植物形态,则是必须的。对于沙漠植物,用10.0长期照射效果较好,但是对于高原植物,UVB10.0不够用,除非增加强度,但是能量浪费不少。可以用医学UVB,或者现在新推出的UVBHO。同时说一点,现在市场上的UVB灯都是针对爬虫设计的,UVA含量偏少,如果过度照射晒伤有余,上色不足。最近开始试验使用一种UVA灯管,实际上是用于模仿阳光老化价格比较贵,属于窄谱UV,它的UVA,和UVB输出比例与阳光几乎一致,由于窄谱强度相当强大。多有能量都集中在UV上。36瓦标准T8+反光罩,可以在60公分内接近阳光水准。不过此种光过猛,谨慎使用,如果长期缺光植物,距离逐渐接近,从80公分开外慢慢补。补UV仅仅是形态需要并不能促进光合作用,但是作为家庭养殖,整体光强度不够,仅仅补足UV只是能起到防徒上色,我们在最求形态的同时还要追求其合理的生长速度,那么一般的全光谱植物灯都可以满足。只要强度够高的话。红外线部分:红外线和低波长红光对促进开花结果有益处,过去种植某些结果植物长期用白炽灯补光(例如草莓)。这就是利用白炽灯散发的红外光刺激分抽芽多结果。但是正如同不是所有植物对紫外线都敏感一样,我们种植的CAM植物貌似对红外光不敏感,而且龙舌兰,凤梨和很多景天科植物单株一辈子只开花一次。大型龙舌兰几十年才开花,所以红外线对于种植多年生观赏植物可有可无,况且红外线穿透力很强,只要散热的东西都发射红外光。我们种观赏植物并非要求结果子很多,这个东西可有可无。二:可见光的应用现在市面上有几种可以用于植物补光的灯,1.LED,(红蓝,或全可见光谱)2.三基色,3.小太阳(这个还带紫外线和红外线)4.稀土灯(粉色或者蓝色)1.LED这个比较省电,废热发出很少,而且寿命很长。LED种植是绝对可以的,不过家庭养我不推荐用LED。LED虽然可以全光谱,但是全光谱灯珠分布不太均匀,如果小面积近距离照射,对于小型植物来说,光谱分布不够均衡。而且现在我还没有发现一款带有中波紫外线的LED。LED比较省电,灯珠分布不匀可以用大规模,远距离来解决,但是总的来说全光谱LED比较适合大棚和工厂型种植。同时缺乏UVB也更适合种植C3C4植物。如果单独增加UVB灯珠,大面积高强度的话,是可以的。不过总的来说量少的话效率不高。如果一年生植物,不考虑根部发育,不考虑形态,红蓝足够了,如果考虑根部发展需要加入橙黄光,橙黄光也有一定的地下积累作用。2.三基色发热不算太多,便宜,光谱分布不是十分合理,耗能相对比较大,植物利用对所发光利用率在70%以下。用三基色的缺点就是能耗还是大了点,没个LX的光照强度可以说对于沙漠植物来说没啥效果。但是LX所需要的能量是相当恐怖的,我计算过,大约每平米超过瓦(50CM距离),长期使用不太合算。3.小太阳顾名思义就是小型太阳,全面模仿太阳光照,甚至发热。如果够多,够亮,和阳光效果一样。但是条件是“足够”数量的话耗能是恐怖的,而且我们喜欢的那些南非植物,都不喜欢太热。这个绝对没用,对于种热带水草效果还不错,或者您打算反季节种莲花也没问题,但是能耗是过于惊人了,弃用。4.稀土灯主要作用成分是铜硒粉末,造成特定光谱,有蓝色粉色两种。水族灯也是这种,和三基色一样都属于荧光灯。光谱精确度高于三基色,少于LED,也就是说达到同样效果能耗比LED高,寿命比LED短。可是他的优势在于发光很均匀,光谱连续性强。