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俗称“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口腔黏膜的溃疡性损伤病症,多见于唇内侧、舌头、舌腹、颊黏膜、前庭沟、软腭等部位,这些部位的黏膜缺乏角质化层或角化较差。舌头溃疡指发生于舌头、舌腹部位的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发作时疼痛剧烈,局部灼痛明显,严重者还会影响饮食、说话,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可并发口臭、慢性咽炎、便秘、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烦躁、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扁平苔藓实际上不是癣,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表浅性、慢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口腔黏膜,也可发生在皮肤、生殖器、指甲或趾甲。口腔黏膜扁平苔藓的特点是口腔(颊、舌、唇、腭等处)黏膜上,出现白色颗粒状条纹或网状、树枝状、斑块状、环状丘疹或水疱等多种形式的病损,且往往具有明显的左右对称性。
口腔溃疡的病因
口腔溃疡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包括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食物、药物、营养不良、激素水平改变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系统性疾病、遗传、免疫及微生物在口腔溃疡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如缺乏微量元素锌、铁,缺乏叶酸、维生素B12以及营养不良等,可降低免疫功能,增加口腔溃疡发病的可能性;血链球菌及幽门螺杆菌等细菌也与口腔溃疡关系密切。口腔溃疡通常预示着机体可能有潜在系统性疾病,口腔溃疡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肝炎、女性经期、维生素B族吸收障碍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等均有关。
口腔扁平苔藓的病因
病因不明,与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感染因素等有关。
1、精神因素OLP发病与失眠、情绪波动、更年期或经前期精神紧张有关,这些因素去除后,病情即可缓解。
2、内分泌因素临床可见有的女性OLP患者在妊娠期间病情缓解,哺乳后月经恢复时,病损又复出现。
3、免疫因素OLP是一种口腔黏膜以T细胞介导的炎症病变,T淋巴细胞由局部微血管外渗,后移行至口腔上皮,聚集在OLP病损内。用皮质类固醇及氯喹等免疫抑制剂有效,证明本病与免疫有关。
4、感染因素通过病理切片及电子显微镜检查,发现病损内有可疑的病毒与细菌。
5、微循环障碍因素据国内多项调查提示,高黏血症及微循环障碍与扁平苔藓的发生有关。
口腔溃疡的种类
表现为口腔黏膜溃疡类损伤的疾病有多种,例如:
1.复发性阿弗他性口炎
又称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oralulcer,ROU)、复发性口疮(recurrentaphthae)或(cankersores),灼痛是其突出特征,顾冠以“阿弗他”名(希腊文aphthous为“灼痛”之意),外观为单个或者多个大小不一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表面覆盖灰白或黄色假膜,中央凹陷,边界清楚,周围黏膜红而微肿。具有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的特征,年龄不拘,发病年龄估计在10~20岁之间,女性较多。一年四季均能发生,能在10天左右自愈。
2.贝赫切特综合征
其口腔黏膜损害症状和发生规律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类似,除此之外,本病累及多系统多脏器,且有先后出现的口腔外病损症状。眼、生殖器、皮肤病损也是其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反复性生殖部位溃疡、皮肤结节性红斑、毛囊炎、葡萄膜炎。严重者可发生关节、小血管、神经、消化、呼吸、泌尿等多系统损害。
