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祖国
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年6月28日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
将8月15日设为全国生态日
今天
我们迎来了
首个全国生态日
主题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关于这个主题
咱们怀柔
最有发言权!
八月的怀柔
山间清风徐徐,水库碧波悠悠
……
在日光的照映下
俨然一幅
湖光山色相映成趣的生态画卷
今天
怀柔区生态环境局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
围绕以科学城为统领的“1+3”融合发展新征程中
做好生态涵养“1”的文章、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及生物多样性工作开展系列宣传
做到有氛围、有声势、有创新~
怀柔区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在北京春风药业有限公司、北京雅达包装彩印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富乐北里小区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的形式,向广大群众广泛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讲解生态文明、绿色低碳、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等知识,传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科普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进一步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
怀柔区通过持续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生态底色愈发靓丽
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取得了明显成效
↓↓
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谋划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开展先进低碳技术项目、低碳领跑者、气候友好型区域三类试点征集;推进18家重点碳排放单位按期履约。
大气污染防治方面:聚焦施工工地、裸地、道路扬尘,严格落实《扬尘综合治理“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方案》;完成1家企业强制性清洁能源生产审核;对2家涉VOCs排放企业开展“一厂一策”评估。截至年7月底,怀柔区PM2.5平均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全市排名第三;优良天数天,优良天数比率68.7%。
水环境保护方面:以河长制为抓手,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完成新建污水管线4公里,新建再生水管线3.5公里。区级13个镇乡地表水环境考核断面全部达标,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扎实开展耕地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严格管理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地块,保障土壤环境安全。强化风险防控,土壤环境质量持续保持良好,未发生土壤污染事件。
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调查发现,在怀柔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猎隼、白尾海雕等5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赤狐、黄喉貂、豹猫等33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丁香叶忍冬、紫椴等10种;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华北落叶松、脱皮榆等43种;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亚洲狗獾、黄喉鹀、王锦蛇、中华多刺鱼、中华蜜蜂等78种;实地记录大型真菌中国新记录4种,苔藓植物北京新记录2种;野外观测记录各类物种种,维管植物本土种占比达到89.2%。黑天鹅等珍稀动物来怀栖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迎来20年第一次盛花期。在怀柔北部山区发现北京近二十年较为罕见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赤狐,据专家考证,赤狐回归是怀柔区生态环境质量向好的有力表征。
怀柔山清水秀的背后
也同样凝聚着
怀柔法院和怀柔区检察院
守护“生态绿”的担当作为
↓↓
8月14日
怀柔法院在桥梓人民法庭举行
“环境资源法庭”挂牌仪式
怀柔法院环境资源法庭挂牌成立
是主动对接辖区
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担当之举
也标志着
怀柔法院开启了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新篇章!
“怀柔的生命在于绿水青山”
怀柔法院
在司法助力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
创新举措及有益探索
为怀柔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
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环境资源法庭的正式成立是怀柔法院历史上的一个新起点,今后该院将以更高政治站位把牢政治方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决策部署,为辖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优质司法服务;以更大作为护航辖区高质量发展,强化多部门沟通联动,通过“共享、共建、共商”等工作机制,打好生态环境保护“组合拳”;以更大力度探索京津冀生态保护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助推京津冀生态环境共治;以更实举措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定期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让生态意识融为公众意识,让生态道德成为社会道德
自年以来
怀柔区检察院
通过支持行政机关
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等方式
促成涉渔类案件赔偿义务人
累计增殖放流余尾
共计斤
实现惩罚犯罪、环境治理双协同
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环境修复双助力!
此外,怀柔区检察院聚力以“检察蓝”守护“公益绿”,联合区园林绿化局、水务局等单位前往怀柔区白河湾湿地公园、怀沙河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等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以真实案件为警示开展宣传教育,以签订环保责任书激发环保意识,使保护优先、预防为主、损害担责、系统保护等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深入人心。与此同时,通过详细介绍检察“接诉即办”及“公益诉讼线索举报”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