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医院看病,挂什么科,一直以来都是让很多人头疼的事。其实看病挂什么科是很有讲究滴。跑错科室、挂错号,不仅浪费时间,还耽误病情。那么,不同的病症到底该挂哪个科呢?
什么病挂什科,中医还是西医01
消化内科
恶心、呕吐、便秘、腹泻、腹痛、吞咽困难、食欲异常、胃肠胀气、呃逆呕血便血、黄疸等。
02
心血管内科
心悸、胸网气短、紫绀、高血压、低血压、脉搏异常等。
03
肾内科
尿常规检查异常、尿色异常、尿量异常、血尿、浮肿、肾区不适、尿频、尿急、尿痛等。
04
综合内科、糖尿病专科
肥胖、消瘦、生长发育异常、尿糖高、血糖高、甲状腺肿、突眼、易激动、非正常情况的闭经泌乳、垂体瘤、肥胖症等。
05
呼吸内科
发热、咳嗽、咳痰、流鼻涕、咽痛、咯血、呼吸困难、哮喘、胸痛等。
06
神经内科
头痛、失眠、面瘫、瘫痪、肌无力、昏迷、抽搐、眩晕、肌肉萎缩、不自主运动、步态障碍、痴呆等。
07
肿瘤科
肿瘤的非毛术洽疗,各种肿瘤的放、化疗法。
08
儿科
14岁以下儿童,除眼、耳、鼻、喉、皮肤等科以外的内外科疾病。
09
普外科
腹痛、腹胀、黑便、腹部包块、全身体表肿块、下肢静脉曲张等。
10
心胸外科
咯血、胸部肿瘤、食道疾病和肿瘤、肋骨骨折、纵膈肿瘤、肋间神经痛等。
11
骨科
腰腿痛,骨外伤、四肢疾病、关节疾病、颈椎病、骨骼炎症、肿瘤、畸形等病变。
12
泌尿外科
肾、输尿管、膀胱、外生殖器畸形、损伤、结石、肿瘤、男性不育症、性功能障得等。
13
妇产科
外阴炎、自带异常、阴道炎症、出血、闭经、痛经、下腹部包块、子宫肌瘤、盆腔炎、女性不孕等。
眼科、耳鼻咽喉科、乳腺专科、肛肠外科,口肤科、皮肤科、中医科、康复科等专科疾病症状和患病部位明确,就诊时挂相应科室即可。
此外,看中医还是西医?也是不少朋友看诊时纠结的问题。其实中西医在不同领域都有各自擅长的疗法,掌握了其中的规律。在择医问题上就会更方便啦!
这8种情况更适合看中医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的诊断方式,以及中药、针灸、拔罐等治疗手段、已经帮助无数人减轻痛苦,消除疾病,那么,哪些情况适合看中医呢?
01脾胃病如慢性胃炎、腹胀便溏等,这类疾病一般病程较长,机理比较复杂,中药的个体化治疗(一人一方)更贴近病情,
中医认为脾主升,胃主降,用中药帮助调节睥胃升降,必要时配合疏肝,能很好地调节消化系统疾。
02过敏性疾病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一般属于免疫功能紊乱,免疫系统具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给治疗也带来难度,
中医跳出格局从整体来调节,认为过敏是由于正气相对不足,泄气入侵造成的,治疗无非是辅助正气,排出邪气,简单治疗即收到良好的效果。
03呼吸系统疾病现在流行一种说法:感冒了不用治,治和不治都是七天痊愈,这种说法到中医面前。似乎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因为如果用中药辩证治疗,可能一两天就痊愈了,咳嗽、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疾病也适合中医治疗。
04复杂性慢性病如慢性肾炎、风湿病、中风后遗症等,中医通过辨证选方,喝汤药或扎针灸,效果不错,对肝肾功能的损害也小。
05非器质性疾病有些人平时容易出现疲劳乏力、精力不足、头晕目眩、口臭、便秘、心情烦躁等症状,虽然精神上很不舒服,但却发现不了明显的器质性异常,这些也是中医擅长的领域,可以针对这些症状选药,做到提早治疗,防止病情加重。
06颈椎病中医推拿理疗是治疗该病种的一大特色,配合中药调养,更有优势,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推拿不当易造成危险,医院,不能随便去不明底细的小诊所看病。
07特发性脱发、斑秃这类疾病一般病因不明,西医不易治疗。中医从气血不足、脏腑虚损、痰湿瘀熟等角度出发辨证治疗,有一定疗效。
中医对调理慢性疾病及经过实践证明更适合中医治疗的疾病具有更优的疗效,而对于病情较为紧急的,还是建议最好寻求西医的帮助。
08妇科疾病妇利疾病属于激素分泌紊乱,如果单纯调节某种激素,不但不好掌控剂量,还容易引发体内一系列激素变化。
中医从整体调节妇科也是一门强项。中医认为,妇科疾病大多是体内有瘀滞或血虚,采取疏肝补肾,养血活血等方法治疗,效果好。
看中医6不要01不要画浓妆;02不要吃容易染舌苔的食物或药物;03不要使用或食用气味浓烈的东西;04不做剧烈运动;05不要频繁更换医生;06不要沿用过去的处方或别人的处方;这3种病可以选择先看西医
01眼科疾病西医更擅长眼部急重症,手术治疗。
02口腔疾病西医牙科相关医疗器械完善,在口腔矫正和牙体疾病治疗等方面优势明显。一些口腔黏膜疾病比如口腔渍疡,口腔扁平苔藓则可选择中医治疗。
03急诊病人、手术病人急诊病人、手术病人需要尽快进行西医就诊,后期再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计划。
适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病
01肿瘤此类疾病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首选西医,明确疾病的性质及进展。
西医在手术、放化疗方面的治疗效果确切,尤其是肿瘤早期,但手术及药物的毒副作用也与疗效呈正相关(即疗效越好,副作用越大),请根据专业医师的建议权衡利弊。
而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药物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积极作用,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患者有积极作用。
02心血管疾病西医在控制血压,改善血管梗阻方面有可靠的疗效证据。中医药主要在改善患者具体症状方面发挥作用,可配合治疗。
(本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END
我们是唐王天洋,专注大健康事业27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