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集家与远方之诗
特约评论:张远伦
本期主持:老山
本期插图:李琼珍
01◆下班路上
冷富春
02◆苍鹰从故乡飞来(组诗)
老山
03◆发光的杮子树(外一首)
舟子
04◆坠落,终究是一场未完的旅行
郑大光明
05◆流失
聂也
06◆给妈妈
张晓霞
07◆家与远方
红月亮
08◆家与远方
邓新贵
09◆快递
程渝
10◆毕桥村
无非
11◆归途3—家与远方
安康
12◆悟‖石静
13◆带着故乡飞翔
易致国
14◆家或者远方
孙永云
15◆我这个旧人(外一首)
刘德荣
16◆故乡缓缓靠近我的灵魂(外一首)
左利理
17◆寻找回家的路
杨春梅
18◆老屋记忆
诗意盎然
19◆家与远方
胡云昌
20◆千里之外
熊游坤
01◆下班路上‖冷富春
路灯你好!谢谢你
照亮景田北七街花景道。礼毕
我用肌肉记忆拨出一个手机号码
真好!依然是熟悉的耳语
西南官话混杂着泥土青草味儿
依然是关心天气,饮食,健康
或者搓洗泛黄的旧光阴。若有不同
定是父亲喝了酒,红了脸
瞪眼,咬牙,不说书面语
我安静地听母亲的“重复说”
听她把同一事件说得一字不差
笑声都是同一浓度的甜……
路过景蜜村公园时,母亲说不说了
我说好,妈。滴的一声响
如关门的声音。我立刻想起一语
此地,不宜久留
非常好的一首。好在细节的描绘贴切而又生动,语言自如从容,内涵却很丰富。整体内核凝聚,叙述中的自然节奏感也蛮好。特别是结尾意味深长,留白很足。
02◆苍鹰从故乡飞来(组诗)‖老山
◆乌鸦
乌鸦一只
在我家的背后
打破竹林侧面的阴影
呱地一声
飞过对面梨树林头顶的光秃
吓掉树枝上最后一条皱纹
过一遍田野时
飘下两片擦伤的羽毛
再一百八十度——转回
目中无鸦地站在
一尊有想法
而无行动的石狮背上
洗自己的羽毛
娘举起竹杆,追打
邪恶的象征
已滑过石狮的脊梁
呵,呵,大自然的清道夫
娘不知道
乌鸦自己也不知道
◆鱼
娘啊,你把一生的想象
都给予了我
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淹没了我许多的梦
我想什么时候能回到
小小的,小小的家
在小河的清澈里,画下
小蝌蚪跳舞的姿势
托起太阳从小潭的底部
升上天空
蛙鸣一阵,将黑夜的棱角
重新雕塑
——那不愿在海里,与海浪
搏击一生的鱼
娘啊,你去了哪里……
◆苍鹰从故乡飞来
凝视你,从故乡飞来
两只长翅在蓝天写文字
一对利爪不失时机地打标点
你写了什么
我还没钻透一个字眼儿
天空下
还是故乡的那对绝壁
已无语千年
绝壁上的苔藓
在证明还活得自在
小溪自深山而出
叮咚流水又光滑了石头
那些椭圆
要么,有一个是我父亲
要么,有一个是我母亲
旁边最小的一个
想来是我的童年
可没有谁举起手
向我打招呼
而你的投影
也将小潭变成了另一片天空
可是谁呀,已将你和我的故乡
永久地囚困于我的墙壁上
你以不屑一顾的眼光
与我对望
你已把时间凝固在画上
你的姿态
一个永不落地的梦想
请问你,我能以
什么方式把时间装在手心
为一颗夜明珠
即使月光回归了大海
也不会意乱心慌
你想了很久,也没有回答
如果你飞出了我的房间
会飞向何方
◆家
你张开一把剪刀,从南方
一路裁剪风雨与阳光而来
你开始马不停蹄,含泥滴滴
垒你贴在墙壁上的小居
竣工剪彩的那天,终于来临
那个孩子,却抻起一根竹杆
那个应当记入史册的家
粉碎成沙,瞬间里
目睹这惨烈的一剧
你站在不远处的电线上
只轻叫了一声
你又从田垅里
