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四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四姑娘山就是这样一个,
美丽、迷人的地方。
有多少人不远万里而来,
又有多少人,
把梦留在了这里。
四姑娘山
四姑娘山主要景点是三沟(双桥沟、长坪沟和海子沟、)、四山(大峰、二峰、三峰和幺妹峰)。
有人说,到了四姑娘山才知道,原来每一条沟谷、每一座山峰都是截然不同的世界。
一个昼夜之间世上的颜色会发生无数种变化,
山间的积雪会融化,又会重新悄然落下。
谷间的溪水长冲流,又将带来新的泥土。
这里的万物都不加矫饰,自有它的嘹亮和沙哑。
长坪沟
长坪沟是四姑娘山的三条沟里最为典型和漂亮的一条。
长坪村就座落在长坪沟口,步行7公里,就是喇嘛寺遗址,过了喇嘛寺再往里才算是进入真正的长坪沟景区。
景区以雪山、牧场、草甸、原始森林闻名,四姑娘山在长坪沟内16公里处。
长坪沟内的原始植物种类非常丰富,而且植被保存完好。
成片的原始森林里,古柏高大挺拔,青松枝密叶茂,杨柳密密匝匝,遮天蔽日。
头上,阳光穿透树冠,洒下万缕金光;
脚下,沃土披着青苔,弥散幽远宁静。
俨然是一幅“林深不见人”、“清泉石上流”的诗情画意般的山水图。
森林尽头,豁然开朗,只见一片草甸置于群山环抱之中,其间有一条溪流潺潺流淌,蜿蜒回转,宛如进入另一番天地。
景区内只供马匹及人行走,不通车,所以以骑马为其主要特色。需要注意,进入沟中最好自带干粮和矿泉水,不太好找吃饭的地方。
神话传说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有一个善良的山神叫阿巴郎依,他有四个如花似玉的女儿。
这四个仙女引起了一个叫墨尔多的恶魔的垂涎,他想霸占四位姑娘为妻妾,于是向阿巴郎依提亲。
阿巴郎依知道墨尔多生性残忍,就断然拒绝了这门亲事。墨尔多恼羞成怒,打开了天河,一时间,洪水四溢,村庄冲毁。
阿巴郎依为保护一方平安,与墨尔多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由于阿巴郎依年老体衰,体力不支,最终被墨尔多杀死。
看到洪水肆虐,父亲被害,四位姑娘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去抵挡洪水,她们手牵手连成一片,化作了四座雪山,保护了一方平安。
四姑娘的父亲阿巴郎依死后也化成了一座山,那就是巴朗山。巴朗山在藏语里就叫阿巴郎依。
相传四个姑娘化作雪山的日子正是农历五月初四,人们为了纪念四个姑娘,在每年的这个时候,成千上万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海子沟的朝山坪,祭奠她们,并祈求风调雨顺,村寨平安。
嘉绒藏族文化
长坪沟樟木寨的房屋是典型的嘉绒藏族建筑。
细心的你也许已经发现,不少民居修建在半山腰上,为什么这样呢?一是因为他们耕种的土地在山上;二是住在半山腰,可以避免泥石流的袭击;三是半山腰的地势有利于抵御外敌入侵,易守难攻。
嘉绒藏居多用石块堆砌而成。那些乱石在嘉绒儿女的巧手里,竟然被堆砌得棱角分明,墙面方方正正。整个建筑下大上小,逐渐向上收缩。嘉绒儿女在修建的时候,没有使用任何测量工具,他们全凭自己的一双肉眼、一双巧手以及祖辈们的建筑经验就能完成这一惊世骇俗的创造。
