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到沙滩玩沙、沙坑挖沙什么的,
都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游戏了,
不过,郁闷的是,
玩了沙土后,
有的小朋友的手背和腕部会有淡红色的小疙瘩,
这时爸爸妈妈一定要警惕这种皮肤病
“要不是医生亲口对我说,我还不敢相信,玩水和沙土还能过敏,赶紧给家中有宝宝的朋友们提个醒。”6月1日,淇滨区鹤翔小区的孟女士告诉记者,她家女儿因为爱沙土和水,结果过敏了,右手背部出现了不少小米粒大小的红疙瘩,因为瘙痒孩子一直抓挠,医生诊断是过敏性皮炎。据孟女士介绍,她家女儿今年2岁了,叫嘻嘻。因为他们家附近的小区里有小喷泉池和沙堆,平时她上班的时候,嘻嘻的奶奶会带着嘻嘻过去玩,嘻嘻也特别喜欢玩。节假日孟女士也会带着嘻嘻到淇河边玩沙土、玩水等。
可是最近这几天,嘻嘻一直挠手,孟女士拿过嘻嘻右手一看,手背上布满了小豆豆,一挠就开始发红。“我一开始以为是天气热,起痱子了,就给她擦了痱子粉。但两天过去了,红点不见消,竟然还连成了片,大一点的红点下面跟有浓水一样。”孟女士说,这下家人都坐不住了,医院,医生经询问后表示,孩子是接触了不干净的水和沙土后过敏了。
记者联系到医院儿科医生,该医生表示,嘻嘻得的是沙土皮炎,医学上称为幼儿丘疹性皮炎又叫摩擦性苔藓样疹,好发于2至10岁的孩子。其病因是由于孩子的皮肤娇嫩,皮肤受到水、沙土、肥皂的多次刺激摩擦后,防御机能降低,加上阳光照晒以及汗液浸渍,从而导致皮肤发炎。春末夏初是儿童患沙土性皮炎的多发季节。
“这种皮炎好得慢,一个病程6~8周,有一定自限性。但是极个别症状严重的,可能会发到全身,就需要输液治疗了。”医生告诉记者,玩泥巴玩水是孩子的天性,但要注意别玩太久,半个小时为宜,如果衣服袖子湿了,一定要及时挽起来。什么叫沙土性皮炎?
沙土性皮炎,又名摩擦性苔藓样疹、儿童丘疹性皮炎、肘膝复发性夏季糠疹,是发生在儿童手背、前臂的丘疹性皮炎。
1好发人群:
好发于2—5岁学龄前儿童,性别差异不大,是儿童皮肤病门诊中就诊率非常高的一个常见病,且复发率高。
2好发季节:
每年除冬季发病较少外,其余春夏秋三季均可发病,以春末夏初为主。
3形成原因:
沙土性皮炎的病因尚未明了,一般认为与儿童频繁的手足部反复摩擦刺激,反复接触水、沙土等有关,也有人认为除机械性刺激外,还可能与日晒、病毒感染有关。
如何判断宝宝是不是沙土性皮炎?
1通过症状判断
皮损首发于手背近腕部,然后逐渐向前臂扩散。皮损为皮色或淡红色、圆形、直径1-3mm大丘疹,平顶或圆顶,散在分布。严重的沙土性皮炎,丘疹可融合呈苔藓样,向下肢扩散、泛发全身,瘙痒剧烈、病程长。
2与手足口病的区别
虽然沙土性皮炎和手足口病都会在手部出现皮疹,但两者却也有着本质的区别。
1)皮疹生长部位
沙土性皮炎:一般在手背、腕部、前臂或膝部等处;
手足口病:除了手上、脚上之外,还会在口腔内颊部、舌、口唇内侧等处出现;
2)传染性
沙土性皮炎:没有传染性;
手足口病:有传染性,主要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
3)病程
沙土性皮炎:病程较长,一般情况下2个月才能痊愈;
手足口病:通常7天左右就可痊愈;
4)有无痒感
沙土性皮炎:有痒感,由于反复搔抓,皮肤会增厚、粗糙、脱屑。
手足口病:无明显瘙痒感,但口腔疱疹溃破后,孩子会因疼痛出现哭闹、拒奶。
医生表示,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沙土性皮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正规治疗,以免皮疹泛发。
本期小编:Gloria
来源:淇河晨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