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苔藓治疗专科医院 >> 苔藓护理 >> 为你读书漫步林中

为你读书漫步林中

 

文/艾柯

有个于勃洛先生,在为出版商奥利多夫拒绝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的手稿的时候写道:“也许是我领会能力不够,但我实在不敢相信有人能用整整三十页纸去描述你在睡着前是怎样辗转反侧的!”

卡尔维诺在褒奖简练的时候,也提醒道:“我并不愿意说简练本身是种美德,叙事时间也可以是延长、迂回或停滞的……我为简练辩解并不是想要否认徘徊的美感。”除非这种美感真正存在,我们不能把普鲁斯特纳入文学的万神殿当中。

我们已经注意到,如果文本是一台要求读者参与作品生产的懒惰的机器,它怎么可能徘徊、漫步、浪费时间?你可以说一部小说作品就是描述人们的行动,并且让人们希望知道这些行动怎么会出现的东西。我听说在好莱坞,当一个制片人在听一个电影故事或者情节的时候觉得里面头绪太多了,就会叫道“切到追杀吧!”(CuttoTheChase!)意思是,不要浪费时间,扔掉那些微妙的心理活动吧,直接达到高潮!比如印第安那·琼斯后面跟着一窝敌人,或者约翰·韦恩和他的同伴们在《马车》里快要被杰洛尼莫掀翻的时刻。

另一方面,吸引了于斯曼笔下德·艾散特的那些老的隐晦的性手册也传达了纵弛肉欲(DelectatioMorosa)的观念,这种徘徊会让那些迫不及待的家伙变得迟疑起来,一旦有什么重要的或者扣人心弦的事要发生,我们就应该培养起徘徊的艺术。

假如你在一片丛林里散步,只要不是为了躲避大灰狼和食人妖而被迫逃离,徘徊漫步是非常惬意的,看着太阳的光芒在树叶之间跳跃玩耍,在沼泽地上画上点点色彩,或者去察看那些苔藓、蘑菇和灌木丛中的植物。徘徊漫步不等于浪费时间:就像人做重大决定之前,常要驻足思考。

既然你本是在林中随意徘徊,而不特意去哪个地方,时不时迷路于是也小有乐趣,我这就要来介绍作者用技巧诱使读者迷路的那些步法。

作者常用的一个徘徊和放慢脚步的技巧就是让读者散“推理之步”,我在《读者的角色》里已经提过这个概念。

在任何小说里,文本都会发射悬念的信号,好像叙述放慢了,或干脆停滞不前,又好像在说:“现在你来继续吧。”“推理之步”,在我们的树林隐喻中,意味着在树林以外的想象之步。为了对情节做出正确的预测,读者必须运用他们自身的经验,或者他们读过的其他故事。20世纪50年代,《疯狂》杂志登过一些叫作“我们心目中的景象”的短篇漫画故事,就像你在图10当中看到的,这些故事就是为了让那些总是不由自主地想着好莱坞式结局的读者失策于自己的“推理步伐”。

不过文本并不总是那么恶毒,它们往往还是倾向于允许读者有猜谜的乐趣,随即被证实答案正确。我们一定不能错误地认为,只有那些廉价小说或者商业小说才会有悬念。让读者作预测的过程组成了阅读的所必须的情感过程,让读者期待,或者失望、害怕,以及随着角色的命运起伏而紧张。

节选自《悠游小说林》

朗读者:齧缺子

《悠游小说林》这本关于小说的书不太好“啃”,因为作者安贝托·艾柯堪称世界文学领域的集大成者。书中有大量我们一般读者并不了解的例子,而且艾柯看待小说的角度十分独到。不过,也正因如此,我们这样的书里,更容易发现新的东西,并从而拓展我们对小说和世界的理解。

镜头中的艾柯总是这样一副模样:蓄著落腮胡,厚厚的镜片之后是一双慧黠、锐利的双眼,带着些许戏谑,甚至有些“不怀好意”。他有着一眼看穿一切的那种“聪明”,所以在他的书中,他不在意卖弄理论名词,他只想让读者晓得,真实与虚构之间的那条界线,或许根本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真做假时假亦真,这座茂密的虚构森林,也或许比真实世界还要真实。

无论如何,我们不会停止阅读小说,因为正是从小说中,我们才能找到赋予自己存在意义的普遍公式。在我们的生命里,我们总在找一个与我们的来源有关的故事,让我们知道如何出生,又为何活着。有时我们寻找一个广大无边的故事,一个宇宙的故事,有时则是我们个人的故事。有时候,个人的故事会和宇宙的故事恰好一样。

——安贝托·艾柯《悠游小说林》

安贝托·艾柯(UmbertoEco,―),享誉世界的符号学家、中世纪专家、文艺批评家和小说家。《剑桥意大利文学史》将其誉为20世纪后半期最耀眼的意大利作家,并盛赞他那“贯穿于职业生涯的‘调停者’和‘综合者’意识”。

艾柯的世界辽阔而多重,除了随笔、杂文和小说,还有大量论文、论著和编著,包含中世纪神学、美学、文学、大众文化、符号学和阐释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在这些领域都有重要建树。

[意]安贝托·艾柯著《悠游小说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悠游小说林》由安贝托·艾柯在哈佛大学所作诺顿讲座的六篇讲稿结集而成,既是六堂小说理论课,也是一本文学阅读与写作指南。

文本怎样发出寻找理想读者的信号?读者如何正确地阅读一部小说?怎样才能识别模范作者,破解其文本策略?

艾柯在这本书中充分显示了他将枯燥的符号学和叙事学理论变成一种知识愉悦与心智启迪的能力。他以临床的精密态度,通过模范读者与模范作者、小说故事与情节、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等等概念,将文本从技术层面抽丝剥茧,调查隐藏在小说形式与手法中的玄机,进而探索小说与人生、想象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为小说着迷的深层原因。

跨界文化

跨界书店 · 愉阅生活

ID:BorderlessBookshop

长按







































北京哪里白癜风医院好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走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yy.com/wacs/101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