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苔藓治疗专科医院 >> 苔藓诊断 >> 微景观作品集

微景观作品集

 

看白癜风到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诗经主题微景观艺术展览

Microlandscapeartexhibition.

为进一步加强课赛融合力度,在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的同时,将大学生美育与专业课程相融合,同时加强校级精品课程《园林花卉》的建设,本学期《园林花卉》课程中花卉应用实践环节拟以《诗经》为创作主题,举办首届园林微景观艺术展——暨第一节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微景观创作技能大赛。

下面让我们来一起欣赏都有哪些作品叭~大家可以在文末为喜欢的作品投票。

01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主景为枯木,其线条和弧度表达出给予的情感。枯木下是一汪湖水,塑造身在异地,即使你我之间隔着跨越不了的距离,可是依然挂念着对方,便赠与物品,表达自己的思念。黄色的鹅卵石比作木瓜,将枯木末端黄绿色的佛甲草比作琼琚,分别放在了两端,周边再运用苔藓和文竹等植物加以修饰,形成意无穷的效果。总体表达人与人之间相互赠答的情感,同时强调为人处世之道。

02

北郭先生

石容器微景观,即以六月雪、网纹草、苔藓等植物搭配小人物、石头、小桥、亭子等配件,运用美学构成原则,在石容器中创造出雅而不俗的微缩景观空间。微景观的空间设计有高山流水小桥人家,描写一位在山涧结庐独居的隐士自得其乐的意趣。力求打造环境宜人、景观亲切人的迷你生态。

03

返璞归真

微景观主景是巍然耸立的山石中自里而外的夹杂着一条小溪,潺潺而下的溪流,配以延岸的风景,形成独特的幽雅萧然画面,人深临其中,听着潺潺的流水声,风吹过树叶的哗哗声,心旷神怡,怡然自得。主要是由文竹与岩石的相互映衬,采用小白沙做成小溪,再加上菖蒲、网纹草等材料做成的配景,增添了自然感。意境表达了人们向往自得其乐、悠然、恬静的生活,让人的精神世界暂时远离城市喧嚣与繁华,回归自然,触碰自然。

04

清韵鹿鸣,萧风抚琴

本作品旨在营造《小雅·鹿鸣》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景象;以鹿和抚琴老者响应主题,具象表现鹿鸣悠悠,琴声袅袅的悠然舒适的意境,整体地形呈西高东低分布,还原自然山野的形态,总体布局分为一山一野两个区域,创造山林原野自然融合的态势,给人以清幽、怡然自得的愉快氛围,隔空画映前人景象。

05

生长

我们的设计灵感来自《诗经·小雅·出车》中的“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作品用双层景观来表现春天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上层的枯木被常春藤缠绕,以伸展的姿态越出容器外,暗示生命不应该被格局限制,可以去追寻自己独特的轨迹。下层的金鱼和荇菜更是凸现出诗经中春天的生机勃勃,增添了整体灵动性。此作品表达了在生命的周不复始中,我们也能像春天的万物一样蓬勃生长。

06

枯株朽木

此微景观是以枯木为主题,意境是湖边逐渐腐朽的枯木,倒在白沙石上,枯木和新叶鲜花形成对比,意味着生命的轮回,腐烂并不是代表结束,生命的结束不是没有意义的,是新生,朽木为新的生命给予了营养,滋润着新的生命。朽木的每一寸都可以生长植物。因此,让大部分植物围绕着朽木种植生长,因此有着生生不息,欣欣向荣的生境,再以现代设计”少则多‘原则,其他地方无需种植其他植被,皆有其意。

07

山隐小居

青峰袅袅寻仙处,民舍憧憧入画中

描绘出了一个孤高悠远的诗意境界。采用木材作为基座可以体现年代的悠久,底座铺上腐植土然后种上植物,表层由细沙以及苔藓铺垫,用小石块框住道路的边线,道路的尽头摆着两张椅子和一张桌椅供人休息,小屋子旁边种的树木可供人乘凉体现悠闲自得生活是人们生活所追求的向往

08

小雅车辖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騑騑,六辔如琴。

假山石拟作巍峨高山,紫砂铺作宽阔大道,随地势由高置低蜿蜒而下。道路两旁跌宕丛生的绿植隐匿于高山之下。奇木被苔藓点缀,枯木逢春般映衬出生机勃勃。松柏竹林郁郁葱葱,交织相错,隔开山后世界。翻过此山又是柳暗花明的另一番景象,仿佛世外桃源般的秘密花园。

