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晚上好,我是小暖。最让大家钟爱的长途旅行交通工具是什么呢?对小暖来说,是拉慢整个时间的小火车。
火车上总能听到、看到或者遇到有故事的人,或者不小心变成故事的主人。而在电影里,火车其实也不只是一个背景。今天小暖邀请到喜欢搜集故事的取暖用户蟹蟹,来和大家聊聊,电影里的火车故事。
话题发起人
蟹蟹
媒体从业者
一个爱搜集故事的捣蛋鬼
聊什么:
坐上火车远行的你,遇到了什么故事?
参与方式:
在留言区留下你的感想和回答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取暖App
一起参与更多有趣话题讨论~
不要抱怨你坐的火车只有扑克牌声和脚气,你的邻座不是大妈就是小孩,那只是因为你的火车故事还没发生。
不知道你们小时候会不会梦到火车的场景?从小在乡下,就特爱拉着爷爷去看山边上的火车,“逛吃逛吃”的声音一直延伸到我的梦里:我梦见偷偷爬上火车顶的我,一不小心就掉进了车厢里头,随着火车跑到不知道哪的地方。
我们总能在文艺片里找到火车的角色。火车就像个“大熔炉”,混杂了形形色色的人群,因为这趟火车才有了交织连结;你看着车窗外一掠而过的风景,抽离过往的不安;车窗外的人看着你,臆想着千丝万缕的故事……
-那一抹挥之不去的山间绿-
《路边野餐》
一个从铁轨向上仰拍火车的镜头过后,陈升进入到了一个隧道,到了一处火车都抵达不了的叫“荡麦”的小市镇,遇见了0年后的侄子,还有跟亡妻一模一样的女孩。恍惚来了一场时空颠倒的幻游,追寻曾经遗失掉的情感——“我分不清这个世界是我的记忆,还是我是这世界的一个浮想。”
这是来源于独立电影《路边野餐》的故事,导演毕赣对焦的是贵州黔东南那片神秘潮湿的亚热带乡土。火车在这里成了毕赣折回梦乡的记忆载体:“它涉及到了运输,涉及到了一切,我们的感情发生在里面。火车对于我、对于你、对于我们的父母,都变成了一个空间的记忆。”
《恋恋风尘》
在侯孝贤的电影里,火车是最不能缺席的一个角色。它的一头是通往外界的文明城市,另一头是身后旧时乡村的山间翠绿。《恋恋风尘》里的平溪乡铁路的十分站,铁路桥横跨在民居之上,颜色青黑的苔藓爬满了桥徽桥面,活像一卷乡村风景画。电影里乡村男孩阿远和女孩阿云请从朦胧的爱情故事就在这里展开。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结尾阿远从城市打工,参军后又回到老家,同样搭上火车,不变的返程路线,阿远和阿公走在铁轨旁边,两边树木依旧青葱,阿远似乎回到了自己最本真的生命状态,似乎在暗示着那辆火车无论在乡村和城市里怎么漂泊,都有最终停靠的时候。
《南国再见,南国》
侯孝贤的另一部作品《南国再见,南国》里是90年代的末代台湾印象,慢悠悠的火车上充斥着节奏感强劲的现代流行音乐,夹杂在过瘾的飞车快感和温暖朴素的乡村别离的彷徨,正是影片中三个台湾青年的现状。
火车不仅带来了城市文明,也残酷地改变乡村人的生活状态,特别是年轻一代何去何从的思考。影片最后出现的那个火车的场景,是阿里山铁路的樟脑寮车站,有意思的是侯孝贤拍出了火车从进站、倒退、再出站的折返过程,这也许是用火车比拟我们人生的最佳注解。
-一种浅尝即止的爱欲-
《周渔的火车》
“在火车上,跑来跑去,总觉得会发生点什么。其实,这些已经在梦里发生,就怕你以为,那仅仅是梦。”周渔在陈清和张强两个不同男人之间往返穿梭,火车成了她精神得以流浪和安放的地方。
曾经听到一个有趣的解说,影片里周渔和陈清在做爱时,穿插着火车穿梭一个又一个山洞的镜头,颇有男女之间的情欲的意味。
也许你跟周渔一样,等待着火车上一个又一个故事,只要有火车在,形形色色的人群里,故事就有无限的可能,就像意犹未尽的省略号,一种涌动着、浅尝即止的爱欲。只要火车开动,你永远都有主动追求爱的可能。