如果我们不需要太大照射面积的时候,这种均匀的光更适合。我现在主要用的是这种,蓝色的有一定量UVA和可以忽略不计UVB,比较适合与UVB灯管配合。德国和美国几年前开始生产这种灯,用于水草。现在国内也生产。每平米W基本够沙漠植物用,如果对于高原植物,可以适当增加。别太多,会悲剧~!现在肉友多用蓝灯,我必须说,单独用蓝灯植物状态会有点不正常,如果作为半日照补光没问题,要是在白天平均低于0LX的环境下必须加红光。三、关于使用不同种类灯应对不同的种植环境1.作为最最多见的就是有阳光但是隔着玻璃的情况下,那么您只需要UVB就可以,我必须说,UVB10.0也达不到原产地那种强度,但是同时我们总的光照强度也达不到原产地,结合控水就能养的很不错。无非生长慢一点。2.半日照,不隔着玻璃,那么您需要全光谱增加强度,红蓝光+UVB+UVA,或者稀土灯+UVB,补足半日没有直射的阳光3.根本没什么光亮,或者长期阴雨,您需要大功率,全光谱,室内散射光红光可少量UVA,低波长光线需要强补,催花可以加红光比例,但是过强花会早衰谢落。4.强人工干预,用人工手段控制光线并结合通风,浇水等手段,有一定程度可以对抗高温休眠,我种番杏可以达到半休眠,种萝藦科多肉根本就不休眠。实际上除了几种特别极端环境的几种植物,我多数冬种型植物在夏季可以保持缓慢生长。加强光照对于夏种型植物更有意义,在冬季可以对抗较低温度生长较慢的问题。实际上对于CAM植物来说,植物的蒸腾作用并不明显。温度可以用光照手段对抗,适当增加温度的话,全年生长。四.光照距离现在无论是LED还是稀土灯,差不多都是W/40LM(特殊光谱)要想达到效果W平米是必须的,加上UVB的能耗,差不多瓦,不要超过瓦,会使植物萎缩。种植沙漠植物,UVB需要达到50以上,高山植物需要达到以上,低了出不来状态,休眠期可以减少。在生长旺盛时期,适当增加,别超过~!容易可以晒死。五,使用错误产生的不利影响高山植物名贵在于,我们在夏季很难,又保持光照,通风的同时还降温,所以以上方法对于高山植物效果不佳,只能通过温差大的季节加强生长速度。对于高温,高照度,对高山植物的结果基本是死,或者半死。单独用红光,根本没意义,除非是为了催花,但是促进开花有温度和肥力,和长期营养积累多种因素,这么做意义很小过强的蓝光,会疯狂分芽,UV强度过大会抑制生长,或者把植物搞死,非生长季节降低强度,减轻老化,对抗温度休眠,在生长季节需要加强照射,抗徒长,出状态。如果是特定光谱可见光,一般来说达到阳光3%-4%强度足够,比如光饱和点15万LX,我们只需要达到4就可以,不过能达到15万LX的饱和点的植物不算太多,但是考虑到我们用的光谱不同于阳光,增加一点不会有问题,我使用的基本在-0之间水草灯是可以满足植物生长需求的,但是水草灯不含UVB,但是水草是低等植物,而且水中根本就没有UVB,很多植物C4植物对UVB反应不大,叶绿素B反应的植物也并不需要UVB。减少浇水防止徒长并非对所有植物有效,延长浇水周期对植物的效果只是强迫其积累。对于很多积累能力不强的植物其实是破环了毛细跟,降低吸收能力。从本质上是牺牲正常生长速度的方法。我个人使用的补光灯,一般是2三蓝色管,1粉色灯管,或者2:2,架子上4根一层外加一根UVB,耗电量约合每平米瓦(应对最强需求),UVB我是10.0和UVBHO都用,不同植物不同强度,根据情况变化。