09

草虫

作品主要以《国风·召南·草虫》"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中的景象来进行构思,以蕨类等其它植物为背景,表现环境的幽静氛围,突出诗中采蕨女子孤独与思念。女子望着山下的涓涓流水,对丈夫的思念之情由感而发,并寄于琵琶之中,诉说相思之苦。但是这既没有秋天刚离别的孤寂,也没有夏天苦等不到的悲伤。

10

山有扶苏

作品灵感来源于诗经《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山有乔松,隰有游龙”,描写的尽是山中的树,低谷的花,未见一人。虽人未到,但树有情,花有意,相得益彰,不亦美哉。作品采用厚重的石材营造诗经文化历史悠久,浑厚的氛围。金边六月雪的优美形态展现“扶苏”的遒劲与柔美,刚柔并济。顺着石器的线条置枯木为桥,更显粗犷山野的美感余韵悠长。桥下为溪涧,清冽的溪水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

11

采采卷耳

《卷耳》分为两个部分,第一行描写了怀念征夫的妻子,后几行则描写了牵挂着妻子的丈夫。因此,我们在设计中用了两个盆器:在黑色盆器中营造出征夫行走的深山;又在上空悬挂了玻璃容器,布置成妻子所处的地方,并放置了象征着二人的石块。我们希望通过两个容器的配合,使作品宛如一首绝句——促成二人间横跨千古的合唱。

12

岁月静好

作品通过诗经中的“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国风·郑风·女曰鸡鸣》引发灵感”,我们组用靠山面水的居住环境显得幽静,简单的竹桥和草屋展现出朴实的人家生活,网纹草恋人和赤焰和一对鸳鸯来表达恋人之间洁白,单纯的爱情和恋人之间的甜蜜、美满的生活,借助鸳鸯来暗示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以突出岁月静好的主题。

13

幽林

作品通过“野有蔓草,零露漙兮-国风·郑风·野有蔓草”启发,通过植物植物高矮搭配和石材的结合,形成山林风格,枯木做成的枯木桥连接两边的地形,将起伏的地形连接从而形成一种幽静,无人问津的山林,露水在植被上闪闪发光。

14

南有嘉鱼

南有嘉鱼取自《诗经》《小雅·南有嘉鱼》

此微景观的在植物上使用了金边六月雪、虎耳草、菖蒲和苔藓。山石上搭配了酒樽倾倒的瀑布,细白砂替代了流水,水景的存在使画面形成多层次的对比,宴会上有美酒,上方是枝叶繁密的六月雪,身旁是瀑布流水,四面八方的宾客聚集,席间觥筹交错,宛如一副画卷。

15

幽幽南山

本次诗经微景观设计以“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为主题,其意为溪涧之水蜿蜒流淌,南山景致青翠幽深,形容的是溪涧与南山之间景色交相辉映的的景象,更有其间植物一派繁荣的长势,里里外外展示出山河交错,绿意丛生的诗情画意。

16

月出——溪托之境

我们小组的微景观采用了虎耳草,袖珍椰子,菖蒲,网纹草,非洲紫罗兰几种植物构成,景观里,有枯木作后景,意在营造一处幽静之境,边缘有月溪,贴切《月出》主题,整体采用冷淡色调,更营造出夜景,永待有情之人,自置其中,便能感受那份宁静,体验恬静,多希望能实切地见到月儿,抚到月儿,而月溪便是自己想得到却得不到的寄托。

17

石木荒芜——待续

此景观采用枯木与石景结合,用枯木搭在石材上构成一体,石木共存,欲想融合,实则不可,还设立了一个枯井,植物搭配方面,只用了仙人掌,菖蒲,意在营造一处荒芜野境,变色龙攀在枯木上意在生长意在结合,荒凉的景象,枯井不知是谁人所挖,亦不知是为谁而挖,反正它就存在在那,默默等人为它添上一汪清泉。

18

蔓臧

我们小组引用了诗经中“野有蔓草,零露漙兮”这一句话。景观中,是春晨郊野,在初日的照耀下,用剑叶凤尾蕨做主景,搭配嫩绿的佛甲草表现了青草葳蕤,一株红色网纹草装点绿意,一点假山石和树丛间流出溪水,潺潺穿过草叶间,营造出一个草木繁盛的美景。

■ContactUs

文字:Rain

排版:Rain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yy.com/wahl/11489.html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