含来清新的泥土气息
滴滴地垒,垒出一朵向日癸
用汗,用血
再次完成了你的作品
你凝望那个家,构思你的儿女
欢天喜地的场景……
那个孩子,仿佛从另一个邪恶的
世界里冒出来,又
抻起那一根竹杆
再一次演绎人间悲剧
你却站在不远处的电线上
只轻叫了一声
……那只小母燕
就有我娘的气质
◆鸟祭
谁知道哩
我们是鸟的遗产继承人
响亮黑夜,鸟的鸣啭
可我们一石二鸟
一直以来,视鸟为敌
而天空,留下鸟的许多
传世之作
鸟儿飞过的路,也有棱角
我们的手可轻轻触摸
那种感觉,只有在
已遥远而去的家乡
那时的家
被时间装进了虚无
这组诗在鸟事中进出,神游于物我两端,虚实结合也比较好,特别是有一些哲理意味的感悟提升了诗歌的层级。不错的一组,个人很喜欢《乌鸦》《鸟祭》,引而不发,短小凝练,尤其难得的是意义和意趣皆有。
03◆发光的杮子树(外一首)‖舟子
离我最近的是阳光
准时照亮这半间屋子
不易察觉地停留,挪动,离开
周而复始。如同我一成不变的生活
离我稍远一点的是月光
躲藏在城市高楼的背面或屋顶
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来的
又什么时候走的
对我而言,诗歌更是遥远的
远过那些离世已久的亲人
无法靠近它,触摸它,感知它
一丝一缕的光泽
幸好母亲种在乡下的柿子树
接受阳光,接纳月光
独自在我的灵魂深处发光
这首诗语言很从容又很诗化,“发光”体,由近及远,由实入虚,由肉身进灵魂,层层递进,诗核凝聚而又富有张力,特别是落实到一棵发光的柿子树上,获得了诗眼,蛮好的一首短诗。
◆过秀湖
二十一个地铁站点
像时间刺破黑暗的漏管
入口在两路口,出口在璧山
一座生长秀湖和故事的城
我踏上天子桥,模仿古人眺望
湖水压低身段,云与树不动声色
我登临游光坊,龙隐阁
天空挨近了一些
隐帝在六百年之外,似有却无
我拜谒壮元坊
一个个大过想象的人物
让我一再变轻变薄。卑微
如一只蝼蚁在世间爬行。喘息。安生
华灯初上,我顺着原路
缓慢找回自己。缺损的,又一天而已
第一节写得云淡风轻,诗意盎然,整体都可以成为独立的一首了,而且蛮不错。第二节的意思也很好,但是没有到位,总觉得缺点什么,找回来的过程,也许需要更具体一些,立意的拔高在结尾很难,需要好生斟酌。
04◆坠落,终究是一场未完的旅行
郑大光明
请保持一个姿势,直至麻木
让那种麻痹的感觉,通透全身,直至灵魂
在触地之前,你可以听到大地的回响
那是尘土离开尘土,风离开风
空气撕裂空气发出的回响
这个过程是完整的。请保持这种完整
保持你尘世的残缺和岁月的刻痕
刀锋所至,是簌簌零落的皮肉
是你疲惫不堪的鞋
坠落,终究是一场未完的旅行
请在秋天到来的时候,离开你久居的城
去往大漠、草原、无人之地
请接受孤独,那是你缠扰不休的谶语
离开你认识的植物,借宿的洞穴
恨过的人,还爱着的人
直至所有的寂灭都是轰然巨响
蜻蜓的振翅犹如万马奔腾
所有的冰川都溶解
你的坠落,你的旅行,都在此刻堆叠
都纳入一粒沙
无法再破碎了
请赋予这一粒沙以生命
借此完成坠落的仪式,完成
你对这个世界永远无法完成的旅行
将”坠落“写得空阔深远,殊为不易,特别是描绘中带出来的哲理,使诗歌获得了进阶。语言成熟老练,很不错。如果说吹毛求疵,我的感觉是整体绵密了些,缺乏简练的语言写透事物的力
05◆流失‖聂也
我看到,树流泪了
屋檐流泪了。都说是热泪
可我分明呼吸到了它们的微凉
大地流泪了,泪腺肿大
皎洁的纷繁,哗啦啦,哗啦啦
听起来真像在哭啊
我看到一群剽悍的蚂蚁,列队
着着正规的晚装,黑压压地,像在迎接
