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发生后,恩平市公安局桥峰派出所民警及巡警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展开搜救,恩平市公安医院也迅速派出官兵和医护人员增援。恩平市教育局及溺水者所在学校有关负责人也到场参与搜救工作。
不幸的是,晚上八点三十分,失踪学生被搜救队打捞上来,已经没有了呼吸。在现场焦急等候多时的家属情绪激动,失声痛哭,场面令人心酸。
恩平市教育局政体股股长冯捷胜每年5月至9月都是溺水事件的高发期,这段时间天气非常炎热,所以我们呼吁所有的家长要管住自己的孩子,不要到野外去游泳,要到正规的游泳场所去学习游泳,不要到野外,尤其是不应该到不熟悉的水域还有警示牌的地方游泳,确保学生的安全。我国每年约有5万多名少年儿童意外死亡,其中溺水身亡的占了近6成。也就是说,每年有约3万名少年儿童死于玩水中。
在野外的湖区、河道、水库游泳为什么如此危险呢?
1.水到底有多深
很多人看到清澈的水体,总觉得这水想当浅,一旦遇到危险自己站起来就好了,不可能出现危险的。但实际上我们的眼睛被光的折射骗了。由于光在水体中发生折射,水体的深度比我们看到的要深的多。这种情况下由于心理准备不足,很容易惊慌失措产生危险。
2.看上去平缓的水实际上暗藏杀机
平缓的河流真的就像看上去的那么安全吗?在自然河流中存在层流、紊流或湍流、环流、旋涡流等复杂的水体特征。单就流速来说河岸流速和河流中心流速也是不同的:河岸处比较慢,河流中心处比较快。加之自然水体中有波浪、潮汐等各种外界影响。水体状况相当复杂。绝大多数时候这些复杂的情况都不是人力可以抵抗的。
3.不容易看到的杀手——水草
自然水体中有着相当多的各类水草,在一般情况下他们随着水流飘动。但当游泳人触碰到这些水草,它们会迅速缠绕在人的脚踝处等。这就像是刚洗完的长头发在没擦干的时候非常容易缠绕在一起。产生这种情况时人由于在水中很难掌握平衡,很有可能惊慌失措乱蹬,这时候会有更多的水草缠上来产生危险,也就是传说中“水鬼”的原理。
4.水库真的就安全吗?
很多人觉得水库算是人工水体,应该算是可控环境了吧。但是殊不知水库本身结构复杂,除了咱们能看到的发电泄洪通道等还有很多导流明暗渠,排沙孔等等。而且很多大坝在排水的时候是根本看不到在库区游泳的人的。当大量的水流向一个方向倾泻的时候那种力量岂是游泳的人能够抵抗的?
5.我不游泳、就在水边玩还不行吗?
在天然水体中河岸湖岸一般都是泥质水岸,很少有大块的砾石。这些泥土在水边长期被水体侵浸早就形成了过饱的状态。即使他们的表层被太阳晒干,内部结构也相当松散,就像是一块块被浸满了水的海绵,表层被晒干了,但是内部还是能挤出很多水。当踏入这样的土地时,很容易陷进去加上重心偏移可能造成意外落水的情况。加上岸边苔藓众多容易打滑就更加危险。
一旦发生溺水事件我们该怎么办?
1.冷静!冷静!!冷静!!!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一旦发生溺水事故切不可慌乱,胡乱的扑腾会打乱自身在水体的平衡更容易产生危险。事实上人体的密度和水体的密度很相近(人体:1kg/m^3——1.3kg/m^3,纯净水:1kg/m^3但自然界绝少有纯净水因此密度要比1kg/m^3高)加之人在吸气时体积增加密度会相对减少。因此只要能够冷静,人还是比较容易浮起来的。
2.可以学习水母漂姿势
如何延长待救时间(水母漂):深吸气之后,脸向下埋入水中,双足与双手向下自然伸直,于水面略成垂直状,如水母状漂浮。当换气时双手向下压水,双足前后夹水,利用反作用力抬头,瞬间吸气,继续呈漂浮状态,如此便可以在水中持续很长时间。在练习水母游时,身体应尽量放松,使身体表面积和水接触面加大,以增加浮力,同时,应将双眼睁开,以消除恐惧。另外,浮在水中时,不可故意憋气,应自然缓慢吐气,以节省体力。
3.出现腿抽筋的情况。
4.水草缠身
首先要镇静,切不可踩水或手脚乱动,否则就会使肢体被缠得更难解脱,或在淤泥中越陷越深。用仰泳方式(两腿伸直、用手掌倒划水)顺原路慢慢退回。或平卧水面,使两腿分开,用手解脱。如随身携带小刀,可把水草割断,不然试试把水草踢开,或像脱袜那样把水草从手脚上捋下来。自己无法摆脱时,应及时呼救。摆脱水草后,轻轻踢腿而游,并尽快离开水草丛生的地方。
5.急救措施
由于孩子溺水并可能造成死亡的过程很短,所以应以最快的速度将其从水里救上岸。若孩子溺入深水,抢救者宜从背部将其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被救上岸后,使孩子头朝下,立刻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再用手掌迅速连续击打其肩后背部,让其呼吸道畅通,并确保舌头不会向后堵住呼吸通道。及时倒出呼吸道内积水。方法一:抢救者单腿跪地;另一腿屈起,将溺水儿童俯卧置于屈起的大腿上,使其头足下垂。然后颤动大腿或压迫其背部,使其呼吸道内积水倾出。方法二:将溺水儿童俯卧置于抢救者肩部,使其头足下垂,抢救者作跑动姿态就可倾出其呼吸道内积水。清理积水的同时,先要用手清除溺水儿童的咽部和鼻腔里的泥沙及污物,以保持呼吸道畅通。注意倾水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延误心肺复苏。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要迅速进行口对口(鼻)式的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分秒必争,千万不可只顾倾水而延误呼吸心跳的抢救,尤其是开始数分种。抢救工作最好能有两个人来进行,这样人工呼吸和胸外按摩才能同时进行。如果只有一个人的话,两项工作就要轮流进行,即每人工呼吸一次就要胸外按摩3到5次。并尽快与医疗急救机构联系。
总之,生命是宝贵的,美好的假期出行一定要在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在安全的区域进行。这样才能度过一个收获满满又开心满满的假期。
记者:徐卫良梁晓茜编辑:吴云健猜你喜欢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