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印象是在千禧年那个冬天;零下四十五度,我指着地图上那些林场的位置,随手拨了个电话,结果是一位书记安排我到这儿来。因为是“书记”安排的,当四、五个一米八以上的彪形大汉围着我索要身份证件,证明我是“台胞”时,我也就没那么胆战心惊了。是的,谁会相信,在那种鬼天气,一个小女子只身跑去边界,硬吵着要看什么原始森林。然而什么是“原始森林”,也仅是一厢情愿的模糊概念。对于那副没常识的状态,想扣上“特务”的帽子都很难!对话是这样展开的:「你穿这样要去森林,想冻死啊!」,「我不怕冷的!」;「你知道森林里的雪有多厚吗?」,「不知道!」,那几个大汉朝他们腰际比划了一下。「你去森林干嘛?」,「不干嘛,就是想看看森林里的大树!」;「你打算去多久?」,「早上去,下午回来就好!」。只听见他们大笑,叫来一名女文职之后,说道:「我们进山是伐木,这趟进去,不到过年是不会出来的;得了,你都大老远来一趟,让她带你到我们旁边这个小森林看看,意思一下!」当然,后面我在那个“小森林”的狼狈模样,就无须详述,真实成了心里一道暗伤,伴随至今。
女儿对森林的想望,比我阳光多了。她要在森林建一栋小木屋,包含我们的起居功能,兼有咖啡屋、有机餐馆,还有手工作坊,出售我们的手工艺品。外面有菜地,她要分送蔬菜给猎人,让他们少捕猎。这个森林小屋并非我们长住之处,而是我们度假小屋,平时她还有其他工作呢!
于是乎,我们怀揣着各自的梦想,踏上了这次“森林之旅”。
由于平时工作繁多,已无法再做功课,写攻略、出行计划等等;在好友推荐下,第一次参加了所谓“亲子夏令营-森林游学”,一切交给专人,只待时间一到,整装出发即可。
“伊春”,我对他的印象,除了森林,便是在凉爽夏季采集蓝莓;还有一直萦绕在心里赫哲族人渔获的故事,和鄂伦春族动人的歌声。高铁转换绿皮火车,几乎一天一夜抵达伊春。虽然没有置身童话森林的幻想,但走出火车站,还是有点泡沫的感觉。今年全国气候都反常,这里也不例外。完全没有我期待的那种凉风习习的感觉,清晨气温虽低,却不舒爽,我只想命令身上毛孔悉数开启,尽可能捕捉一丝那样的感受。
伊春位于黑龙江省境内,小兴安岭地区。伊春可以说是在森林里开发出来的小城,森林资源丰富,所以有“林都”之称。这里主要的树种以“红松”为主,还有一些常见的云杉、冷杉等针叶树种,混杂着一些阔叶灌木。主要河流-汤旺河,贯穿全区,上溯直抵俄罗斯。头两天,我们都在伊春市里,在“森林资源馆”时,看到墙上那些伐木业辉煌蓬勃的图片,马上连接到当年那几位大汉的描述,及对我的无知嘲笑。终能体会在那样恶劣天候下,在林场伐木的艰辛岁月,肯定都是漫漫长夜。在森林锐减的警讯下,国家终于正视环保问题,全面停止砍伐。伐木时代告终,伴随而来的是大批下岗的伐木工人何去何从的问题。
第三天,到达“汤旺河石林景区”;当我们抵达景区门口,望见“壮观的”人工造景,关于下岗的伐木工人问题,心里也有了打算。既是“景区”,令人崩溃的场景肯定少不了,几个旅游团麦克风此起彼落解说、吆喝,因此我也暗自愤恨,为什么会置身于此?幸好半小时后,我们分道扬镳,走了一条僻静点的栈道,才甩开人群!
女儿很认真执行营队交代的任务,观察森林的植物群落,包括了:苔藓、草本、灌木、藤蔓、木本。还有动物活动足迹,脚印、排泄物。而我的目光落在松林里相间着一棵棵“白桦”上,这是我对东北最深刻的印象,好像这次我就是为寻他而来。北大荒的农场道上,风雪中,白桦直挺挺立于两旁,最后我挥别的正是这荒原上的孤冷。夹杂在林间的白桦,倒像是失去了个性,过于滋润了。独特的树皮,曾是我在农户家里取暖的燃料;也是赫哲族、鄂伦春族人先祖用来建造屋蓬的材料。看这些树龄,应该都是近些年栽种的,大概是为了恢复森林罢。不知是树龄之故,亦或天候原因,即便针叶林围绕,却没给我能大口恣意呼吸的畅快之感。只能想象一下平日待在瓶罐里的松科精油们,聊以安慰。生长在溪水旁的“兴安老鸛草”,蓝色、结构特殊的花朵,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很自然的联想到“大根老鸛草”,不知道同样娇柔的花朵,是否也有那样深沉的力量?能激起我们的青春荡漾?当处于生命困境时,身心仍保有活力,平静迎接挑战。
团体活动的节奏,是我难忍的。虽然设计了一些有趣小活动,但是节奏掌握不好,反而显得有些仓促,我期待的森林漫步、野餐,皆成泡影。这一天我们在森林的实际时间也只有三个多小时,又是匆匆踏上归途。
。。。待续。。。
补骨脂注射液价格最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