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概念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又称慢性单纯性苔癣。
神经性皮炎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精神因素、胃肠道功能障碍、内分泌功能紊乱、体内慢性感染灶和局部的外来刺激有一定关系。临床上分为局限和播散两型。前者好发于颈、项、膝、肘、骶部,后者可泛发于全身。中医所称的“牛皮癣”、“摄领癣”与本病相近似。
本病多见于成年人,呈慢性经过,容易反复发作。
常见症状
1诊断要点
诊断要点
苔癣样皮损:本病的皮损特征为皮肤苔癣化,病变区皮肤呈苔癣样变,皮肤增厚,皮纹加深,皮嵴隆起,皮损区呈暗褐色,干燥,有细碎脱屑,边界清楚,边缘可有小的散在的扁平丘疹。
瘙痒:皮损区域陈发性瘙痒,夜晚尤甚,可影响入眠。
好发部位: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好发于颈、项、膝、肘、骶等部位;播散性神经性皮炎可泛发于全身。
2诊断依据
诊断依据
根据皮损的典型苔癣样变、阵发性剧烈瘙痒,好发部位和无湿润倾向等特点进行诊断。
治疗方案
1中成药
中成药
本病分肝郁化火、风湿藴郁和血虚风燥三型进行辩治。
肝郁化火型:皮损局部色红,伴心烦易怒,夜寐梦多,眩晕易惊,口苦咽干,舌边尖红,脉弦滑数。
治宜舒肝理气,泄化肝热。可选丹栀逍遥丸、泻肝安神丸内服,大便干结者可服龙胆泻肝丸。
风湿蕴郁型:皮损呈淡褐色,粗糙肥厚,阵发性剧痒,夜间尤甚,周身沉重困倦,胸闷纳呆,舌苔白腻,脉象濡缓。
治宜疏风胜湿止痒。可选秦艽丸、防风通圣丸等。
血虚风燥型:皮损色淡或灰白,肥厚粗糙,素体虚弱,心慌气短,舌质淡,脉细弱。
治宜养血润肤,祛风止痒。选用:润肤丸、六味地黄丸等。
2饮食疗法
饮食疗法
肝郁化火型
龙胆柴胡饮:龙胆草2克,柴胡6克,水煎代茶。
赤芍丹参饮:赤芍、丹参各10克,水煎代茶。
钩藤地榆饮:嫩钩藤、生地榆各10克,水煎代茶。
风湿藴郁型
地肤子荆芥茶:地肤子10克,荆芥6克,水煎代茶。
三白饮:白癣皮、白蒺藜各10克,白芷6克,水煎代茶。
荆防饮:荆芥、防风各6克,白蒺藜10克,水煎代茶。
血虚风燥型
地黄饮:生地黄、地肤子各10克,水煎代茶。
二藤饮:何首乌藤、鸡血藤各10克,水煎代茶。
3常用西药
常用西药
内服药物
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每次4mg~8mg(1~2片),每日3次。瘙痒剧烈时服用。
氯雷他定片:每次10mg(1片),每日1次。瘙痒剧烈时服用。
苯海拉明片:每次25mg~50mg(1~2)片,每日3次。瘙痒剧烈时服用。
外用药物
哈西奈德溶液:外搽患部,每日2~3次。
丙酸氯倍他索乳膏:外搽患部,每日2次。
曲咪新乳膏:外搽患部,每日2~3次。
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外搽患部,每日1~2次。
醋酸氟轻松乳膏:外搽患部,每日2次。
曲安奈德新霉素贴膏:外贴患部,每日一换。
各种皮质类固醇激素类外用药均可应用,外搽患部。但是不可以长期使用,因为长期使用可出现类似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真菌感染及细菌感染勿用。
自我调理
1生活调理
生活调理
早睡早起,生活规律。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避免抓挠及异物刺激患部。
2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
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海鲜发物。忌烟酒。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3精神调养
精神调养
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精神紧张、焦虑、戒恼怒。对本病泰然处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疾病还请就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