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苔藓治疗专科医院 >> 苔藓护理 >> 新桥名医话初心我的初心使命晋献春

新桥名医话初心我的初心使命晋献春

 

他,出生在中国医药学重要发祥地、医圣张仲景的故乡——中国河南。

他,酷爱中医,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

他,研读经典、广求名师、勤于临证、精研医术,探索中医治病之奥妙,终有所成。

他,提出“寒温同用”、“给邪找出路”、“痰、湿、水、饮,同类异形”等新观点,提高了临床疗效,完善和丰富了中医理论。

他,不忘初心,怀着对中医的信仰,默默地守望着中医这一独特的传统,并用出神入化的中医仁术一次次地为传统中医“正名”。

他,就是医院中医科晋献春教授。

▲晋献春教授谈初心

怀仁心,农家学子立志成医者

晋献春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中国河南农村。这里是中医药学发祥地、医圣张仲景的故乡,风土人情的熏陶使晋献春从小就对中医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以前性格比较内向,适合学中医。”作为农村走出来的学子,选择学医,一方面是家里人的要求。当时的物质相对匮乏,农村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家人认为学中医,做一名医生,将来的生活有保障,而且还可以养老。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一方面,就是这不但能够实现他从小的理想,更能为社会做贡献。

在当时的年代,由于医学不发达,医疗条件滞后,每年都有很多人因为一些在现在看来很小的疾病而死去。年少的晋献春看在眼里,默默地做着自己的决定。他立志要改变这样的现状,要用自己的医术来挽救那些患者的生命。就这样,他毫不犹豫地填报了河南中医学院,成为了一名医疗系的学生。

大学期间,晋献春如饥似渴地苦读中医经典书籍,本身中医的概念就很抽象,加上这些中医经典书籍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非常不好理解,看一次不明白,就反复多次,再不懂就请教老师。为了把这些晦涩难懂的文言文理解并记牢,他是每天到教室最早的一个,也是回宿舍最晚的一个。他一边学习,一边总结问题,热爱思考的他很快在同学当中脱颖而出。大学毕业时,他获得了“河南省特别优秀毕业生”的殊荣。当时的标准是个人里边产生3个“特别优秀毕业生”。晋献春所在的医疗系有多人,有7个人获此殊荣,晋献春是其中之一。

年,大学毕业,有着“特别优秀毕业生”头衔的晋献春选择就业非常广,可留校任教,也医院工作,还有第三个选择——参军,到第三军医大学(现陆军军医大学)当“军医”。当晋献春把三个选择告诉给当“空军”的大哥时,大哥告诉他军校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地方,全力支持他当一名军医。

来到第三军医大学(现陆军军医大学),晋医院中医科,开始了自己的从医生涯,这一晃,几十年就过去了。晋献春说,学中医得有耐性,要能沉得下心来,看得进书,耐得住寂寞,才能够“悟”出门道。

医院后,晋献春用自己的所学,为很多患者解除了病痛,他的医术也在一次次的诊断过程中不断提高。但是,他也碰到了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觉得书本上一些方子的临床效果并不好。

“世上愚者,读方三年,便为天下无病不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这是唐代著名医家、“药王”孙思邈在其著作《千金方》中对当时某些一知半解、存在自满情绪的医生提出的警语,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从古到今的从医者在中医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学过几年中医之后,对中医理论能大段背诵,古方信手拈来,于是觉得自己治疗一般的疾病是完全没问题的,但在临床中,不但疑难杂症不能有效应对,就连一般疾病,也感到缺乏良方。”晋献春谈到初时的工作情况。

  年,趁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的机会,晋献春拜军中名中医“国医名师”戴裕光教授为师,潜心学习中医学。老师门诊时间,他将患者病症、老师的“望、闻、问、切”方法及所开处方,认真记录下来研究。其余时间就是看书学习,他医院图书馆里的中医书籍,光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就读了不下十遍,每一次精读都会有不少的收获。年,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结业,他获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共同颁发的“出师证”。年,医院学习深造,获医学博士学位。

施仁术,杏林妙手屡次解顽疾

经过几十年的学习和实践,晋献春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完成了自己的志向,成了一名真正能够救患者于水火之中的医者。

现在,晋献春虽然已经55岁了,但他却是当年重庆市名中医中最年轻的一位。在上世纪90年代,刚30岁出头的晋献春已每天至少接诊名患者,年门诊量超过1万人次,多的时候年门诊量超过2万人次。他常常能用价格仅20至30元的中药为患者妙手回春。

为了给更多的患者看病,早上7时许,大家一定能看见他第一个进入诊室给患者看病,8时不到,已为10余位患者看诊完。虽然只有半天门诊时间,但他几乎从来没按时下过班,中午在诊室吃个盒饭,又接着给患者看病,多半坐诊时间会持续到下午3时左右。有人跟他说,患者是看不完的,别那么拼命。而他却说:“没啥的,患者太多了,我加个班就方便了大家,每个患者都是带着希望来的,总不能让他们连病都看不了就失望回去啊”!