3.创伤性溃疡
与机械性刺激、化学性灼伤或者热冷刺激有密切关系,其发病部位和形态与机械刺激因子相符合。无复发史,去除刺激后溃疡很快愈合;但如果任其发展,则有癌变可能。
4.癌性溃疡
老年人多见,形态多不规则,其边缘隆起呈凹凸不平状,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溃疡面的基底部不平整,呈颗粒状,触之硬韧,和正常黏膜有明显的区别,疼痛不明显。恶性溃疡病程长,数月甚至一年多都不愈合或逐渐扩大,常规消炎防腐类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良性口腔溃疡患者较少出现全身症状;恶性口腔溃疡患者则相反,可出现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食欲不振、消瘦、贫血、乏力等表现。
5.单纯疱疹
好发于婴幼儿,早期以成簇的小水疱为主要表现,疱破后会融合成较大的糜烂面或不规则的溃疡。复发与诱因有明确关系,复发前常伴有咽喉痛、乏力等前驱症状,发病期间多伴有明显全身不适。
6.放射性口炎
有放射线暴露史,出现上述急、慢性口腔损害是其特征。放射性口炎黏膜损害程度较轻时出现口腔黏膜发红、水肿;糜烂、溃疡,覆盖白色假膜,易出血,触痛明显,口干,口臭等,可以合并进食困难等功能障碍和头昏、失眠、厌食、脱发等全身症状,较重时可以伴发出血、继发感染等全身损害。
7.结核性溃疡
深在,形态不规则,呈鼠噬状,基底暗红色桑套样肉芽组织增生,溃疡经久不愈,多伴有肺结核的体征和症状。
8.坏死性涎腺化生
男性多见,好发于软腭、硬腭交界处,溃疡深及骨面,周围充血明显,边缘可隆起,底部有肉芽组织,病理表现为小涎腺坏死,患者全身情况较好。
扁平苔藓的种类
依据病损形态和严重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三型。
1.网状型:表现轻微,仅有角化病损;
2.萎缩型:条纹间黏膜充血、红肿;
3.浸润型:有的病损区黏膜粗糙、增厚,典型表现为病损区出现表浅性糜烂或溃疡、出血,疼痛明显。
口腔溃疡发病年龄段没有限制;而口腔扁平苔藓则不同:多见于40岁以上的女性,并随着年龄增长而症状加重。口腔科疾病描述扁平苔藓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感染疾患,病损可同时或分别发生在皮肤和黏膜。口腔扁平苔藓是多见病,男女均可发病,女性多于男性,好发年龄为中年人,但从十几岁儿童到80岁老人都可发病。多数医生认为口腔扁平苔藓实质上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否属于癌前病变尚有争议,但扁平苔藓确有癌变的报道。最近一项研究表明,口腔扁平苔藓的癌变率为1.75%。
口腔溃疡与口腔扁平苔藓不易分辨,下面咱们分析一下扁平苔藓的诊断要点:
一、疾病检查
1.询问发病过程、自觉症状、治疗经过及消化道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询问诱因,如精神因素、内分泌失调、自身免疫及感染等。
2、口腔病损的特征是否由白色细纹或丘疹构成的网状、环状、树枝状或斑块状等损害。
3、检查时应注意病损的部位、形状、色泽及周围粘膜有无充血、糜烂或水疱等,并注意有无皮肤病损同时存在。
4、必要时可做活检,注意与红斑的鉴别,对长期充血糜烂不愈的病损应严密观察有无癌变。
二、扁平苔藓具有明显的组织学特征。持久的口腔或外阴扁平苔藓呈肥厚的融合损害有时在临床上很难与粘膜白斑相鉴别,口腔广泛的糜烂性损害也需要与念珠菌病,癌肿。阿弗他溃疡、天疱疮、瘢痕性类天疱疮和慢性多形性红斑相鉴别,扁平苔藓损害周围可见短的树枝状伸展和特殊的灰白色花边样损害,活检常常是有指征的,但陈旧性损也可没有特殊发现。
1、起因虽还不甚清楚,但经研究发现,诱发扁平苔藓的因素有全身因素:主要是精神压力或抑郁、失眠、忧虑等;系统性疾病如丙型肝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等的影响;免疫功能低下以及遗传因素,均易诱发本病。局部因素如牙结石、残冠、残根的慢性刺激以及细菌、病毒感染也可导致扁平苔藓。
2、多发于青壮年男女,常慢性经过。
3、皮疹多为三角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群集,正常肤色或紫红色,表面蜡样光泽,排列成带状或环状,有不同程度瘙痒。皮疹可发于任何部位皮肤,但以四肢尤以腕部屈侧为多。
4、少数皮疹中央有角质栓,去除之可见似脐窝的中心凹陷。
5、少数病人可累及口腔或外阴粘膜,出现树枝状或网状的白色细纹。
两者治疗方法又有何不同呢?
