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老师指导
你会擦屁股吗?擦屁股的正确姿势是什么?婴幼儿肛门突出物是痔疮吗?大人上厕所注意小细节有哪些?此素材就说说擦屁股!可做为养育训练营、准父母、准姥姥、奶奶必修课程、家长学校护理课程均可,可设计成系列课程,做为收费课程,做为孕妇学校延展家长学校的课程体系,给每位准妈妈、姥姥、奶奶养育路上提供明明白白的指导!!你会擦屁股吗?
事实上,
你活了大半辈子,
可能真的就没做对这件事,
要知道擦的姿势不对,
后果很严重啊!
屁股没擦对痔疮高发
擦屁股的方式不对是痔疮高发的重要原因,绝大多数人都是用纸“随意擦”,但其实肛门处褶皱多,很难擦干净。一方面,隐匿在褶皱中的细菌长期炎性刺激,会让人感觉肛门灼痛。另一方面,不好好擦屁股,会导致微血管循环不畅,易诱发痔疮。
什么是痔疮痔疮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一种疾病,普遍到出现了“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痔疮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病,随着生活节奏和社会压力的增大、不良生活习惯的存在,痔疮的发病率还在逐渐增高。从痔疮的产生原因来看,其实是直肠下段黏膜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淤血、扩张和屈曲形成的静脉团。人体肛管有一个皮肤和黏膜分界的部位,叫做齿状线。齿状线以内是黏膜,齿状线以外是皮肤。因此,依据痔疮发生部位不同,可以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
痔疮的诱发因素很多,其中便秘、长期饮酒、进食大量刺激性食物和久坐久立是主要诱因。痔疮的主要表现为便血,便秘、饮酒或进食刺激性食物后加重。
1婴幼儿肛门突出物是痔疮吗?其实,儿童也是会得痔疮的。儿童痔疮有其特殊性:儿童年龄小,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肛管静脉发育不完善,静脉管壁薄弱,静脉瓣发育不全,长期腹泻或便秘,致腹内压增高,血流压力增大而导致静脉扩张,血流淤积形成痔。
那儿童肛周突起物都是痔疮么?
一般来说,这些肛周突起物如果导致宝宝便血、排便哭闹,那么要怀疑是痔疮;如果直肠外翻,那么应该是脱肛;如果肛周红肿热痛明显,那么很可能是肛周脓肿。
但大多数情况下,婴幼儿的肛周突起物不痛不痒,不会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形态各异,大小也不尽相同,有的是椎体形状的皮赘、有的是舌头状、有的是鸡冠状、有的是花生形状等。
2表现分类虽然它们可以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外观,但是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就是宝宝出生就有的,是在出生后护士给孩子查体时发现的,而且这也是让我们儿科医生会诊较多的肛门问题。孩子出生后胎粪正常排出,每天都有大便,大便无血,排便时也不哭闹。我们追问家族史可以得知,这些宝宝的家长存在肛周突起物的也较多。
第二类就是宝宝出生后1-3月,孩子经常有便秘、腹泻,继而肛门周围出现了突起物。而在宝宝排便习惯改善以后,这些突起物也多数会缩小甚至消失。
第三类相对非常少见,宝宝除了肛周突起物外,在身体其他部位可见见到象牙色的皮损,并且皮损中央萎缩变薄。
其实,这些不是什么痔疮、脓肿,这个是婴幼儿肛周锥状突起(infantileperianalpyramidalprotrustion)。
婴幼儿肛周锥状突起这种病,并不用太担心
婴幼儿肛周锥状突起以前只是被描述为皮赘,直到年才首先被国外学者报道并命名。至年共有99例外文文献对其进行了报道,目前国内几乎没有对此疾病的相关报道或者研究,说明在国内,该疾病存在认知不足或者误诊漏诊的情况。
婴幼儿肛周锥状突起的形成有三种说法:
先天不足(多见):先天性中脊或残余泌尿生殖道隔膜薄弱。最新报道发现,该病变发生在便秘之后。瓦尔萨尔瓦试验显示,先天薄弱的会阴区对压力升高敏感;
后天损伤(多见):可能是由于腹泻、肛瘘和肛裂等,因擦拭而产生机械性刺激而引起;
皮肤病变(非常少见):因萎缩性硬化性苔藓(一种以全身多处皮肤萎缩变薄为主的皮肤疾病)引起的炎症病变,会阴部的病变部位可以导致肛周肌纤维组织重建,最终形成肛周锥状突起。
婴幼儿肛周锥状突起有明显的性别特点,女性宝宝明显要多于男性。
根据外文文献报道,99例婴幼儿肛周锥状突起的宝宝中,有98例是女性,而这确实也与笔者临床工作中观察到的现象一致。这一现象的原因目前并不清楚,但多数学者认为,肛周锥状突起女宝宝多见的原因是女宝宝会阴部的锥状突起更容易被注意到以及女性宝宝泌尿生殖道隔膜更薄弱有关。
关于婴幼儿肛周锥状突起的治疗,对于出生就存在的宝宝,这个锥状突起可能会一直存在,不容易消失,但也不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由于生后便秘腹泻导致的,经过排便习惯的改变,以及注意给宝宝擦屁股的时候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几周内锥状突起就会自行消失。对于因萎缩性硬化性苔藓导致肛周锥状突起的宝宝,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在皮损处局部应用激素软膏了。
总结:痔疮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病,婴幼儿也是会得痔疮的。
婴幼儿肛周突起物,不一定是痔疮。
大多数情况下,婴幼儿的肛周突起物不痛不痒,不会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并不用太担心。
出生就存在肛周锥状突起,无需治疗。便秘腹泻导致的,改变排便习惯,会自行消失。萎缩性硬化性苔藓导致的,需治疗。
擦屁股的正确姿势1将厕纸叠两次有研究显示,那些在如厕后将厕纸折叠2次(即4层)的人患痔疮的几率要远远小于折叠1次(即2层)的人。数据显示,那些叠2次的人甚至将患痔疮的几率降低了高达17.53%!