在私底下,找晋献春看病的人都亲切地称他为“晋神医”,他们总是乐此不彼,口碑相传着一个个关于晋献春医术精湛,妙手回春的“传奇”故事。

一对来自四川渠县的夫妇慕名找到晋献春。这对夫妇结婚多年未育,虽多方求医却一直难遂心愿。晋献春检查后发现,这对夫妇女方因宫寒不孕,男方也患有相关疾病。找准病因后,晋献春对症施治,在经过4个多月的药物调理治疗后,这个多年未孕的女士终于怀上了孩子,实现了自己多年来的愿望。晋献春打比方说,女人就像是一块土地,他用中医的方式,把土地深翻、施肥,自然就容易播种收获了。像这样治好不孕不育的患者,每年都有三四十个,久而久之,医院的妇产科甚至主动把类似患者介绍医院中医科治疗。

前不久,一位年仅30多岁的女老师患上了癌症。从西医的角度来看,这已经算是不治之症了,医生对她已经放弃。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这位患者找到晋献春。晋献春给这位女教师做了一个巧妙的比喻:“癌症就像朽木上长的苔藓,西医的处理方式是长一处苔藓就清理一处。不过,现在患者的身体已经是一块朽木,苔藓会不断长出,你怎么清理也清理不完。然而改变朽木所处的环境,把朽木放置于干燥的环境中,苔藓没有了生长的环境,说不定就会慢慢消失了。”听了这番话,该患者深有感触,情绪逐步稳定。晋献春针对她的病情给她开了一些中药,患者服用后病情得到了到控制,这也重新燃起了患者对生活的希望。

类似的情况还很多,晋献春为许多人解除了疑难杂症,他办公室里存放着许多康复患者送来的牌匾和锦旗。这些一方面是患者对于他的感激,同时也是对他医术的最佳肯定。

经常有人问晋献春:“你到底是看什么病的啊?”他笑道:“我就是看中医的啊。兵无定式,水无常形,中医学没有专科。中医本身讲究的是望闻问切、辨证论治,所以,作为中医若能治好这个病,治那个病也差不到哪里去!”

明医理,发展和弘扬中医文化

中医承载着中华民族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发展形成的中医学理论体系。

正是怀着对中医的信仰,晋献春用他的勤奋努力换来了同行和患者的认可。“中医最基本的是继承。这种继承包括技艺和德艺,我们要用勤奋努力和坚守医德赢得患者、同行的认可。”晋献春说,要当一名出类拔萃的好中医,就要不断加强学习,勤学善思,学好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理论精髓。

在很多人眼中,尽管晋献春的医术高明,对患者和蔼可亲,但也有人对他表示过“不满”。曾有患者在网上发帖“批评”晋献春:好不容易排了一两个小时的队,谁知道他四五分钟就看完病开方子了,想多聊两句都不容易。晋献春有些无奈地解释说:“中医讲究的是望、闻、问、切,患者一进门,我已经在观察他们的情况了,正如《伤寒杂病论》所说,“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其实几句话,就已经能抓住主要问题了。”果不其然,没过多久,这名患者又发帖说,晋主任的话不多,没想到药还挺管用。

晋献春给患者开的中药一般不会超过20元,有时患者还会疑惑地问,这么点量,怎么像给小孩的一样呢?“中医不在乎药的贵和量的多。药就像是钥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管钥匙怎样,只要对路就能打开。”这些理论与中国传统哲学不谋而合。

不过,晋献春特别在意患者有没有按时吃药。“时间变了,自身也变了,即便那是方灵药,也会失去效果。”有一次,晋献春表情非常严厉地对一位老是不按医嘱服药的患者说:“你再这样,我就不看了。这是对医生的不尊重,也是对你自己的不尊重。”吓得患者赶紧道歉,保证按时服药。

“作为一名军医,为广大官兵服务,是我应尽的职责。”晋献春始终牢记使命,坚持为官兵谋健康。在日常工作中,只要有官兵或军属来求诊,他都是有求必应,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在驻地,他多次到基层部队巡诊、讲座,上门为广大官兵送医。同样,他也将“望闻问切”带到平均海拔米的西藏,用中医的诊治方法为边防官兵解除疾痛,受到边防官兵的广泛赞誉。

  “患者是医生的财富,我的心愿就是可以在我80岁、90岁时还能给患者看病,那就是我最大的福分。”晋献春作为一名中医医生,他从立志做一名医者那刻起,到现在为无数病患者解除病痛,这几十年走来,正是他不忘初心,坚守信念,怀着一颗心系患者的“仁心”,施展妙手回春的“仁术”的真切体现。

人物小传

晋献春,河南鄢陵县人,年5月生,中国共产党员,教授、主任医师。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全国中医康复保健优秀人才、重庆市首届优秀青年中医、重庆市名中医、重庆市科学技术(中医内科)带头人、重庆市学雷锋先进个人、重庆市重点人才工程人选。荣立“三等功”两次。

现任中央军委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分会常务委员、全军中医学会内科专委会常委、全军考试中心出题专家;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青年中医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中医药高级职称评委等职务。先后参研省、部级课题6项,发表医学论文60余篇,参编学术著作6部,发明专利2项。

他始终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熟练运用中医药理论诊断、治疗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在中医药预防和治疗心肌病、风湿病、妇科病、脾胃病及疑难杂症等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和方法。

?把优质医疗服务带给老挝军民?医院组织开展高原战创伤救治能力培训活动

文字:李春梅

图片:谭又铭

视频:李荣荣

编辑:武孟

刊期:

医院新闻看病就医

健康科普医疗热点

重庆市沙坪坝区新桥正街号

陆军医院(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yy.com/wacs/12664.html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