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皮炎的科学治疗与护理
皮炎湿疹一向被大众所熟悉,对于神经性皮炎,或许你还没有听说过。神经性皮炎被认为是免疫力的“晴雨表”,在皮肤科也很常见,是以皮肤阵发性瘙痒和苔藓化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炎症。
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还有对称性的特征,故又称“对称性皮炎”,是一种局限性皮肤功能障碍性皮肤病。一旦患病,非常的“难缠”不容易治疗。和其他各类皮炎一样,需要科学治疗和护理,以免给身体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临床表现
好发于颈部、四肢、腰骶,对称性皮肤粗糙肥厚,剧烈瘙痒。
神经性皮炎初发时仅有瘙痒感,而无原发皮损。、
因有阵发性剧痒,加上搔抓及摩擦等原因,后期病情演变,可在淡红色粟粒状扁平丘疹基础上,不断增多,且逐渐融合成片,肥厚、苔藓样变,表现为皮纹加深、皮嵴隆起,皮损变为暗褐色,干燥、有细碎脱屑。还呈现斑片样皮损,边界清楚,数目不定,可单发或泛发周身,大小和形状不一。
发病原因
目前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长期搔抓、摩擦和神经精神因素以及某些外在刺激因素有关。多见于成年人,儿童一般不发病,夏季多发或季节性不明显。
精神因素目前认为是发生本病的主要诱因,情绪波动、精神过度紧张、焦虑不安、生活环境突然变化等均可使病情加重和反复。局部刺激如衣领过硬而引起的摩擦,化学物质刺激、昆虫叮咬、阳光照射、搔抓等,均可诱发本病的发生。
此外,一般认为本病与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有关,患者常有头晕,失眠等症状。胃肠道功能障碍、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体内慢性病灶感染、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及饮酒、机械物理刺激等,均可促发本病,使病情加重。
神经性皮炎为什么“很难缠”?
神经性皮炎为慢性疾病,症状时轻时重,治愈后容易复发。
好发于颈部两侧、项部、肘窝、腘窝、骶尾部、腕部、踝部,亦见于腰背部、眼睑、四肢及外阴等部位。
皮损仅限于一处或几处为局限性神经性皮炎。若皮损分布广泛,甚至泛发分布全身,称为泛发性神经性皮炎。
自觉症状明显,为阵发性剧痒,夜晚尤甚,影响睡眠。搔抓后可有血痕及血痂,严重者可继发毛囊炎及淋巴结炎。
神经性皮炎的科学治疗题
神经性皮炎的治疗原则为止痒。禁止搔抓,避免各种机械、物理、情绪刺激。调整神经系统功能,镇静。配合抗组胺药口服,糖皮质激素药膏外用,加快疾病痊愈。分局部治疗,全身治疗:抗组胺类药物、钙剂等对症止痒,并辅以维生素B族内服。有神经衰弱症状及瘙痒剧烈者,可应用镇静剂及抗组胺类药物。泛发伴剧烈瘙痒者,可给予普鲁卡因静脉封闭,用药前需做普鲁卡因皮试,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还有物理治疗:浅层X线、紫外线、氦氖激光照射等均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亦难防止复发。
日常护理
平时应注意自身的生活习惯的改善,如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刺激饮食及饮酒,尽量避免搔抓和摩擦刺激等,去除以上诱因可以大大降低复发率。
皮肤清洁护理方面,适当洗澡,可选用弱酸性的皮肤清洁剂,避免强碱性皮肤清洁剂,时间不宜过长,水温36-38℃,浴后及时使用保湿剂。保湿剂的选择原则越简单越好,如VE霜、凡士林软膏等。
衣物方面应为略薄、纯棉质地、宽松柔软衣物。穿着衣物后应保持凉爽、通风和清洁。饮食方面如食用海鲜、牛羊肉、辛辣刺激物后皮损加重,则应尽量避免食用。神经性皮炎的患者建议多食用蔬菜、水果等均衡膳食,补充维生素等有利于皮损恢复。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皮肤问题需要预约挂号的,可点击文章末尾“阅读原文”在线咨询或挂号,(回复姓名+电话+就诊时间可立即预约挂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