案例2、

资深实践者:勺儿

本人多肉养在北阳台,毫不夸张的说,冬天屋里完全没有光,早上有二十分钟光,还是对面楼窗户反射过来的,近乎就是暗的可怕,但是我的肉肉大部分并没有徒,有徒的是因为补光灯不够造成的,只有俩玉碟和子持,其他多肉肉都是好状态!用了这么久补光灯,也试了很多种,比起大家科学范儿的讨论补光灯,我来个实践版吧!

首先科普一下,家庭补光的植物需要红蓝光谱和uvb,当然全光谱最好~但咱不是没太阳晒么~uvb是负责防止徒长的,抑制植物生长,红蓝光好像是促有机物合成。

这些都是我用过的补光灯,从左到右编号是1、3、4、2和普通灯泡

一号灯:我买的第一个补光灯,LED红蓝补光灯,红蓝比例5:2,所以颜色偏粉紫,无uvb,光照范围大概六个小黑方,但是只有四个能够得到足光,实验结果就是,这个灯不能防止徒长,但是对于小苗成长,上色和成株上色效果非常明显,两三天就能上色,每天开够8小时,此灯基本不费电,不怎么产热,小巧玲珑,夹子结实好固定!价格贵92元,对于如此小的灯来说,不太值,而且不防止徒长!

这是照了一白天以后的上色效果

二号灯就是UVB10.0爬虫灯泡,荧光灯,各类大仙都在配合红蓝灯用的,最初我就是用这个配合上面那个灯,的确防止徒长,但不管变色照到面积比较大,但是uvb辐射区就不大了,大概也就三十厘米以内管点用,而且贵,要+,不太实用,比Led费电,现在被我废弃,而且产热量大,离植物进容易烧坏肉肉。

三号灯是LED红蓝光+少量uvb,我用来管理叶插苗,效果还好,叶插长得都不错,挺快,但是对徒长似乎没什么作用,uvb太少,或者就是骗骗消费者。。。产热量低,不费电,很贵,。

三号灯下生长的初恋诡异叶插

四号灯是我强烈推荐的荧光灯,红蓝光+uvb,我买了三次,共有四个灯泡,现在全家肉肉都靠它,非常防徒长,当然没有阳光那么管用,不要老浇水,北京一周一次的节奏,红陶盆,叶插苗和成株在等下面长得快也会上色,上色要求灯离得近一些,二十厘米左右,这个灯照面积非常大,大概一平米是肯定没问题,加了反光灯罩肯定能照更大面积,比其他灯稍费电,按每天开十小时,三天一度电的样子,但是谁也不会开那么久。。。价格78左右性价比最高

这下面的植物都没有徒长,贵货我都放在这灯下面,红宝石、白熊等等等~姬秋丽在灯下也变了一点点粉色

总结一下:

一号LED红蓝灯(一体灯)

优点:管生长管上色不费电,产热少

缺点:不管徒长,灯照面积太小92贵

二号UVB爬虫灯(灯泡)

优点:管徒长

缺点:其他什么都不管还费电,产热大+贵

三号LED红蓝灯+若有若无uvb(灯泡)

优点:管生长,上色不是很有效果,不费电,产热少

缺点:不管徒长,灯罩面积一般,太贵

四号红蓝荧光灯+uvb(灯泡)

优点:管生长管上色管徒长,性价比高,70—80左右,灯照面积很大

缺点:相比其他略费电,产热量略大

自家用四号三个强烈推荐!

这个是定时插销,上班族很需要,或者出门过节的,自动定时开关,早上几点来,晚上几点关,自己设定,可以定20种不同的开关时间。

P?S大家不要完全迷信补光灯!太阳光永远是最健康的!变色这种东西不只和光有关,温差也是关键!本篇只适合在北阳台养肉的朋友们~(前两天在贴吧看到了一个晒自己徒掉的多肉的帖子,爆笑啊,可是也感觉肉肉们没有阳光被摧残好可怜,所以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经验~)

我是早七点到晚五点

再附上补光的使用补充篇:

但具体来说,不同种植条件下,所用的补光偏重完全不同,一般家庭室内或者封闭阳台种植,偏蓝光效果好一点,因为我们绝大多数家庭玻璃为含铁比较高的浮法玻璃,对低频光线有吸收作用(尤其是中波紫外线UVB)如果是不封闭阳台,纯粹对抗阴雨,那么需要全光谱。其实,关于植物补光,网上有好多资料了,也有好多人实践,有的说有效,有的说完全无效,到底真实情况是怎么样呢?

多肉植物补光迷思1:光照强度≠光照时间

很多人在网上买过各种所谓的植物生长灯,用完之后说完全没效果,就说植物生长灯完全无效。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呢?其实,养过多肉多年有经验的同学都知道,每天短短几小时的直接高强度日晒,其效果远远超过每天10小时以上的散射日光照射!所以,想要补光有效果,功率绝对是需要考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多肉植物补光迷思2:选择什么样的灯?