又像在送别某种感觉
城里的狼烟矮了半截
老母猪领着一村的后生注视着
寂默。有秃鹰也在祈祷着什么
雨呀!这场雨是必要的
好比人的眼睛是必要的,尤其在今天
在这雾霾沉沉的世道里
村庄的流失令人潸然泪下,万物也仿佛在流泪。诗人用极为强烈的情绪,进入语言之中,冷冽而又深沉的抒情,而又不显得做作,这首诗做得比较好。
06◆给妈妈‖张晓霞
妈妈,请使用我
我,请求,您
像你用木柄菜刀切菜,沙沙地。
在厨房里,那声音多么美好。
请使用我的锋利,和无可奈何的
锈蚀。在你手里,我不喊苦,
也不喊累
请使用我,像你用塑料的洒水壶浇花,
你一边浇着一边对蓓蕾说话。说着说着,
花朵就开了。请使用我的柔软
和不能遏止的伤悲。山茶花掉在你的手心,
沉甸甸的,它们还来不及缝补我的春天,
我春天里的小小破绽。
妈妈,请使用一朵飘到你膝盖上的云,
请使用我的轻
请使用一颗迷路的星子
请使用我的怯懦
请使用露珠的清凉
请使用我的迟钝
请使用一根你身体里抽出来的肋骨
请使用我的疼痛
这首诗时有语言的亮点,尤其第二和第三节,“使用”的细节和提炼都很到位。但是最后一
节的排比则显得空了,要么删掉,要么再具体化。其实那几句的语言也很不错的。好好打磨,是一首高质量的诗歌。
07◆家与远方‖红月亮
最近触摸得更多的,是
金秋时节收获之喜悦和沧桑
曾经燥动不安的心
白发般纯洁
人生只不过两趟旅行而已
从家到达远方,然后
从远方回到家
渴望和牵挂长出毛发醉酒般摇晃
此刻,母亲像个孩子
我挽着她到被夕阳照亮的草地上
不大情愿却耐着性子,听她
把往事神彩飞扬地一遍遍翻腾
当我把叮咛和嘱咐
在离别时还给母亲的时候
我感到距离越来越近
是啊!岁月是无解的”毒药”
必须抓紧干掉那些渴望
直到了无牵拌
因为预订返程车票的时间
在一寸寸缩短
我觉得这首诗写得最好的是第三节,有细节,有血肉,其它几节的抒情和议论都不足够动人。家与远方,是虚的,要落在实上。概念性的,需要具体的事物来呈现。
08◆家与远方‖邓新贵
此刻,夕阳是信使
向西方疾驰
魏斯曼的湖水静谧
聆听着远去的蹄声
绕过地球的半弧形那是我故乡的东方
此刻,年迈的父亲
趁着黎明的清醒
早市里买一坨豆腐
默念中午该有一碗
软口可香的饭菜
此刻,满天的晚霞涌来
桅杆耸立港湾
行走异乡的思念
家是唯一的留白
不错的一首短诗,使用了排比,但是排比中有层递关系。排比句比较忌讳没有逻辑关系的并列,需要在一条主线上推进,这样会有节奏感,诗意也凝聚。这首比较成功。
09◆快递
程渝
月亮降得很低,低到伸手可摘,
他把母亲寄来的包裹派送至我眼前,
里面装满沉甸甸的思念。
“明天来收个件。”(今晚夜已深,
爸妈已然睡去,签收不了你今日的派件。)
寄些什么呢?远方的愁苦?郁闷?这些都不能寄。
收拾好为数不多的奖状。就寄它们吧。
寄件人栏,我歪歪扭扭写上“爸妈,保重身体”;
地址栏,则是我身处的远方。
月亮啊,你派送时千万别显露凄冷
凛冽。没我在他们身边,
他们每天都过在重石的积压下。
很好的底子。快递正好最能体现“家和远方”这一命题。细部也镂刻得不错。但是,有的语言还是明显的强加。比如第一句和第三句,比如最后三句,都是可以不要的。而专注于把中间部分好好打磨即可。
10◆毕桥村‖无非
你是有面子的,中国最美
四年了,我苦苦寻你
许我春风十里
我问神啊,会不会有一朵祥云
为你所赐
你的骨血,藏在你的里子里
仿佛很深
深到不可感知,不可触及
我怀疑自己进入了中年的梅雨季
我蜷缩在虚拟的民宿里
看那条路趴在你的门前
一动不动
我端起的茶杯,也一动不动