如果你有机会到藏家做客,就可以亲身感受嘉绒藏族建筑的风格。这种碉式石楼通常有三层,房顶的一半为平台,三面围着女儿墙,墙角上翘呈角状。平台上安了涧槽,把水引出屋外。另一半歇山式,覆盖着红瓦。
喇嘛寺
这是公路的终点,也是长坪沟的起点。
从车上下来,入眼便是这坐小小的寺院。随着旅游的开发,喇嘛寺也逐渐好看了起来。
时间若是中午前后,阳光明媚,碧空如洗,寺院中的风马旗轻抚着远方的四姑娘山,很是好看。
这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属格鲁派系。相传为宗喀巴大师的高足查科阿旺扎巴于公元15世纪初所建。
尽管眼目前见到的寺院遗址规模不是太大,但它在本地的佛教史上曾经辉煌一时。
据说,在鼎盛时期,寺院僧侣多达余人,高僧辈出。可惜,这座在嘉绒藏区颇有盛名的寺院在文革时期遭到了严重毁坏。
旅游开发以后,为了让广大游客了解藏传佛教文化,又重新修建了喇嘛寺。你可以从中感受到藏传佛教建筑的基本风格,感悟当年寺院的神圣与庄严。
植被
四姑娘山长坪沟原始植被很丰富,而且保护非常完好。
身旁的这些树上挂满了类似蜘蛛网状的绿色悬挂物,当地老百姓叫它山挂面,它的学名叫松萝,是一种植物。
据科学解释,它是衡量高原地区空气质量的一种标准,在整个四姑娘山景区到处可见它的影子,说明四姑娘景区空气质量很不错。
四姑娘山景区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20万单位,超过国家一级空气质量标准的一倍。所以生活在四姑娘山景区内的百姓长寿者很多,一家四代同堂是较为常见的。这与景区良好的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
四姑娘山地处我国第三台阶向第二台阶过渡的峡谷地带,所以形成了这里气候的多样性,同时也造就了景区自然立体生态系统。四姑娘山景区的植被大致可以分为桦木林带、沙棘林带、方枝柏林带和针叶林带,属于国家保护的物种多达种。
从长坪沟的喇嘛寺到枯树滩阴山面的中上部位,主要分布的是桦木——方枝柏林带区,该林带阔叶林以桦木为主体,针叶林以柏科为主体,在群落中桦木成为优势物种。
这里海拔在—米之间。景区的红桦林是原始亚高山针叶林遭受破坏的次生性落叶阔叶林群落,灌木种类有栎叶杜鹃、绢毛蔷薇、五加、凹叶瑞香等,多数低矮,其高度不足厘米。草本类有圣叶金腰、驴踢草、东方草莓等。这片林带具有很高的景观价值:红桦树皮斑驳,在夕阳余辉映照下,金红透亮,光彩夺目。娟丽清秀的桦木林中偶尔在你面前矗立一棵古老苍劲的松柏,仿佛要让你感受一下茶马古道的遗风。
沙棘林
由于长坪沟的森林资源没有遭到像双桥沟那样的人为破坏,因而在这里保存了沙棘树生长的原始状态。
受周围高大乔木的影响,相对低矮的沙棘树多了一些阴柔,树形清秀而惹人喜爱,沙棘与皂柳形成混交林,下层有三颗针、蒿类等植物。
地面被苔藓、地衣等植物覆盖,有的厚达20厘米,走在上面犹如踏上了绿色的地毯,有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
枯树滩
相传枯树滩是阿巴朗依与墨尔多家族交战的遗迹,墨尔多用法术招来洪水,洪水淹死了阿巴朗依的军队,死去的士兵们化成了高大的树干,后来洪水退去,而树干依然屹立在这里。
枯死的沙棘、杂木留下一片枯桩置于河滩,苍白的屹立在那里。故称“枯树滩”。
树木虽然失去光泽,如暮年的老者,但依然顽强的挺立,而且根根树木盘根错节,树枝造型变化多端,似龙盘蛇舞,亦如雕塑作品的会展。
虫虫脚瀑布
为什么叫虫虫脚呢?