这个问题稍微复杂点,先看图

图上是整个的可见光光谱(日光),可以看出,能促进植物生长的波段基本偏向红色和蓝色,就是图中绿色线条所涵盖的区域。这也就是为什么网上买的所谓LED植物生长灯才用红色和蓝色灯珠的原因。红蓝搭配的比例,7:17:27:3其实都可以,国外有详细的研究,每种多肉需求都有些许差异,但是大概的比例都差不多。这个可以不用太纠结。

为什么很多人声称网上买的这种红蓝植物生长灯无效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功率不够!可以参见第一条!红蓝搭配的植物生长灯有效,前提是一定够功率!具体需要多少功率呢?说实话,不知道,多肉玩家很少有认真研究这些数据的,参照养殖海水的标准计算吧,6平方厘米对应1W(具体数据依照海水ATS藻屏照明标准,此种功率LED照度藻缸低等藻生长良好),花架区域一米见方的面积,20W采用红蓝搭配的LED灯足够用。一米见方的面积,20W采用红蓝搭配的LED灯,这个是根据海水养殖经验推算出来的最保守估计。

植物生长灯无效?功率不够!植物生长灯会让多肉徒长?功率不够!

多肉植物补光迷思3:日光灯之类的灯可不可以?

讨论这个先要厘清一些基本的常识,通常我们使用的日光灯,三基色节能灯,卤素灯(金卤)这些颜色看起来白白黄黄的灯,都可以称为全色谱灯,发出的光线基本都在上图范围内,都是可见光!里面都包含植物生长所需要点红色,蓝色波段。所谓的暖光是指6K或者低于6K甚至到K色温的光源,这种灯光源里面包含的红色的波段更多,所以看起来黄黄的,K色温的灯,也是我们养海水藻缸常用的比较有效地促进绿色海藻植物生长的灯,原因很简单,红色波段的光比较多!

还有一些看起来偏蓝的灯,像一些10K以上的卤素灯,这样的灯发出的可见光里面包含的蓝色波段的光线比较多,更适合珊瑚等海水生物的生长,所以我们养海水鱼缸的主缸照明通常看起来会蓝蓝的,像海底一样梦幻。说了这么多海水,其实就是想让大家明白可见光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日光灯,三基色节能灯,卤素灯都可以用,当然需要尽量低色温的看起来黄黄的比较有效果!最重要的是:功率一定要足够!

多肉植物补光迷思4:LED好用吗?

在养殖海水尤其是海水主缸灯选择上我们不太建议,毕竟LED不是全光谱的灯具,对珊瑚还有些不确定的因素,珊瑚的生长很特别,同时兼具动物和植物两种特性,能捕食也能光合作用。但是,LED红色蓝色灯对植物的生长效果还是很显著的,在海水玩家的藻缸里面应用很普遍,在一些植物科研院所应用也很普遍。

PS:一些不同波长光线的小知识

不同波长的光线对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是不同的,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光线,波长在~nm左右。~nm(蓝色)的光线以及~nm(红色)对于光合作用贡献最大。~nm(绿色)的光线,被植物色素吸收的比率很低。按照以上原理,植物灯都是做成红蓝组合,以提供红蓝两种波长的光线,覆盖光合作用所需的波长范围。在视觉效果上,红蓝组合的植物灯呈现粉红色。而白光LED灯,能量分布上,在nm的蓝色区和nm的黄绿色区存在两个峰值。而植物所需的~nm红光,则非常缺乏。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白光LED照射下,植物生长不利。用在植物灯上,主要目的是为了:硬化植物外壳,增加抵抗力,对一些植物有矮化作用,促使某些植物变色。

看完上边内容,相信小伙伴们应该对多肉晒太阳、补光、以及补光灯的选择使用有了大致的了解了吧,最后温馨提示下,大家也不要完全迷信补光灯!太阳光永远是最健康的!变色这种东西不只和光有关有时温差也是关键!

赞赏

长按







































能治好白癜风的医院在哪
北京哪里能治愈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yy.com/ways/98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