我沦陷在你的美里
进不去,也出不来
你的老宅呢,断壁呢,学堂呢
为你撑腰的乡公所呢
甚至,让你牵肠挂肚的一株荒草呢
没说再见,就去了天涯
我唤神啊,一首诗就翻越了
你翻新的白墙灰瓦
端坐在檐边
不说话
万能的神啊,请赐予我在梦里
捡一箩乡愁
为你来一场风吹鸟鸣
许我在你的村口,安置辽远之心
听风声,雨声,喷嚏声
诗歌的抒情性和节奏感都很强,内里气息很好,一咏三叹式写法层层推进,不错的一首。我个人觉得第四节那两句可以不要,因为诗里内部蕴含着自然的转承,无需加过渡句子。
11◆归途家
安康
昨晚母亲又来看我
用淘米水洗过的
半白的头发
脸微微泛着红
好像
胖了些
她坐在
自己一直喜欢的板凳上
好像还翘着二郎腿
她很矮
脚够不着地
半空中画着圈
天气凉了
你的病又该犯了
当心感冒咳嗽
要不去海南避一避
她甜甜的回了句
好
让晨风陪我吧
你很忙
醒来
窗外一片朦胧
妈
再忙
也没有忘记想你
很真切动人,诗意落在具体的描绘和叙述上。但是语言偏于散文化,如能诗化处理会更好。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和散文没有绝对的界限,但是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结尾也平常了些。一首诗歌的结尾很考验人,最好能有自然而不露痕迹的进阶。
12◆悟‖石静
目光在字里行间的横杆与问号间
聚焦
心莫名地抽搐
那么多沧桑的声音
时而遥远时而清晰
和着风雨将空间
填满
须臾
风住了
雨停了
涤荡后的叶片上
雨珠不知疲倦地
塑着型
一次又一次
一首深度意象般的小诗,将内心停驻在字里行间和小小的雨珠上,取材和角度都是不错的。第一句稍显“绕”,可修改得自然些。
13◆带着故乡飞翔‖易致国
我把高铁、飞机扛在肩上,
带着故乡去流浪。
看山,看水,看人,
熬走无数个春夏秋冬,
阅尽多少个世态炎凉。
我品了一杯茶,故乡在茶水里舒展。
那熟悉的人,那些面孔,那些乡音,
随我一起抵达的春天,
都是梦里故乡。
期望着,某一天把高铁、飞机放下,
把故乡扛在肩上,
把它变成诗歌的故乡。
这首诗立意高远,高铁和飞机扛在肩上,很好的取材。但是问题还是在“怎么写”上,这首诗具有明显“朗诵诗”的特征,有惹眼的排比句和对偶句,而这些正是需要警惕的。如要前行,须得放下固有的语言思维。
14◆家或者远方‖孙永云
从啥时候开始
梦想,就搁在,一个老远老远的地方
于是,一茬一茬的旧草帽
放下背篓,锄头
背井离乡
直把一条路,从年头走到年尾
远方,越来越近
梦依旧在梦里梦着
霓虹如魑魅魍魉,浑身散发魅惑,
和各种欲望
我的青春喔,正一点一点地零落
用来养胖他乡
想起故乡,消瘦的留守和空巢
我抱着喝醉酒的月光,
痛哭一场——
天亮以后,继续穿戴好工作服,网帽,静电环
在一条条流水线上,复习播种
这首诗亮点在结尾,工作服、网帽、静电环,流水线。这是多么令人感兴趣的题材和物象。建议作者围绕这个写。写透,写出细节和情节,而把前面那些普通的抒情删掉,找到属于作者自己的东西,写出来,一定会很动人。
15◆我这个旧人(外一首)‖刘德荣
要回梁家塆,与花草为伍。学它们一生
弯腰低头,直到真直不起腰为止
先给外婆的坟茔,上三柱香,三叩首
好好哭一回。将空的旧猪圈羊舍鸡鸭笼
翻新,喂肥一群猪羊鸡鸭。送人
点一些玉米、麦子。种上红苕,土豆,茄子,朝天椒
概不用化肥催生催长,只用家禽粪,让
高梁自然红,玉米自然黄,麦子自然香。也送人
逢阴暗之日,就敞开老宅的门
