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有毛周角化症的朋友很多,那么毛周角化症到底是什么病?我们需要对他尽心怎样的处理呢?本周一晚,级黄小兵文舒同学为大家带来了毛周角化症知识的分享。
1、定义
毛周角化症,又称毛周角化、毛孔角化、毛囊角化、毛囊角化症、毛孔角化症、鸡皮肤等。这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病,主要是由于毛囊口角化所致,与脂肪代谢有很大的关系。一般较胖的人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毛周角化症除了影响美观外,对生活没有任何影响。
2、临床表现
多发性针尖大小的毛囊角化性丘疹,主要分布于双侧面颊部、上臂及大腿外侧。患处皮肤可出现小丘疹,红斑。丘疹较小时,多表现为小黑点,而丘疹较大时,则呈一个个小棘,常密集融合,呈大片状的丘疹性斑片。触摸患处,有锉齿感觉。不疼不痒,有损容性表现。
儿童期至青春期皮肤干燥者发病率最高,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皮疹会缓慢逐渐消退。
损害通常在冬季明显,夏季好转。病因不明,可能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
3、病因
(1)病因尚不明确,主要出现情况如下:
营养不良(特别是维生素,很可能是维生素A,或B,或C里面的一种缺乏,目前没有特别的定论);
环境的湿度低时;
焦油、油脂等某些刺激物
(2)与遗传有很大的关系,常有家族史.
毛孔角化症是一种角质化异常的皮肤问题,其发生与遗传有很大的关系,常有家族史,也就是所谓的体质问题。有专家表示,具有这种体质的人,毛囊周围的角质会增厚,导致毛囊口被过厚的角质堵塞,造成一粒粒的小凸起。一些有鱼鳞病的患者,通常也患有毛周角化症。
基因不是全部人都是的,有些少数人是因为后天因某种原因而造成的,比如皮肤护养不当使皮肤毛囊受损。在脱毛中因毛发生长不出而使毛囊堵塞,造成毛囊发炎等等。
4、鉴别诊断
(1)维生素A缺乏症四肢伸侧角化性丘疹似蟾皮或鸡皮样皮疹,同时伴夜盲、眼干、角膜软化等眼部的疾病。多见于1~4岁小儿;最早的症状为暗适应差,眼结膜及角膜干燥,以后发展为角膜软化且有皮肤干燥和毛囊角化,故又称夜盲症,干眼病,角膜软化症。
(2)小棘苔藓毛囊性丘疹顶端有角质细丝,拔除细丝可见一凹陷性小窝,丘疹互不融合,群聚成片。毛囊角化症的角化性丘疹顶端无角质细丝。
5、治疗
①外用皮肤角质软化或角质溶解剂,外用维A酸类、水杨酸药膏、尿素等,维A酸的应用应该从低浓度开始,如从0.05%-0.1%,以避免对皮肤产生刺激,每天晚上用一次。
②口服维生素或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水果类:苹果、梨子、香蕉、西瓜、甜瓜、樱桃、荔枝、杏、枇杷
蔬菜类:大白菜、马齿笕、番茄、茄子、黄瓜、南瓜、青椒、菠菜、红萝卜等蔬菜。
动物类:猪肉、鸡肉、鸡蛋、蟹
③使用去角质沐浴用品:如磨砂膏、去角质刷等。
需注意:温和去角质(1-1.5个月做一次,冬天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次数不宜过勤、少用沐浴乳)
保持滋润(擦润肤乳)
忌用手挤、搔、抓
④皮肤磨削术等
6、中医认识:肌肤甲错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五劳虚极赢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肌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庶虫)虫丸主之。”但是肌肤甲错从严格意义上说并不等同于毛周角化病的“鸡皮样”皮疹。“肌肤甲错”是对其症状的描述,而古代文献缺少单独对毛周角化病的描述。
病因病机:肺阴不足,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或血热或瘀血内阻,肌肤失养。
治法:清热散结,养阴润燥,养血活络。
辨证论治:脾虚湿盛证:除湿胃苓汤加减;血虚风燥证:养血润肤饮加减。
停诊通知
尊敬的患友及家属:
8月5日(周五上午)至8月10日(周三上午)期间,黄莺教授门诊停诊(包括成医院、医院及全医堂中医馆门诊)。请病友们相互转告,及时安排调整就诊时间。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黄莺教授坐诊时间成医院
星期一上、下午、星期三上午、星期五上午、星期天上、下午
成都全医堂预约电话(可提前两周预约):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