这是因为,当使用叠两次的厕纸擦屁股时,额外的厚度对于肛门周围的微血管来说,相当于一个柔软的“床”。而这种厚度也会对血管起到按摩作用,促进微循环,将痔疮扼杀在摇篮中。
值得注意的是,实验并未设置叠3次(即8层)这个对照组。研究人员认为,首先叠3次会很麻烦,另外叠3次的人过于浪费纸张,得了痔疮也是活该……
2掌握正确步骤“一蘸二擦三转”●一蘸
就是卫生纸叠成若干层后垂直轻压到肛门上。
●二擦
注意擦屁股的动作正确哦!
●三转
因为肛门周围是褶皱,所以需要用卫生纸仔细擦净,通常两个半圈可以擦完一遍。但是要想远离痔疮,要诀在于:一定要转多次,用力柔和。
如此擦的“好处”是:一是卫生,这些褶皱里面藏污纳垢,一定要擦干净;二是通畅肛门周围的血脉。不过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大便干燥,大便的时候很艰难,那么你转动的时候一定要非常轻柔,特别是蹲厕所时间太长尤其要注意,这时候肛门水肿,更不能用纸使劲儿擦,否则容易使肛门出血。
绝大多数人揩屁股都是用纸“生擦”,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用纸“螺旋状的揉搓”,肛门褶皱多,“硬擦”很难擦干净。改变这个错误的小习惯只需要30秒,但是却能大大降低痔疮的发生几率。
特别注意!
女性尤其要注意,擦的时候应是单向的,即一定要从前向后揉搓,避免污染会阴。
也说说大人上厕所注意小细节
1冷盐水冲洗很多人便后用温水洗洗,这是值得提倡的好习惯,但更建议大家用冷盐水洗,对预防痔疮很有帮助。大便后肛门充血严重,用冷盐水洗一来可以消炎抗菌;二来能够消肿,缓解充血状态。
冷盐水配备比例是:半盆水,克盐。很多人把水烧开再放凉,没这个必要,自来水就可以,没必要担心水不干净。肛门本来就是有菌状态,这里的细菌是“益生菌”,过于干净反而会引起菌群失调,纠正起来更麻烦,夏天还可以在水里加点冰块。
有痔疮的人,每次洗的时候用毛巾在肛门处按压几分钟,能帮助脱出物尽快回缩。还要注意的是,洗屁股的盆子和毛巾一定要专人专用
2入厕不超2分钟如果能将大便时间控制在2分钟以内,至少可以减少7成痔疮的发生。如果在2分钟内解不出来,就起身过1个小时再有便意的时候再去。
人在处于蹲位和坐位时,肛门位置最低,承受的压力也最大,直肠静脉长时间充血,很容易形成静脉团诱发痔疮。
3定时主动排便养成每天定时定点排便的习惯,对预防痔疮也非常关键。每天在同一时间想着“要排便”,不到半个月就可以形成规律。
另外,便意非常宝贵,请大家一定要珍惜,有了便意马上就去。如果经常因为这样或那样的事耽搁一下,便意就会不见了。
4多做提肛运动痔疮说白了就是肛垫下移造成的,有事没事多做做提肛运动(有规律地往上提收肛门,然后放松,一提一松就是提肛运动),对预防痔疮简便有效。
正确的擦屁股姿势,
你学会了吗?
小心呵护你的屁屁,
拥有健康美好生活哦!
特别推荐:
1、把屎把尿=如厕训练?你跟宝宝多大仇!脱掉纸尿裤得看这几招
2、宝宝多大就应该穿内裤了?过晚会影响身心发育!
3、纸尿裤,尿满了再换?
4、宝宝得了外阴炎?只因妈妈做错了这件事!
5、女宝“私密处清洗”重点部分,关乎娃的一辈子
6、男宝“私密处清洗”重点部分,关乎娃的一辈子
推荐阅读:
1、史上最萌最可爱最全的宝宝便便集(可点击查看)
2、宝宝拉绿便(清晰照片)的11种常见原因(可点击查看)
3、一分钟教你判断宝宝是攒肚还是便秘!(内含讲解与解决方法)
4、宝宝便秘了,香蕉、酸奶、益生菌都没用!这几招才是正确做法!
5、益生菌饭前还是饭后吃,终于有答案了!
6、宝宝为啥流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背后,原来藏了这么多健康秘密
7、被臆想出来的「去胎毒」,这些年坑害了多少人!
8、超全!湿疹、热疹、尿布疹、幼儿急疹、风疹、麻疹、猩红热...一篇讲明白!
9、新生宝宝这28种情况不是病,新手爸妈不要慌!
10、维生素D与维生素AD!每天吃AD会中毒?伊X新还能给孩子吃吗?
11、关于补钙,你们想知道的、有疑问的,这里有解答
12、儿科医生:这14种情况!通通不是缺钙
13、宝宝健不健康?看看指甲就知道!教你8招看懂宝宝指甲的秘密!
14、宝宝吃奶拉肚子,你有没有考虑过是乳糖不耐受?
想了解更多?那就赶紧来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