搬进几束微弱之光,让后人能辩清
祖宗牌位上供着的先人的名字。就好
无聊时,便悲悯一下苍生。请雷电
狠狠击打我。在糊涂时惊醒一些,在惊醒时糊涂一些
有空,便去村后竹林转一转,寻
当年表叔表婶那段柔情。写一首情诗
献爱人,让她痛在心尖尖上。最后
借一轮明月照异乡。也照我还魂
这首诗气息和节奏都很好,将故乡的物事人一一道来,作者的情绪蕴含其中。不错的一首。但是,我还是觉得这首诗有点什么问题。如是我写,我不会把物象弄得这么多,这么绵密。这首诗,完全可以分成几首。
◆梁家塆的太阳
这么多年,唯独那里的太阳
暖得过异乡。它暖过
心中那个远之又远,近之又近的家,暖过
那里所有的先人和后人。我体内
至今珍藏她盛夏的光茫。那时
傻子仁忠表叔常叫我
骑上他喂的水牛,去梁家塆坡上
四仰八叉晒太阳
牛吃草,他望天,我吹口哨。那时
不懂书中黄金屋、颜如玉
不知爱恨情仇,只识悟空。觉得
傻表叔的眼睛,我的眼睛
花狗的眼睛,喜鹊的眼睛
一样清亮,一样看日出、看人间
回乡祭祖时,常见他独自坐在老屋门口,眼睛
死死盯住日落的方向
这首诗将乡情聚焦在太阳上,选择了这个利于呈现的物象,整首诗的人物和家畜,都围绕着这个物象展开和收束,很好的一首。
16◆故乡缓缓靠近我的灵魂(外一首)‖左利理
灰色屋檐,翻越老旧的木屋
藏进村庄的树林里
故乡的稻香蛙鸣,向我飞来
黄葛树、农具、石板路无限靠拢我
爬树、网鱼、捉迷藏占领童年的席位
原汁原味的山歌民谣
像一个小天使,唱醉了故乡的天空
故乡悬挂的那轮圆月
一片一片掉落到游子的梦境里
山风沿着河流的流向
吹亮母亲向远处张望的眼睛
曲折的山路,犹如为我准备的蜿蜒乡愁
不管时光如何暗示
我始终像恋爱般,保持对故乡的热爱
故乡和他乡仿佛两条船
游走在城市的灯火里
泥土从故乡赶来,打开我的身体
柴禾一路小跑,丰满每一段行程
无数次叩问回家的方向
故乡穿过城市
那里的土地和亲人烙进了骨头
故乡钻进我的血液
宛如缓缓的爱,向我靠近
直至靠近我的灵魂
◆把自己带回家乡
无论远隔几千里
我都能够看见你
因为家乡已经住在我心里
家乡的敲门声
如一股巨大的力量,反复撕扯尖叫
在靠近心脏的地方震动
老屋的灯盏,映照城市时光
内心跟着家乡走
在家乡的倒影里看见家的影子
站在城市的风景里,带着家乡的照片
我把家乡的形状,带进梦里
城市的霓虹就有了家乡的朝霞
一封家书,一声乡音赶往过来
填满草木气息,携带家乡的泥土芳香
家乡不需要召唤,我从家乡的眼睛里认出了我
恰似一个希望得到父母疼爱的小孩
我要不顾一切,穷尽最大的力气
把自己带回家乡
这两首诗均写了作者在城市和故乡的两端神游,情绪饱满。相比较我更喜欢第一首,更具体,实的多一些,而第二首虚的多一些。一首诗的拿捏,破费踌躇的就是虚实之间的比例,如何达到黄金分割,这是一个很难把握的问题。我个人觉得实的比例要大一些,虚的小一些,至于具体多少,需要在具体的诗中把握。
17◆寻找回家的路‖杨春梅
疲惫的落日穿过我胸膛
满是地衣的石板路上
清点伶仃的行囊
你的叮嘱潮热未退,海那边引诱的卷须在心墙列兵成行
樱桃肥了的雨季,握着满是皱纹的马鞭
脚底烙印荆棘的刺青,喊山喊水寻找我的荒原,阵痛涂满了五彩的天空
你也走了铅灰色的云在沟渠徘徊
走了半生,我走不出嶙峋干枯的日子你害怕踏上那座悬浮的桥,缘分已病入膏肓
伤疤在没有结茧的路上淋漓酣畅
残缺与记忆硌得心率不齐
我听到一声呼唤
有葡萄架一节一节攀爬的欲念,有大豆饱胀的
清香,有门前池塘小鸭试水的清凉
一股想家的脓血破土而出
十八岁的诗篇根枯叶黄
跪在你坟茔前,目光如寒蛩执拗而狼狈
