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苔藓治疗专科医院 >> 苔藓护理 >> 微电影儿童创意写作的新范本张祖庆

微电影儿童创意写作的新范本张祖庆

 

一、与微电影的美妙的邂逅

我的写作教学与微电影,有过一次美妙的邂逅。

年9月底,我接到了作文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张化万先生的紧急通知:备一节作文课,在10月下旬的“浙江省习作写话研讨会”上展示。后来的十来天,我将所有的作文教学听课笔记和所能找得到的作文教学设计,翻了个遍,始终没有找到灵感。找累了,我便找出一些碟片来放松一下。这时,一张片子跳入了我的眼帘——《冲出亚马逊》,瞬间,很多鲜活的画面,重临脑海。

突然间,那种“蓦然回首,那课却在碟片深深处”的感觉油然而生——对,就用这部电影片段为引子,让学生张开想象翅膀,飞向亚马逊河,展开虚拟探险,然后将想象之旅记录成文。

以下是第一次执教《亚马逊河探险记》的片段——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亚马逊河的信息,之后,课件播放亚马逊河的风光片和《冲出亚马逊》电影片段剪辑——战士与鳄鱼搏斗的场景。教师结合课件画面简明扼要地介绍亚马逊河原始森林的特点。紧接着,在飞机起降和三段节奏不同的音乐中,教师用富有启发性的简洁语言,把学生“带进”亚马逊河原始森林,之后,让学生动笔写作。以下为学生的习作片断。)

生:森林深处,到处是厚厚的苔藓和密不透风的荆棘。忽然,我听到一声尖叫。我们艰难地穿过荆棘,只见郭丹丹定定地站在那里。我来到她身边,关切地问:“你怎么了?”郭丹丹惊奇地说:“你们快看!”我们飞快地来到她身边。这时,我看到了最神奇的景象——近千只的大白蚁群正在草丛间忙忙碌碌地寻找食物。一小队约30只、体长约3厘米的大型黑蚂蚁突然一个接一个冲过来,它们凶神恶煞般扑向白蚁,用大颚紧紧夹住后者,身体一弯,尾部的毒针刺向可怜的猎物,被袭击的白蚁几乎在被刺瞬间就不动了……(掌声)

课堂上,孩子们兴奋异常。他们,沉浸在虽为虚拟实为真实的情感体验中。

更让我欣喜的是,后来,带班老师告诉我,班级里半数以上的孩子,课后兴致勃勃地写作亚马逊河探险小说连载。最多的孩子,居然写了近三万字!

是什么让孩子们对写作如此兴致勃勃、欲罢不能?

正如特级教师王崧舟先生后来评这节课所说的“学生想象的饱满、自由的展开,直接决定着想象作文的成功与否……设计中,伴随着情景音效的呈现,张老师有几句断断续续的启发性叙述语。其实,这些洗练的充满着诱惑的话语,正是再典型不过的想象唤醒语……它们就像是一味味药引子,酵化出学生想象世界的生动图景;又像是一块块吸铁石,吸附起学生心灵空间的每一个可资玩索的细节。”

的确,是“生动的音效”和“启发性的话语”,唤醒了儿童沉睡的想象,建构了他们脑海中的新表象,激发了写作冲动和创意灵感,孩子们,才那样兴致勃勃地沉浸在创意写作的快乐之中。

这,大概就是我写作教学生涯中,第一次与电影的“亲密接触”吧!

二、从微电影到儿童创意写作

初尝甜头,兴奋不已。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北京特级教师张光璎先生那里得到了一段3分钟的视频:荷兰一家智能图书馆,所有椅子,都是智能化控制的。一张小小的磁卡,可以驱动椅子——它会跟着主人随意走动;一张卡,还可以指挥多张椅子。我将这段妙趣横生的视频搬到了课堂上,让学生看后开展“头脑风暴”——对图书馆的智能椅进行“二代升级”。课上,孩子们的奇思妙想,纷至沓来。创意写作,水到渠成。

两段视频,辅助儿童创意写作,都很成功。这,仅仅是巧合?

