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苔藓治疗专科医院 >> 苔藓病因 >> 苔藓养护苔藓闷养的注意事项

苔藓养护苔藓闷养的注意事项

 

首先和大家说明一点,我的苔藓养护方式主要为闷养。闷养绝对不是一种好的养苔方式,但北方的小伙伴离不开它。我的建议一直都是,能露养绝不闷养。

闷养会遇到很多很多的问题,最为致命的有两个,一个是发霉,另一个是徒长。正因为闷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闷养是比露养更有难度,是更具挑战的苔藓养护方式。

如果让我对苔藓养护方式做一个难易程度等级分类,那就是:

室内闷养室内露养户外养苔

选择闷养的小伙伴应该都是和我一样,环境不达标,主要是湿度不达标。我在苔藓闷养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先来说一说我可以确定的一些关于苔藓闷养的技术要点。

经常会有闷养的苔藓的小伙伴在后台或者在群里问,闷养需不需要通风?通风怎么通?什么时候通风?通多长时间……各种各样的困扰吧。

技术要点一:闷养必须要通风。

具体怎么开,大家记住下面几点就可以,不必每天开盖,隔三差五的开一开就可以,尽量晚上开,白天不开。天气凉的时候可以减少开盖次数,天气热的时候增加开盖次数。冬天少开,夏天多开。

技术要点二:苔藓处理是关键。

闷养瓶内特别容易发霉生虫,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苔藓前处理。苔藓入瓶前洗去自带原土,有些苔藓泥土较少,比如白发藓,也要用水浸泡一会,苔藓浸泡是驱虫最有效的方法。尽量不用土壤性基质,比如园土、泥炭土,营养土,这些土有机质丰富,容易发霉。可以选用河沙,赤玉土,水苔,鹿沼土等基质。

技术要点三:跳虫木炭可防霉。

瓶中加入一些跳虫以及活性炭,可有效抑制霉菌的发生。跳虫我已经做过验证,是确实可行的,活性炭我看到国外不少微景观爱好者在用。没有活性炭的小伙伴可以用木炭替代。草木灰对防霉也有功效,这是一位养苔藓什么厉害的苔友告诉我的。

技术要点四:闷养注意防脱水。

现在已经进入三伏天,温度一天天变高。苔藓闷养容器就像一个小型的大棚一样,瓶内温度会高于环境温度。在超过一定温度后,苔藓会快速的脱水变干,这个时候你多半是注意不到的,因为瓶壁上满是水珠,你会误以为瓶中挺湿润。这很像蒸桑拿,天气热的时候,苔藓也在蒸桑拿。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控湿,如果你选择在这个时候补水,会加速苔藓的死亡。

技术要点五:种植位置要得当。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一个现象没有,你在一个容器内,容器从上到下种植着同一种苔藓,而苔藓的状态会因为在瓶中所处位置的差异呈现不一样的状态,你大致就能判断哪个位置是该苔藓在瓶中种植的最佳位置。不同的苔藓对温湿度及光照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要学会因瓶制宜,合理种植。我现在用到的闷养容器为上部开孔容器,通过观察了解到,瓶子下部湿度高,上部湿度低,而中间部位湿度刚刚好。我抬高种植面,将苔藓安放在中间部位,大部分苔藓(疣灯藓,短绒藓,小灰藓,真藓,丛藓,白发藓,鼠尾藓,)都能在此区间生长良好,且不会徒长,

技术要点六:给水莫要太殷切。

养苔藓和养普通的植物一样,最好的给水方式都是见干见湿。以见干见湿的方式养苔藓好处得到了许多苔友的亲身验证,我也查阅了苔藓养护类论文,有据可查。闷养苔藓不需要喷水,定期给一次水,靠水分自然蒸发就可以。瓶底部不要见到明显的积水,给它维持生命最少的水量是最安全的。

细细读上面六条闷养技术要求,只要做到以上六条,闷养基本不会出大的问题。

我现在是这样闷养苔藓的,我的容器为圆柱瓶,为了不用开盖,我在瓶子的顶部及底部都做了开孔处理,瓶子上下是贯通的。为了保证瓶中的一个整洁,我不用任何的泥土,我现在选用的种植基质为纯水苔。如果水苔发白,表明瓶中缺水,需要补水了,水苔吃饱水就可以了。因为瓶内湿度分布不均匀我会在不同的位置放置不同的苔藓来养护,我现在的目的只是单纯的养好苔藓,我没有考虑到苔藓设计造景方面的问题。瓶子下部空气湿度高,我一直在寻找一种可以安排在瓶子下部的藓种,这种藓种还不能太稀有,不然即使试种成功,以后推广也是个问题。凤尾藓,尖叶匍灯藓,青藓,绢藓,鳞叶藓都会徒长。还有苔友给我推介过苔类,苔类普遍喜欢高湿度。但我还是比较喜欢藓类,觉得苔类不好看。