因为整条瀑布自上而下分成许多小支,很像毛毛虫的细细的小脚,所以当地百姓叫它虫虫脚瀑布。
迥与众流异,发源高更孤。
从天随势下,虫虫脚爬爬。
在长坪沟景区像这样的瀑布共有多条,它们汇集在一起,同海子沟、双桥沟的水一道,流入沃日河,再流入大渡河,最后汇入长江。
唐柏古道
长约三公里的唐柏古道上。据说,这是唐代时北往理县的驿道。
该林带以古老苍劲的方枝柏林为主,海拔在—米之间,绵延五公里。
穿越其中,仿佛走入了过去。听远方马儿的叫声,是否会与你相遇,武林侠士和行脚商人。
该物种系柏科,圆柏属,是景区植被中寒温性极强的常绿针叶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过度采伐,像这样保存完好的典型群落已不多见。这种树植株粗壮挺拔,遮天蔽日,气势恢弘。直径达厘米、高达30米的巨柏与直径米、高50米的麦吊云杉竞相争雄,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上下干海子
在这一段游程上,有两个干海子,分别是上干海子和下干海子。
据说,这两个海子原本有丰富的水源,畜满了水。后来因为河流改道,两个海子就变成了如今的沼泽地了。现在它们成了牛羊的乐园。
向东边望去,四姑娘山便近在咫尺。似剑直指南天门,如屏当顶半边天。
此处也就是攀登四姑娘山三峰、四峰最重要的大本营。
两河口
是那些雪峰上面的积雪融化成的雪水和长坪沟里的河流汇集的地方。
木制的栈道立在河流之上,继续往前走,离开了河口,便没有道了。
这是栈道的最后一点,很多人都会选择在这里骑乘前往木骡子。
往上看,隐约可以看到婆缪山的一角,在山背后,有一个非常漂亮的海子叫婆缪海。
红石阵
那些儿像火一样的石块群便就是红石阵了。
相传在很久以前,阿巴朗依化作山峰以后,四姑娘悲痛欲绝,哭着奔向父亲的遗体,她的眼泪流干了,血从她的眼睛里流了出来,染红了这片石头。
按照科学解释,这是红色的藻类生物密集生长于花岗岩上形成的景观。
这种红色藻类大量繁殖的载体岩石为花岗岩。花岗岩含有丰富的钾、钠等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可在风化的最初阶段从岩石中泄出其中的大部分,而这种藻类吸附生长的生态方式特别有利于吸取高浓度的钾、钠等元素,沟内湿润多雨的气候又提供了藻类生长所需要的水分,所以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我们所见的红石奇观。
脚踏苔藓地,近观红石阵,远望雪山、冰川、白云、蓝天,其景融融,非常壮观.
骆驼峰
正前方有一座奇特的山峰,它双峰突起,中间凹下,像一只骆驼,我们叫它骆驼峰。
海拔米,位于著名的四姑娘幺峰的北面,长坪沟尾,北壁至毕棚沟,与羊满台相望。山体主要由坚硬的花岗岩构成,由于风化作用岩石较破碎,骆驼峰有一东一西两个峰,登山者称其为东峰和西峰。
日落再来观此峰景,魅力四射。它卧高山之巅,历经风雨,披星戴月,铸就成一幅钢铁般的脊梁。像迎接八方朝山的游客,翘首远望。
木骡子
木骡子位于四姑娘山北面山脚,是一个海拔米的大草坪,也是长坪沟的最后一个观景点。木骡子位于四姑娘山北面山脚,是一个海拔米的大草坪,宽阔而平坦,是沟内植物最为丰富的地方。
木骡子非常富有诗意。草场上有几棵树,几根白色断木横在草地上,还有好几个白色木桩,前面有一片开阔的草甸,溪水在这里静静地流淌,草场上星星点点的缀着紫色黄色白色的小花,牛羊在这里快乐的生活,很有童话感。
这里也是我们的大本营,帐篷都将驻扎在这里。长穿毕的老驴们在这里做最后的修整,对于露营的游客这便是终点了。如果想住的好一点,里面还有木屋小床可以住。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漫步长坪沟的夏花斑斓
披天为被
覆草结床
星空做灯
以梦喂马
予你一场最美的相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