-滚动的时代荷尔蒙-
《太阳照常升起》
不同于其他导演对火车有太多的温柔注视,姜文的火车是满满男性荷尔蒙的英雄情结。其中《太阳照常升起》中火车呼啸而过的镜头,就是借用了赛尔乔·莱翁的《革命往事》,火车在某种程度上是他的偶像崇拜的精神和英雄主义的情怀,引领着整个时代。
最有意思的火车镜头落在电影的结尾,一望无垠的戈壁滩上,新人的婚礼、“疯妈”产子的情节也被安排在了火车上。正值黎明时分,火车缓缓停下,年轻女子朝火车相反方向跑去,在铺满鲜花的铁轨上,看到了放声大哭的初生婴儿。此时火车在霞光映照下,有了一种滚动的生命力。
-挣脱牢笼的那一束光-
《站台》
在贾樟柯的世界里,永远有个“站台”。看火车是他挥之不去的梦想,从没看过火车的他,上初一时学会自行车,头一件事就是约同学偷偷骑车去三四里外的另一座县城看火车。
在他的电影《站台》里,从头到尾看不到一辆真实的火车,却无处不是火车的身影。从一开始文工团青年们模拟火车飞驰的场景,到最后崔明亮夫妇回归平淡生活,一壶烧开的水沸腾的声音,让孩子乐得以为是火车来了。
他们谁都没有见过真正的火车跑,当火车真正来临的时候,崔明亮他们拼命奔向瞬间驶过的火车,狂奔追赶,发出了最痛快淋漓的呼喊,太多的渴望在那一瞬间喷涌而发。火车不仅仅只是通往外界的出口,更是他们内心渴望冲破束缚的躁动和憧憬。
-漂浮的时光机-
《阿飞正传》
电影《阿飞正传》的结尾画面,旭仔在菲律宾的火车上被杀手枪杀,在开动的火车中不能逃脱,要抵达下一个车站是1小时之后。“你还记得年4月16日下午三点钟前的一分钟,你在做着什么吗?”“要记得的事,不会忘记。”火车上关于时间的对话,关于遗忘或者是记忆,都带着一种异乡人的孤独感。
《》
有人说,王家卫的电影,从《阿飞正传》到《花样年华》再到《》,都在讲述一样东西,叫做“失去”。火车在他的电影里,是漂浮着的时光机,时空抽离,可以找回失落的记忆。
《》影片中开出的火车,就像凌驾于周慕云现实环境和时空的记忆列车,终结对六十年代香港的情怀。时空颠倒,似真似幻,却依旧磨不掉情感印记,王家卫的火车,更多是对香港殖民地漂泊无根生命状态的呈现。开往未来的火车,抽离了时空,如果连记忆都不剩,那还剩下什么?
-无处安放的青春-
《观音山》
铁路和火车,总是被文艺片不厌其烦地奉为青春代名词。李玉的《观音山》更是把其中的火车画面拍成了一段懵懂青春的散文诗。影片中三个寻求刺激的青年,经常会扒上一列路过观音山的火车,站在敞开式的车厢中,张开双臂,肆意呐喊。那段拍得很美,他们扒火车,扒的是无处安放,瞬间即逝的青春,一种躁动的不安。
而到了结尾,还是他们几个人,却没精打采地倚在火车上,等火车快要从黑暗的隧道中钻出时,影片戛然而止,留下“迷惘的一代”的失落和孤独,前路茫茫的未知,让他们更加无助。
从轰鸣声开动,到轧着铁轨吱呀前行,火车承载着的人间烟火就再也没有停过。它如此凶猛,持续奔跑着,又这样迷人,治愈了多少异乡人的失眠和抑郁。土耳其诗人塔朗吉曾经写过叫《火车》的诗。
去什么地方呢?这么晚了,
美丽的火车,孤独的火车?
凄苦是你汽笛的声音,
令人记起了很多事情。
为什么我不该挥舞手巾?
乘客多少都跟我有亲。
去吧,但愿你一路平安,
桥都坚固,隧道都光明。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下载取暖App
有品,有脑,有趣的“三有人类”都在聊
坐上火车远行的你,遇到了什么故事?
//也许你还想看看//不想对着日剧流口水!她去日本亲测了日剧料理她的设计,让你把诗和远方戴在锁骨上
加主编r
备注“我来啦”
不保证有惊喜
内容转载自北京如何治疗白癜风昆明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