母亲哦,
颠沛流离的书页里我
只攥住生命的白骨
这首诗写得自由恣肆,散文诗式的语言组合,很有内容。诗的不足之处,在词语的选择上未能更好地出新。而且形容词太多,需要化为形象来说话。
18◆老屋记忆‖诗意盎然
1
春花秋月老了。
南唐风雨中的故国,
老成一尊雕塑。
形单影只,蹲在桑榆树下
你也老了。
对着夕阳道,站弯了瘦腰
虚空的每一粒肌肤
遮不住一截干瘪的血管
摇摇欲坠的牙齿,咬不住二钱风
孤独的魂灵
在月夜里跳出来
一口口舔噬身体漏风的痛楚
2
我知道你古老的传奇
我知道你生命的斑驳和破碎
你用刚劲的手臂,擎一盖石瓦,
在雨里擎起一片天空,
次第铺开的阴晴圆缺
仿佛童话里一连串的欢宴
扑进你的胸膛,
盛满喜怒哀的往昔款款而来
3
举一柄斧头,还原爷爷精湛的木工
提一盏油灯,
照亮了阿爸的童年
风从向日葵里走出来,
打开了妈妈芙蓉般的笑脸,
磁石般卷回一大堆孩子
泥墙角,青苔碧瓦,
埋藏了多少慌乱的脚步声
枯井边,颓巢里,
捣鸟窝的趣事没完没了
4
这些年流浪他乡,
读书,教书,
遗失了一大把青春时光。
寻遍万水千山
捧一路热血沸腾,唤醒你的双眼
看你庭院荒芜的风烛残年
把熟悉的光鲜和温暖
勾勒成逝去的蝉声和蛙语
汹涌成一江春水
在炊烟袅袅里升腾,高悬
我听见你衰颓的脆响
守望你沦陷的情思
亲切得让我心口一阵阵发疼
5
你枯如柴禾
困在四围秋色里
我跪倒在一抔黄土前,
一鞭残照穿过胸膛的寒凉
空荡荡的房顶上
剩一树白鸟飘,清冷的喉舌
唱不响一句狗吠鸡鸣
一切,归于沉默
都这般付与断壁残垣
6
合上僵硬的双手
我试图握紧你倾倒的思念
举起你的荣耀
荣耀你走向毁灭忧伤的美丽
情感、思想、信念都有了,深沉的人生经验也有了,按说一首好诗的底子都有了。但是这首诗由于在遣词造句上的普通(大多常用的形容词和句子),使得这首诗整体上不够出彩。诗人需要换思维的系统,打开,放开,把语言把控到自己的手里。
19◆家与远方‖胡云昌
河流如一条脐带
一头系着老屋,一头拴着漂泊的我
河水漾起的波纹,是村庄的指纹
被月光提取,被春风识别
打开游子的记忆之门
老父亲歇了桨声,靠岸
牵一条河流,回家
水缸里养着的月亮
需要一些新鲜的波澜
颇为唯美的一首短诗,尤其是第二节的想象和修辞,使得这首诗很雅致。但是第一节“一头”、“一头”这样的句子比较普通,不够新。整体上虚有余而实不足,需要落地。
20◆千里之外
熊游坤
喝一口酒
就燃烧一次自己
隔壁桌男子絮絮的打着电话
语言有酒的度数
行人步子变急了
如果有长木板伸向江边
就效仿故人的争渡喧
有一束船灯
会替你照亮西南方向
还是怀念父辈的桨
船篙一撑就是几里乡路
母亲仍旧站在河边
声音像炊烟一样袅开
起风了
树枝上的鸟呼啦一声
异乡人在月亮里
画地成牢
文本上几乎没有缺陷,很完整,但是缺乏新的发现。一二节很不错,第三节的语言偏于唯美,母亲作为真切的形象未能凸出。写亲情诗,需要本真的细部来呈现,而不是语言的表面。
本期特约评论张远伦
张远伦,乌江土著,彭水苗人,著有诗集《那卡》《两个字》。获得年度人民文学奖、诗刊年度陈子昂青年诗歌奖、重庆文学奖、巴蜀青年文学奖。曾参加《诗刊》社第32届青春诗会。
往期看台:
[城南诗人]第7集石磨豆花之诗(23首)
第6集牡丹之诗(26首)
年第5集中秋之诗
年第4集明月山
年第3集桂溪河
年第2集秋
年第1集蝉
欢迎来到金铃子无聊斋
长按识别即可购买,谢谢阅读
点击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