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自身免疫相关性的慢性黏膜炎症,可累及皮肤、黏膜、甲及毛发,一般不具有传染性。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多见于中年女性。病损可发生于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可有对称性,颊黏膜最常见。病损由白色丘疹排列网状、树枝状、环状成条纹或斑块等,可伴有基底黏膜充血、糜烂。
病因口腔扁平苔藓好发于中年女性,病因不清,一般认为其发病与精神因素如疲劳、焦虑、精神紧张有关,也有人认为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临床表现患者多无自觉症状,常偶然发现。有些患者遇辛辣、热、酸、咸味刺激时,局部敏感灼痛。有些患者感口腔内黏膜粗糙、涩感、烧灼感,口干,偶有虫爬、痒感。充血糜烂型患者可导致进食疼痛。
中年女性多见,病损大多数左右对称,粟粒大小的白色或灰白色丘疹组成的线条构成网纹状病损,与正常黏膜之间没有清晰的界限。白色线条间及四周可为正常黏膜或有充血、糜烂甚或溃疡。必要时可进行组织活检确诊。可同时伴有全身皮肤损害,多发生于四肢和躯干,为扁平多角紫红色丘疹,有瘙痒;亦可出现指(趾)甲病损。
检查1.体征
病损特征为由小丘疹连成的线状白色、灰白色花纹,花纹可组成网状、树枝状、环状或半环状等多种形状。
2.组织活检
镜下表现为角化过度与角化不全,伴粒层肥厚基底细胞坏死液化变性,以及基底细胞下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诊断主要是根据局部病变特点以及病损部位活体组织检查可见扁平苔藓组织病理学改变,明确诊断。
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治疗该疾病的一线药物仍为糖皮质激素,二线药物有免疫抑制剂、维A酸类、物理疗法等。面对不同的病人和不同的病情,医生的选择应该以最佳证据为支撑。对于病情较重、发生溃疡或糜烂者,可采用局部和全身治疗,如局限的糜烂性病变可局部封闭、局部激素超声雾化吸入、或局部用溃疡膏或溃疡散等,也可全身给予免疫调节剂,中医中药等治疗。
口腔扁平苔藓不传染,医生和患者十分关心的问题是口腔扁平苔藓是否会癌变。一般认为扁平苔藓属于癌前状态,但其癌变率十分低(癌变率1.2-3.2%),所以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不必过于担心,只要积极治疗,注意全身调节,定期复查,是可以防止其癌变的。但对病损反复糜烂者应引起重视,长期未愈的溃疡或组织表现为非典型上皮增生的病变可做手术切除,并送活检。对于萎缩型、斑块型的口腔扁平苔藓,特别是发生在危险区舌缘、舌腹、口底、牙槽嵴、牙龈处者更应密切观察,定期随诊。
预后须定期随访,本病为癌前状态,癌变率小于1%。
预防尽管目前还没有根治扁平苔藓的方法,但只要患者消除精神紧张,保持良好轻松的心态,避免生气,生活规律,加强锻炼,限制烟酒及刺激性食物(辣椒、生葱、生蒜等),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注意口腔卫生,定期复查,有局部刺激因素的应首先去除刺激因素(不良修复体、牙石、软垢等),治疗慢性病灶等就可以使疾病处于稳定状态,对生活和工作没有影响,部分患者经治疗后还可以恢复正常。
通讯员:老年口腔科王芳
老年口腔科:
-
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