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听到一位宝妈吐槽:
我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人给娃乱吃东西!
这种情况想必很多爸妈深有体会。
明明强调过很多次,娃对有些东西过敏,不能乱吃,可老人就是不听劝,还振振有词:“别瞎矫情了,这不吃那不吃,孩子怎么长身体!”
娃过敏真不是小事,更不是矫情,吃了致敏食物很可能有致命危险的:
今天就来仔细讲讲如何提早发现宝宝过敏,又该如何正确应对过敏。
当心!
娃过敏的5大信号
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过敏表现是皮肤泛红、发痒,而且是越挠越痒。
有时皮肤会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斑+疹子(湿疹、皮疹、荨麻疹),或者类似蚊虫叮咬的疙瘩,还会伴随干燥、脱皮水肿、苔藓样增厚等。
来源科学家庭育儿
除了在皮肤上的表现外,过敏同样可以引起宝宝身体其他部位的反应!
来源科学家庭育儿
如果以上这些症状严重,或宝宝出现:
脸色苍白、手脚冰凉
出冷汗、神志不清
呼吸困难、口周发青、昏迷等症状
要警惕宝宝是过敏性休克,医院,不能耽误。
慎碰!
4大高风险过敏原
常见的过敏原有4种,其中“食物过敏”是宝宝们最容易遇上的。
本文总结了4类致敏风险极高的食物,大家可要瞪大眼看清楚啦:
?鸡蛋及鸡蛋制品
鸡蛋、蛋糕、蛋黄酱、含蛋清奶油等。
?奶制品
牛奶、奶粉、酸奶、奶酪、奶干等一切以牛奶为原料的奶制品。
?坚果、谷物及其制品
核桃、杏仁、榛子、核桃油等;
花生、花生油、花生酱等;
大豆、豆制品;
小麦、麦麸、面粉及其制品。
?海鲜类及其制品
鱼、虾、贝类、贝壳类
上面这些食物并不是完全不能吃,只是它们的致敏率高一些。当宝宝第一次尝试这些食物时,一定要少量尝试,观察宝宝的反应。
这里推荐一个“回避激发试验”方法,帮助各位家长进行食物过敏检测。
来源科学家庭育儿
(注意:使用这种方法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过敏反应,一定要及时停止并就医。)
除了娃最容易接触到的“食物过敏原”外,还有另外3种常见过敏原:
花粉、尘螨、动物皮毛:对此过敏的宝宝,可能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引发哮喘。
化妆品、染发剂:对这类产品过敏的娃,可能会在接触部位出现红斑,丘疹,丘疱,丘脓疱疹,脓疱。
蚊虫叮咬:宝宝被蚊子咬后,有些人症状较轻皮肤上就是一个小红点;而有的人可能就会起一个很大的包,甚至还会起水泡。
来源科学家庭育儿
脱敏治疗万能吗?
很多家长面对娃过敏,会想到脱敏治疗,但又对脱敏治疗有一些疑惑,比如:
孩子到底有没有必要做脱敏治疗?
做过1次脱敏治疗,就能彻底根治过敏了吗?
宝宝4岁,做脱敏治疗是不是太早?
脱敏治疗是通过逐步提高过敏原的暴露量,使机体对该过敏原耐受,从而减弱过敏反应的一种治疗措施。
脱敏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来源科学家庭育儿
所以对于想给宝宝做脱敏治疗的家长,我们给出以下3点建议:
5岁以下宝宝并不适合做脱敏治疗。
如果只是偶尔过敏,没必要进行脱敏治疗。
如属于特殊人群,绝对不能做脱敏治疗。(包括严重或控制不良的哮喘的患者、一些自身免疫病患者、心脏病患者、孕妇、使用β阻滞剂患者等)
其他情况如想进行脱敏治疗,可听从医嘱。
除了脱敏治疗,在预防和治疗过敏的路上,最重要的就是查找+规避过敏原。
查找过敏原的2种方法:
做过敏原检测
写宝宝的生活日记
前者适合经常过敏的宝宝,但结果只具有参考性,并不是绝对的;
后者记录宝宝的饮食、环境、接触式等生活细节,适合用于所有宝宝,并且结果比前者更为精准!
但生活日记的记录过程比较繁琐、细碎,要求家长们有很强的耐心才行。
来源科学家庭育儿
无论用哪一种方法,查出宝宝的过敏原后,一定要让宝宝规避过敏原。
除日常规避方法,还可以在宝宝突发过敏情况时服用药物。
最常用的抗组胺药物有:开瑞坦、仙特明、地氯雷他定。此外还包括一些外用的洗液、软膏、滴鼻剂、滴眼液等。
使用这些抗组胺药物能够减轻红、肿、痒等症状,但不能从根本上治疗过敏,所以药物治疗并不适合宝宝长期使用。
任何过敏都不可能一下子治好,宝宝一生中不同阶段对什么过敏,以及过敏的严重程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父母们要保持平常心。
相信爸妈们的耐心和细心,一定能帮助宝宝抵抗过敏。
审核专家:
田祯: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副主任医师
精彩推荐
大专可报有编制,医院特招名医学生不得在医疗机构私设灵堂、摆花圈,河南签发最医院取消编制,对医护人员有什么影响?国家卫健委发文:这9种医疗违规行为将被严惩下半年深化医改26项重点任务清单发布直播带货屡“翻车”,消费者可凭购物依据维权25批次药品不合规,你家有吗?总投资超58亿!河南半月内18所医院基建项目获批、签约—END—值班丨王丽娜统筹丨王嘉译编辑丨吴文可版权声明本文经授权转自科学家庭育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