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自身的肤浅来自经验的局限和对精神本质的疏远,只有脱离常识,背弃现状世界提供的秩序和逻辑,才能自由地接近真实。
——余华
在一片广袤的泥泞地带,湿润的泥土为浮萍、睡莲和苔藓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形成了一块块翠绿色的地毯。
这片沼泽地静谧温顺的外表之下,埋藏着芦苇、香蒲的经脉和大量生命腐烂的残体。无数鲜活的生命,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有的慌乱恐惧,垂死挣扎,越陷越深;
有的仍未擦觉,被泥淖慢慢浸透身体;
有的立即调整姿态,扩大与泥土接触的横截面积,慢慢游出,由此便是一个新的世界。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或多或少正陷入这种看似静谧温顺的沼泽地当中。尤其当我们陷入“常识”陷阱,它如此理所当然,看似表征着现状世界的秩序和逻辑,却往往疏离了人类的精神本质和世界的真实。
1常识的谬论首先罗列一些生活中常听到的常识:
?一定要找一份安全稳定的工作(用外在的安定来掩盖内心的不安定)
?学历低,哪有与高学历人才竞争的资本(不去学习思考的搪塞之言)
?工作和生活一定要严格分开(简单的划界理论,未尝试去找到更好的第三种途径)
?到年纪了,就该找个人结婚,平平淡淡过完这生(规避了爱情和婚姻的本质问题的思考)
?他是处女座,肯定有洁癖(星座学之下的快速判断,却未看清星座学的本质)
?技术成长的路线是必须转管理的(对职业的简单标签化和狭隘理解)
?他比我优秀是因为年纪比我大(但其实有多少年纪比你小的人,都比你优秀好多)
这些常识大多来自拾人牙慧或个人经验,缺乏深思熟虑的质疑和思考。
我们对待常识,很难像科学和哲学那样对人类发展的根本性和关键性问题进行逻辑严密的分析、论证和不断证伪,形成一套能够经受实践反复检验的真理和理论。
但其实只要稍费功夫,用简单的逻辑推演和反证法,就能够发现生活中绝大部分常识,都经不起科学的推敲与论证。
2从星座学分析常识对人的影响我们潜意识里直接蹦出来的许多东西,都是常识经年累月驯化而来。同时我们又不断在学习和积累新的知识和经验,孕育出新的常识。常识能够演变成一种思维模式,能够极大提升我们对事物分析判断的效率。
比如在星座学超级粉丝中,他们认识人的第一步就是首先弄清对方的星座。随后根据自己的星座理论,对其典型性格特点进行分析。比如双子座的朋友,便会重点分析其双重人格。假如是巨蟹男,极有可能直接被否掉发展成交往对象的可能性。
不管你是否相信星座学,你一定会发现,确实某些星座的人,符合一定的星座典型特性。比如你某个朋友是处女座的,确实特别有强迫症。但其实随着你朋友圈的扩大,你可以举出更多处女座不具备强迫症或非处女座具备强迫症的例子。但即使如此,仍旧无法让有星座学信仰的人信服。
但是这种常识真的经得起推敲吗?抛开几十亿人类的差异化,仅仅以十二个月就可以划分的荒诞理论不说。
现代人格科学理论家汉斯.埃森克通过对一群笃信星座学和对星座一无所知的两个群体进行试验发现,笃信星座学的群体的表现跟星座学中对其所属星座的性格行为,非常相近。但是对于后者,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在一些特性上的表现与所属星座毫无关系。
这个试验表明,当星座信仰者将星座理论内化为自己的常识或特定的思维模式时,他们本身也在不断被“星座化”,从而形成一个正向循环。而对于那些没有星座信仰的人,他们所属的星座跟他们自身的行为特征可能毫无关系。
其实不仅仅是星座学,我们大脑中诸多潜意识认为正确的东西,不论其对错,也在不断影响着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假如像星座信仰者一样,将星座当成人类的一种正确认知,那就偏离了对事物认知的真实性。
我们很少对潜意识中暗藏的常识进行反省思考,而变成一种思维惯性。由于常识本身存在的谬论,使得我们被常识牵着鼻子走,并且难以察觉。
3逆流而上才能构建新的世界在人流中逆行而上,开始重新反思社会所流行的观点的客观性,冷静的逆潮流而上时,我们在建构我们自己的世界观体系,犹如一栋睥睨天空的建筑轮廓。只是相比其他人的高楼大厦,它显得不同寻常,甚至有些特立独行。
我们不再靠捡拾别人的牙慧,而是经过我们自己的深思熟虑的想法,对其不断的打磨和设计;我们不再固守自己的常识思维,而能够打破常规思维,甚至不断对其重构和优化。
逆流而行,并不一定特立独行、标新立异,但许多时候一定会孤独一人,但迟早会找到重新被认同的新社群。
4打破常识,便是回归对事物本质的思考犹记得多年前,当我所认定的精神偶像崩塌时,我的精神世界所面临的震动。以前所深信的,竟被彻底推翻。
那时窗外,大雨突然放肆般猛冲下来,崩塌的废墟之上,一整个新的世界又悄然萌生。那时我第一次认识到,只有独特、独立,才能更加深刻的认知这个世界的本源,才能不被外界所谓的常识而束缚,这样也才能更好的认知自己,去获得那份坦荡和自由。
要实现更深层次的幸福观,需要打破常识,反向思考,回归问题本质。在社会流行观点中逆流而上,本身就是对我们的世界观体系的不断塑造。格物致知,对外界的认知也会引发内心的世界的不断重塑和重生。
最后对本文主要观点进行复盘:?科学和哲学对人类发展的根本性和关键性问题进行逻辑严密的分析、论证和不断证伪,形成一套能够经受实践反复检验的真理和理论,但在平常生活中,人类脑海中固化的常识大多经不起科学的论证和推敲;
?常识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思考模式,但容易将人带入思维惯性当中。但绝大部分常识,在一定层度上本身就是谬论。然而,绝大部分人,却一生被这种谬论所囚禁束缚,难以逃离;
?社会上的常识,微观收缩便是对人类个体的自我常识的认知。假如不打破对这种自我常识的认知,就难以对自己不断革新和突破;
?要实现更深层次的幸福观,需要打破常识,反向思考,回归问题本质。在社会流行观点中逆流而上,本身就是对我们的世界观体系的不断塑造。格物致知,对外界的认知也会引发内心的世界的不断重塑和重生。
如果你觉得对你有启发,欢迎点赞或者
转发到朋友圈分享给更多的人哦。
白癜风应注意些什么济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