我陷入了沉思。

经过一番对比,我发现两段视频,有着共同特点:

第一,短小。都在三分钟左右;第二,新鲜感。都是孩子们所未接触过的陌生领域;第三,画面感。两段视频,都有很强的画面感。正是这样短小、新鲜感、富有画面感的动态视频,比较好地吸引了儿童的注意力,有利于激活儿童的表象,进而激活他们的创意思维和表达灵感。

后来,我才知道,这样短小有意思的视频,也可以称之“微电影(Microfilm)”——即微型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30秒-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于是,更多的微电影,进入了我的视野;我对“微电影”与创意写作的“联姻”有了更多探索与尝试。

首先,是对“微电影”,有了全新的认识。在我看来,用于写作的微电影,可以是完整的微电影(比如奥斯卡获奖动画《鸟,鸟,鸟》《世界的另一端》),也可以是长篇电影或微电影的节选(如《更好的世界》《月神》),也可以是自己拍摄的微视频。

其次,对微电影辅助儿童创意写作的课型,有了更多的尝试。

先来看我最近开发的《微电影与微辩论》。

板块一:观看微电影

电影情节简介:医生安东的儿子和修车工儿子因玩秋千而发生争执。安东介入两个孩子中,正在调解,修车工不分青红皂白地扇了安东一个巴掌。安东没有还手,也没有报警。孩子不理解爸爸的做法,找到了汽车修理厂,带爸爸去讨回公道。修车工不但没有赔礼道歉,反而再度扇安东巴掌。安东告诉孩子们:“不痛的,没什么可怕的。他也就这点本事了,他输了”。

(教师和孩子们简单梳理人物与事情经过,让学生表明自己的态度,是支持安东还是反动安东。)

板块二:展开微辩论

师:对于父亲安东的做法和说法,你认同还是反对?认真地思考,拿起笔,在贴贴纸上写上“认同”或“反对”。

(生在贴贴纸上写自己的态度。)

师:辩论正式开始,先请认同的一方表达你们的观点。

正方:我们认同安东的做法和说法。因为父亲安东宽容待人,使得孩子们懂得随便找人修理一顿对谁都没有好处,他宁愿自己受苦也不要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板书:宽容)

反方:其实安东已经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了,他面对强大敌人一味忍让退缩,使孩子受到了不良的教育。(板书:不良影响)

正方:没错,父亲安东的行为会影响下一代。有其父必有其子,安东在待事处人方面肯谦让,肯吃亏。在这个社会上肯吃亏,对你是有好处的。他的孩子以后也会懂得谦让。(板书:吃亏是福)

反方:我反驳对方辩友的观点,如果从小这样教育孩子,就会使他们的性格变得懦弱,处处让着别人,长大以后不是处处吃亏吗?我觉得有时候也要勇于斗争,认为在理,就要去和对方对抗。(台下掌声)

正方:假如按照对方辩友来说,用武力解决问题的话,那么世界岂不是一团混乱,所谓的文明世界又何在呢?!(观众掌声响起,师板书:混乱)

……

板块三尝试微采访

现场采访听课老师和孩子们的爸爸妈妈,听取不同的声音;再出示杭师大教授任为新教授的观点。布置写话任务。结课。

这节课最大的特点,是利用微电影,还原生活情境:当我们与他人产生冲突时,用什么样的方式化解才得当?电影中的“两难”现象,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就这样,我将“视频情境”引进教学,让作文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视频资源的“用件”价值发挥到最大限度,学生口语交流与写作就具备了“真实的言语人物”“真实的言语情境”“真实的言语成果”,真正让写作做到“情动辞发”。

在此后的微电影与创意写作的探索中,我逐渐开发了如下几种写作课型。

看微电影写结尾。我经常用奥斯卡获奖微电影辅助于儿童创意写作。这类电影往往结构精巧,结局出人意料,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奥斯卡获奖微电影《世界的另一端》讲的是——漆黑的泥土中,一条蚯蚓碰到另一条蚯蚓,它们结伴而行,在地下钻出了很多形如图案的四通八达的隧道。后来,两条蚯蚓齐心协力搬动了阻碍它们的巨石,来到地面,欣赏到了另一个世界的美丽景象。不料,空中飞来一只大鸟,将一条蚯蚓吃了,另一条蚯蚓非常伤心。大鸟又来追另一条蚯蚓……故事还会怎样发展呢?教师让儿童根据电影线索,展开头脑风暴,写一个富有有创意的结局。这样的写作,有助于儿童创新思维与创意表达的同步发展。

2.看微电影写海报。最近上了一节《月亮之上》的电影写作课。先让学生看皮克斯的动画微电影《月神》

之后,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来写故事梗概。写作的时,提醒学生:哪些故事情节是不能丢的?应该在哪些地方设置悬念点?最后,让学生用一句话写影评。微电影与海报写作,目标集中,图文并茂,孩子们易于掌握,有很强的实用性。

3.看微电影写提示语。电影中经常有精彩的对白,剪切1分钟左右的电影片段,让学生先听对话,记录对话,然后关掉声音看画面,







































白癜风专业品牌医院
白癜风资讯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yy.com/wacs/10162.html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