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苔藓治疗专科医院 >> 苔藓治疗 >> 人出生时打上的烙印五运六气

人出生时打上的烙印五运六气

 

点击上方“良医之路”不会错过精彩文章哦!

提起五运六气,大多数人可能都未听说过,即便是中医人,也很少有人真的明白什么是五运六气。

同是远古之大作,如果说金字塔是肉眼可见的奇迹,那么五运六气则是思维世界的奇迹,且是可应用于天地、人的奇迹。为什么这么说呢?

古人的天文地理知识之丰富,

超乎今人之想象

《黄帝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五运六气理论,即是后人所指的《黄帝内经》后面的运气七篇。因《黄帝内经.素问》的第七卷亡佚已久,唐王冰据其先师张公秘本而补入的《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等七篇统称为运气七篇,是《黄帝内经》中最为神奇的部分。有的学者认为这七篇实际上是另一部医书《阴阳大论》。无论其出处如何,运气七篇至今仍是无价之宝。

那个时期的古人讲究“仰观其象,其远可知”,能知到什么程度呢?在《黄帝内经.五运行大论》中描述了这么一段话:

“帝曰:动静何如?岐伯曰: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复会也。

……

夫变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

帝曰:地之为下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

帝曰:冯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

这段话的“上者“指天,“下者”指地,天地的运动是圆周式的,天右行、地左行。这里的“冯乎”的“冯”字通“凭“,有凭借、依靠之意。即人所在的地,是依靠大气的举托而悬存于宇宙之中的。即地球是悬浮于宇宙(太虚)之中的,而且运动不息。

从《黄帝内经.五运行大论》全篇可看出,天地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根本与枝叶的整体关系。古人不但认识到了日月星辰(五星)位置上的变化与地上万物生化现象密切相关,而且也认识到地球本身的所在位置及其自转现象。

这在当时(距今约年前)的科技条件下来说,实在令人震惊。

由此也说明了古人所提出的“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亦即根据现象以求本质这一思想方法的正确性。

五运六气是古圣先贤创建的

一个超级模型

提到建模,大家都不陌生,凡是用模型描述系统的因果关系或相互关系的过程都属于建模。因描述的关系各异,所以实现这一过程的手段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五运六气从其本质上来说,是一个阴阳的模型。这个模型包含了天地万物的阴阳运动变化规律,而时间作为一个重要的参量贯穿其始终。

人类习惯于思考三个参量创建的模型,而五运六气的模型则涉及到多个参量,已不局限于三维空间。

先看看什么是五运六气?五运即木、火、土、金、水五行五方之气的运动,六气即存在于空间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变化要素。五运六气学说就是运用五运和六气的运动规律及其相互化合,来解释天体运动对气候变化,以及天体运动、气候变化对万物及人的影响。

所以,《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因此,运气学说的内容除了有关医学知识,还有古代天文、历法、气象以及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从而也说明了中医学理论是和天文、气象、生物学等有着密切联系的。

上文所提到的“五运阴阳”实则是五行运动变化之阴阳,当时古人认为阴阳五行是自然界最高的运行法则。而阴阳五行的形就是一种术数,其本质是生长化收藏,且周而复始。古人认为先有物,后才有象,再有数。《左传僖公十五年》,韩简曰:“龟,象也;筮,数也。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

而天干和地支,是运气学说的推演符号。天干数是十,阴阳相合为五,地支数为十二,阴阳相合为六,天干周转六次,地支周转五次,合为六十甲子之数。由此五六之数化合,则成岁、时、节气。

《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凡三十岁,千四百四十气,凡六十岁,而为一周,不及太过,斯皆见矣。”这段话说明了以六十岁(年)为一个周期,各种各样的五六相合的气候(万物)演变均可以见到。

作为比拟天地的超级模型,五运六气涉及的参量有:司天、在泉、主运、客气、主气,而主运又有太少相生(太过、不及),这些参量之间的相配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充分体现了生生不息、天人相应、亢害承制、阴阳平衡的天地之道。

这个超级模型对于气候变化的预测的准确率有多高呢?“读运气者,当知天道有是理,不当曰理必如此是也……自余有知以来,常以五六之义,逐气推演,则彼此盈虚,十应七八。”-张介宾《类经.运气类》。

这个模型只是为了预测气候变化吗?非也。

《黄帝内经》曰:“位天者,天文也。地位者,地理也。通于人气之变化者,人事也。故太过者先天,不及者后天,所谓治化而人应之也。”“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即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气运对人的影响,才是大道,才能长久。故五运六气理论对人体疾病的预测、治疗,均有指导意义。

人出生时打上的烙印—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对于人的影响是深远的,人的禀赋一部分来源于父母的遗传,另一部分既是出生时的五运六气的“烙印”。而这个烙印将携带终身。如果清楚自己的烙印的含义,平时注意相关的养护,自然可以减少发病。下面看两例湿疹病人的运气“烙印”以及对应的治疗:

案例一:成某,女,51岁,患者双手及手臂严重湿疹10余年。中西药治疗多年不效。患者出生于年4月11日(甲辰年二之气),其时的五运六气为:

司天:太阳寒水,

客气:阳明燥金,

主运:土运太过,

主气:少阴君火

在泉:太阴湿土

参照《黄帝内经》的运气七篇,此患者五运六气“烙印”解读为:湿气重、气郁中满。中满即脾虚,而脾为生痰生湿之源。故患者的禀赋为:脾虚湿重。

湿疹即为湿重的表现之一。既可以因外邪所致,也可由内因所生。年8月笔者开始予以治疗,参照患者出生、就诊时的五运六气以及四诊合参,以归一饮、五苓散为主要处方,患者用药5日湿疹向愈。随后间断调理半月基本治愈。今春2月下旬继续予上方间断巩固治疗,至今未复发。五苓散治三焦水停、恢复气化,归一饮修复元气,使脾虚逐渐好转。

五运六气烙印的意义在于提醒医者,应注意病患的禀赋。不可见病治病。这个患者平时应注意养护脾胃,保持心态平和。

案例二:患者杨某,女,46岁。诉体表多处湿疹多年,经中西医治疗效不显。因使用激素,湿疹处皮肤见色素沉着、皮肤苔藓样改变、搔痒难耐。患者出生于年5月14日20点(庚戌年二之气),其时的五运六气为:

司天:太阳寒水,

客气:阳明燥金,

主运:金运太过,

主气:少阴君火

在泉:太阴湿土

此患者的“烙印”与案例1有些相似。因患者还知道具体的出生时辰(戌时),参照《黄帝内经》的运气七篇,此患者五运六气“烙印”解读为:燥行其政、气郁中满、太阳反施于太阴,加重太阴脾的病态。中满即脾虚,而脾为生痰生湿之源。故患者禀赋为:脾虚湿重、口燥咽干、胸背满闷。

年底予以治疗,参照患者出生、就诊时的五运六气以及四诊合参,脉诊显示脾虚湿重、肾气不足,以归一饮为主方,加上巴戟天,配以五苓散、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间断治疗,以达到修复元气、祛湿、健脾、恢复气化以润燥的目的。目前患者湿疹明显好转,且湿疹处皮肤原有的色素沉着、苔藓样变明显减轻。此患者平时应注意养护脾胃、防寒、适度锻炼,保持心态平和。

就象每一幅画,都有背景衬托,人出生时的五运六气,就相当于这个背景。自出生之日起就画好了。无论画的主题怎么变,都离不开背景的烘托。所以说,五运六气会在人出生时打上其烙印。

大司天的建立揭示了历代名家

用药寒、温之理

明代汪机《运气易览》对运气理论进行了系统论述,明确指出了运气理论应用不应当仅限于一年一时、甚或六十年的变化,也适用于百千万年之间。此为其后大司天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清.陆懋修《世补斋医书》作“六气大司天”专论,明确“大司天”之名。他排列了自黄帝八年至同治三年的干支纪年序列,依六气先后之序,标明大司天各时段所主之气,在“六气大司天上篇”、“六气大司天下篇”中,详细论述了张仲景、金元四大家、张介宾等医家所在的大司天之运气,强调:“古人用寒、用温各随其所值大司天为治”,完善了“六气大司天”之说。

结语

笔者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曾一度进入瓶颈,感觉不少中医理论互相矛盾、或者十分牵强,即便看了《黄帝内经.素问》的前半部分亦不得其解。故下决心自学内经后面的运气七篇,此举亦得到了张老师的鼓励。学习了运气七篇以后,部分中医疑难问题随之迎刃而解。

对于古人集天文、地理、历法、气象、医学、生物学之大成而建立的五运六气学说,笔者心生敬意。对于五运六气想说的太多,限于篇幅,权当抛砖引玉、揭开五运六气的冰山一角吧。

麻柔按:“人出生时打上的烙印—五运六气”一文实是说人的天命,即人的四柱或八字,“天命”对人一生的生、长、壮、老、已过程有非凡的作用,不可不重视。尤其医者应在了解病者的“天命”基础上行医用药。

但亦不可陷入唯天命论,天、地、人合一才全面。“天”即天命、“地”即人生活的环境、“人”是后天人的行为。后天可赞先天,修心养生即为后天赞先天,修心养生应以德善为本。本文中提到的“此患者平时应注意养护脾胃、防寒、适度锻炼,保持心态平和”等即是“后天赞先天”的具体体现。

按倪海厦先生说法,天、地、人各占约三分之一。“天命”不可改,但“地”、“人”是可改的,所以人类应该保护地球生活环境、认真修心养生,后天改善三分之二,人生应该是积极、乐观、向上的。

(作者古今独步:张芳芬,西学中。)

麻柔,年当选为“首都十大卫士”称号。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中西医结合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医院血液科主任等职务;擅长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慢性白血病等血液病(疗效在全国名列榜首)。麻柔主任国学功底深厚,精研内经,中医疗效令人称奇,深得患者以及行内专家的高度好评。

良医之路

“良医之路”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yy.com/ways/12660.html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