口腔溃疡治疗方法
对于口腔溃疡的治疗,以消除病因、增强体质、对症治疗为主,治疗方法应坚持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相结合,中西医治疗相结合,生理和心理治疗相结合。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经久不愈,大而深的舌头溃疡,有可能是一种癌前病损,极易癌变,必要时做活检已明确诊断。
扁平苔藓治疗方法
一:活血治藓方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肿去腐。主治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盘状红斑狼疮等口腔斑纹病变。适用于因气滞血瘀引起的口腔扁平苔藓。方中丹参、赤芍、鸡血藤养血活血;桃仁破瘀散结;郁金行气理血;川芎调和气血。诸药并用,能改善机体血液循环。
二:九味消藓饮
功能主治:健脾祛湿,养阴清热,补肾。主治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久病必虚,常伤脾胃肾气。脾虚湿困,肾虚气化不利,因而水湿内停,泛于肌表,现为白纹,湿重则溃疡糜烂,反复发作而又不易收口。
三:双地苔藓饮
功能主治:功能滋阴养血,疏风润燥。主治单纯型口腔扁平苔藓。君臣佐使配伍精当,不仅能改善口腔扁平苔藓局部症状,且可调节阴阳,增强脏腑功能,起到改善患者全身状况的效果。
四:滋阴清毒疗法
该疗法全程采用中草药调理成分,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自身保健等方式相结合,彻底解决扁平苔藓的系统化治疗方案。国龙中医滋阴清毒疗法讲究中药调养和食疗配合,弥补国内外治疗扁平苔藓的不足,更系统全面根治扁平苔藓。滋阴补血,通气润肠,从而达到通则康健之目的。
五:芩柏消藓饮
清热降火,解毒利湿。主治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适用于胃火上蒸或虚火上炎引起的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但不宜用于脾胃虚弱者。
治疗要点
一、找出可疑病因并去除之。
二、外用药如皮质激素类或维甲酸软膏。
三、内用药可选用抗过敏药,抗生素和皮质激素类药物,必要时可用免疫抑制剂,干拢素、维甲酸等药物。
四、皮疹较小者可用冷冻激光或手术切除疗法等。
本疾病中年女性患者较多,尚无满意疗法,应消除精神紧张,治疗慢性病灶,生活力求规律。
扁平苔藓
扁平苔藓是一种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疹。特点是小的散在性多角形扁平紫红色丘疹,其丘疹亦可融合成粗糙的鳞屑性斑片。常伴有口腔损害。病因不明。某些药物(如砷、铋、金)或接触某些用于彩色照片显影的化学物质可引起与扁平苔藓相似的损害。长期口服阿的平或奎尼丁可产生下肢肥大性扁平苔藓以及其他皮肤方面和系统性损害,其他因素有肝脏疾病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症状:
(1)口腔黏膜病损可发生于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大多左右对称,87.5%的病损多发于颊部,患者多无自觉症状,常偶然发现。有些患者感到黏膜粗糙、木溲感、烧灼感,口干,偶有虫爬痒感。黏膜充血糜烂和遇辛辣、热、酸、咸味刺激时,局部第三灼痛。病情可反复波动,可同时出现多样病损。并可相互重叠和相互转变。病损为白色小丘疹,一般为针头大,属角化病损,由白色丘疹组织的各种花纹,以白色条纹、白色斑块为主,有网状,树枝状、环状或半环状,黏膜可发生红斑、充血、糜烂、萎缩和水疱。
(2)皮肤病损扁平丘疹微高出皮肤表面,粟粒至绿豆大,多角形,边界清楚。多为紫红色,可有色素减退、色素沉着或正常皮色。有的丘疹可见到白色小斑点或浅的网状白色条纹,称为Wickham纹。病损发生于身体各部位,但四肢较躯干更多见。患者感瘙痒,皮肤上可见抓痕。溃疡性损害可有疼痛。发生在头皮时,破坏毛囊可致秃发。皮损痊愈合可遗留褐色色素沉着,并可因色素减少成为略萎缩的淡白色斑点。
(3)指(趾)甲病损甲部增厚或变薄。甲部扁平苔藓最多见于拇趾,甲板常有纵沟及变形。甲部损害一般无自觉症状,如有继发感染,可引起周围组织疼痛。
并发症:
(1)神经系统症状:由神经系统症状者占20%~50%。表现为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精神紧张,失眠多梦,健忘等。从病史中多见精神创伤引起发病或使病情加重的病例。
(2)消化系统症状:有消化系统症状的病人占10%~30%。表现为消化功能紊乱,或伴有肝、肾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3)高血压:有高血压的病人占5%~10%,国外有人认为口腔扁平苔藓与高血压关系密切。
(4)糖尿病:国外学者反响口腔扁平苔藓病人中13%同时患有糖尿病。我国资料显示患糖尿病的不超过5%,但临床上往往见到当血糖及尿糖增多时口腔或皮肤的病情加重。反之,当血糖得到控制后口腔及皮肤的损害多会减轻或愈合。
(5)其他全身疾病:如心脏病、关节炎、泌尿系统疾病、女性月经不调、过敏、贫血等均有伴发,各在5%~10%。总之口腔扁平苔藓病人不伴发全身疾病仅在少数,低于10%。国内学者报道65例口腔扁平苔藓病人中有全身系统病项,平均每人2~7种,少者1人1种,多的1人有9种全身病。只有5例无全身系统疾病。
(6)化验检查:一般化验如学常规、血沉等均在正常范围内。部分病人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M呈升高趋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血清中的抗核抗体有小部分病人呈阳性反应。用直接法检查活体组织可见部分病人呈炎性荧光反应。由上可知,口腔扁平苔藓可能伴有身体其他系统的疾病,有些可能是口腔扁平苔藓的根本原因。明确其伴随疾病有助于口腔扁平苔藓的全身对因治疗。
苔藓样反应
苔藓样反应(lichenoidreaction)是由于全身应用某些药物,或口腔中的修复材料而引起的口腔黏膜发生类似于扁平苔藓样的病损,亦称苔藓样疹。
诱发口腔溃疡损害的药物有:非甾体类抗炎药、金制剂、磺胺类、降糖药、甲基多巴、酮康唑、氰酰胺及口腔修复材料。
主要表现为上皮浅层的淋巴细胞浸润,而不是典型的带样浸润,病可见嗜伊红细胞、浆细胞、嗜中性白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染色,免疫球蛋白、补体、纤维蛋白原均为阳性。
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条文,呈白色斑块状、放射状、亦可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糜烂或溃疡。特别是舌边缘、腭和牙龈受累比扁平苔藓更常见。如果缺乏明显致病因素,则与扁平苔藓难以区别。
皮肤如果出现病损则皮损大,Wickham纹一般不存在,麟屑较多,伴有湿疹样变,愈后色素沉着明显。
通过病史、临床表现、病理切片检查进行诊断。
由药物引起,则停用有关药物,一般可以缓解或愈合。由口腔修复材料所引起口腔黏膜苔藓样反应,可去除原修复材料,病损一般能痊愈。
1.神经性皮炎多位于颈部,苔藓化显著,无多角形脐窝状丘疹,常与肤色一致,无Wickham纹,不并发口腔与甲的损害。
2.皮肤淀粉样变皮损多发于双侧胫前,为略扁平的丘疹密集似苔藓样变,表面粗糙无光泽,灰褐色或与皮色一致,无Wickham纹,刚果红实验阴性。
3.银屑病浸润显著,有多层银白色鳞屑,剥离后基底可见点状出血,无Wickham纹。
4.药疹许多药物可引起扁平苔藓样皮疹,但药疹发病迅速,部位广泛,有明显的用药史,停药后易于治愈。
5.毛发红糠疹有与毛囊一致的干燥坚硬的粟粒性角化丘疹,指(趾)背面及臀部等较显著,常伴有掌跖角化过度,指(趾)甲常被累及。
6.其他口腔黏膜损害应与黏膜白斑鉴别。后者为癌前期病变,斑块相对较硬,境界清楚,表面色泽均匀,常划分为多数小块,间以红色细纹,可继发癌变。可能与吸烟有关,多见于中年男性。糜烂性及大疱性者应与寻常性天疱疮和多形红斑鉴别,组织病理检查可以确诊。
7.HPV乳头瘤病毒病毒,但做酸白用3%~5%醋酸溶液涂搽可疑增生物,3~5分钟后如变白则为醋白试验阳反应视为HPV,反则不是!
企业宗旨:
开发对患者有价值的产品
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事业
卫辽生物秉承:
不做仿制药,只开发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
力求达到患者、医生、各级合作伙伴的多重价值
诚邀河南部分地区合作伙伴,有意者请来电
李经理
小淼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