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病史:
患者为62岁女性,既往有玫瑰痤疮和黄褐斑病史,因面部灰褐色斑片逐渐加重就诊。患者1年前有面部皮疹,表现为发红、灼热及轻微瘙痒。随后皮疹改善,额部、面颊及颈部遗留深色斑片,面部偶有轻度红斑。无其他口腔及皮肤病变。
患者曾外用他克莫司、曲安奈德、氟氢缩松、壬二酸、氢醌及乙醇酸剥脱治疗。除了黄褐斑治疗用药外,患者否认其他系统性用药史。
体格检查
额部、面颊及颈部弥漫性斑驳性灰褐色色素沉着斑片,面中部未受累(图1)。面颊中部及眉间有局灶性边界不清的红斑。
图1.临床表现:面部多发弥漫灰褐色斑片,混有局灶境界不清的红斑
辅助检查
皮肤镜检查可见呈环形排列的蓝灰色点(图2)。斑贴试验和光斑贴试验未查见临床相关的阳性过敏原。
图2.皮肤镜检查:环形排列的蓝灰色点
组织病理
右颞部皮损行环钻活检,组织病理学可见真皮乳头层带状淋巴细胞浸润,伴界面皮炎改变,可见空泡变性、角质细胞凋亡和显著色素失禁(图3)。
图3.组织病理(HE染色)
诊断
结合临床、皮肤镜及组织病理学等资料诊断为色素性扁平苔藓。
治疗
患者予外用他克莫司治疗后炎性红斑逐渐改善,遗留显著色素沉着。色素沉着后期行调Q-紫翠宝石激光,治疗1次后临床明显改善(图4)。
图4.他克莫司及激光治疗后临床表现,色素沉着及炎性红斑均改善
病例学习
色素性扁平苔藓是一种少见的特发性炎症性疾病,特征表现为曝光部位(特别是面颈部和上肢)的斑疹和丘疹(图5),易累及深肤色人群。部分患者有烧灼感或轻度瘙痒,其他部位亦可出现扁平苔藓。
图5.色素性扁平苔藓面颈部皮损
此病的典型组织病理特征为真皮浅层致密的带状苔藓样浸润,伴角质形成细胞坏死和色素失禁。色素失禁在皮肤镜下可能表现为环形排列或斑点状的蓝灰色点,形成假性网络结构或点状模式。
色素性扁平苔藓有种亚型叫做反转型色素性扁平苔藓,首先于年描述,反转型好发于非曝光部位,例如身体屈侧及皮肤褶皱处,约90%病例发生于腋窝(图6)。色素性扁平苔藓与反转型色素性扁平苔藓鉴别要点见表1。
图6.色素性扁平苔藓腋窝皮损
表1.色素性扁平苔藓与反转型色素性扁平苔藓鉴别要点
其他疾病亦可引起色素性斑疹,故需要与色素性扁平苔藓鉴别。黄褐斑是常见的获得性色素沉着(图7),皮损棕色甚于灰色,无炎症,常累及深肤色女性面部,可能与日晒、激素和药物有关。持久性色素异常性红斑亦称灰皮病(图8),其组织病理与色素性扁平苔藓相似,两者可能有某种关联。灰皮病主要累及躯干,特征性表现为圆形色素沉着斑伴周围红斑。氢醌所致外源性褐黄病可引起相似的临床表现(图9),但它的炎症反应小于色素性扁平苔藓。此外,褐黄病组织学特异性表现为真皮内香蕉形黄褐色沉着(图10)。
……
更多精彩,尽在新版优麦医生APP
小麦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