随着闷养苔藓的时间越来越长,我遇到一些养苔的矛盾问题。每当这个时候,我就精分了,脑袋里一个小人说“你应该这样”,另一个小人说“不不不,你不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接下来我就罗列一下我遇到的一些互为矛盾对立面的养苔问题。

问题一:闷养苔藓的给肥用药!!!

我现在也渐渐认识到营养物质对苔藓生长的作用,这里不展开来说,简单说一点,用营养物质建立在苔藓基本生长没问题的情况下,如果苔藓还在被各种问题困扰着,并不是一个健康的生长状态,用药等于拔苗助长。苔藓状态不对的时候最重要的事温湿度的调整,用营养物质是锦上添花的操作,绝对不是雪中送炭的操作。我现在用到的营养物质只有鱼缸水,并没有对大量的营养物质做试用,因为我现在能养活养好的苔藓还什么有限,等我能把大多数苔藓都养活的情况下,再来开始搞营养液。我非常不建议,苔藓还养不活的小伙伴急急忙忙就要入手营养液。好了,再回到正题,我为什么说给肥用药是矛盾对立面。

大家知道我前面提到,闷养最好的给水方法为基质注入,而不是叶面喷雾。那么问题来了,无论是营养物质还是防霉药物都是需要直接作用在苔藓叶片上的,苔藓的假根不具备吸收营养物质和药剂的能力(书里是这么写的,暂且存疑)。喷雾会使苔藓叶片一直浸润着,这很影响苔藓的光合作用。而如果我把营养物质和药剂加到水里,它们并不会随着水分一起蒸发到空气中,大概率是永远留在了基质中。这样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基质部位盐分积累,最后基质部分盐离子浓度过高会通过渗透压作用返噬苔藓。

关于这一矛盾点我现在能想到的办法是,早上或者晚上开盖进行喷雾,喷雾后不要立马盖盖子,等苔藓叶片水蒸发的差不多的时候再盖盖子。

问题二:闷养苔藓的基质选择。

基质对苔藓的生长还是很重要的,苔藓会进行选择性的附着。尤其新铺种苔藓和基质的贴合程度极大的影响到苔藓适应期的长短。我现在为了保持瓶中的整洁干净弃用了所有的土壤,包括赤玉土。我们在野外采集回来的苔藓,一般我也是建议大家将原本附着的土清洗干净,我发现有一些苔藓去掉原土后在瓶里生长很不好,而附带原土的反而会好很多。苔藓的适应与否,成活与否极大程度的取决于苔藓和基质的趴附。苔藓会生出无数的假根进入基质,牢牢的将自己与基质融为一体。我看到很多视频里为了使苔藓很好的和基质贴附,还会在基质表面涂一层粘土,以促进苔藓着生假根。我现在用纯水苔做基质,有时候生长了很长时间,苔藓还是很轻易的就和水苔分开了,并没有完成附着。这是很危险的。还有一个问题,由于害怕瓶中营养物质过多而选择了寡营养的种植基质,瓶中如果是纯苔藓还好,若是搭配别的植物,植物很大程度会生长受限。

写在最后,闷养还有很多潜在的问题等待我去发现解决,有个苔友告诉我他检测后发现闷养瓶内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环境低,这肯定会对苔藓的生长有影响。我还是那句话,能够露养的绝对不要闷养,能够室外露养的,绝对不要室内露养。苔藓的存活及生长受到光、温、水、气、肥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最近我这里经常下雨,温湿度特别好,这温湿度完全支持我露养,我就养了一盆小灰藓扔到了户外窗台上,生长喜人。天气好的时候苔藓发干,下雨的时候雨水会将苔藓浸泡。这些我都没有管,苔藓生长最佳的时候是大雨过后,天气复晴,碗内水分快速散失,苔藓新芽争先恐后的往外冒。

养了二十多天的小灰藓

以上就是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苔藓闷养的一些思考,大家有什么好的想法好的建议欢迎在文末留言。

Mrmoss

苔藓让生活更精彩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yy.com/wadzz/123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