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苔藓治疗专科医院 >> 苔藓病因 >> 一家从3000公里外空运来的民族特色

一家从3000公里外空运来的民族特色

 

文/田小齁图/李燕

初至『云上千禾』的门口,就被墙上一句话所击中。“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小云南”,确实,身处繁琐生活中的我们,总在寻找一片纯净的世外桃源,而云南早已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情怀与向往。

歩入餐厅,仿佛有种进入另一个纬度的错觉,外面还偶有寒风吹过,店内却已被青葱绿植环绕,连不适宜北方气候的竹子、芭蕉都亭亭玉立。白族扎染吊顶自带新意,尼西黑陶摆件低调现身,古老而罕见的纳西文挂于墙上,还有一只镇宅瓦猫勤劳“迎客”,这里俨然就是一个“小云南”。

入座便有免费云南普洱茶奉上,大理土陶餐具于面前整齐码放。对于那些尚未到过云南的顾客来说,不仅能从店内环境与细节上捕捉到浓浓的异域风情,还能从50道正宗“云南味儿”的菜品上,一窥当地如万花筒般的饮食文化。

听朋友说,『云上千禾』的总厨是一位地道的云南师傅,有着30年的餐饮经验,此番把家乡菜带至津城,自然更是不能马虎,力求最大限度保证原汁原味。因此80%的食材与调料,如树番茄、姜柄瓜、象牙菜等都是从云南空运而来。也幸亏如此,才能让我们有机会尝到一些津城鲜见的正版云南菜。

01

炸茨菇片18元

恐怕津城的吃货们看到“茨(cí)菇”二字,都会误以为是某种神秘的蘑菇,不敢轻易尝试。其实这款形如大蒜的陌生植物,是一种在南方更为普遍的蔬菜,吃起来粉状的口感有点儿像马铃薯,常被用来做烧肉。虽然很多地区都不难觅其踪影,但只有云南这个野生植物王国的茨菇,味道才最为甘甜,几乎不带苦涩,也最讨食客们的欢心。

将从云南空运而来的茨菇切片,炸至金黄,只撒一点椒盐,入口一嚼便是脆香十足,微微的咸味过后浮现丝丝的甜意,并带着茨菇自身独特的清芳余韵,萦绕于唇舌之间,丝毫没有薯片那种油炸的腻感,本想用来开胃下酒,谁知眨眼的功夫就被一扫而光。

02

凉拌树皮树花28元

在大理第一次见这道菜时,听当地人称其为“青蛙皮”,吓得一直不敢动筷,结果被同行的昆明朋友发现,嘲笑至今。原来这神似青蛙皮的食物,也叫“树皮”,是云南原始森林中附生在潮湿树木上的一种野生苔藓,只在空气与水源绝对纯净的地区才会生长,据说就连我国“第二国宝”滇金丝猴都对其爱不释手,专用它们来补充营养。

而棕黄色的“树花”同样是一种寄生在高大古树上的真菌,因为形如胡须,也常被称为“树胡子”。

但凡是到大理旅游的朋友,第一餐都少不了这道凉拌树皮树花,初看就带着浓浓的山野气息,加入芫荽、小米椒、白醋、柠檬凉拌,口感兼具海带的嚼劲与木耳的脆爽,慢慢咀嚼间,舌尖先泛起微弱的苦涩,紧接着就袭来爽口的酸辣与浓郁的清香,绝对是全新的味蕾体验,倒可以让尚未游览云南的顾客,提前尝个鲜。

03

石磨豆花19元

石磨豆花顾名思义,是以传统的推磨方式将黄豆研磨成浆,然后再烧开反复沥去豆渣只留纯粹汁液。但豆浆自己并不会凝固,因此要进行最关键的一步——用盐卤等自制“凝固剂”点豆花。若想像早点豆腐脑那样细滑就点嫩些,若想像重庆豆花那样松韧就点老些,而要是将点好的豆花压实榨干水分,也就成了豆腐。

据说『云上千禾』总厨所做的潮水豆花在家乡算是一绝,能引无数吃货排队的那种。云南豆花相比川渝版的更加细嫩软滑,而且绝不能结粒。这就要求做豆花的人把豆子磨细,把豆渣淘尽,点卤快,吊浆好,没个三五年的手艺肯定做不出像样的来。

揭开盖子,豆花犹如新生婴儿的肌肤一般吹弹可破,光滑白净的表面让人不忍下手破坏。一勺入口,舌尖刚一触碰那细嫩“玉脂”,便不见了踪影,温润过后只留醇厚的豆香,让咱们从小吃到大的豆腐脑都有些黯然失色。店家还为其搭配了玫瑰红糖水与咸辣酱两种口味小料,一下解决了豆花的甜咸之争,很快就被我们消灭殆尽。

04

豆花米线15元

估计不少吃货对于云南的美食印象,都是从一碗过桥米线开始,殊不知这只是云南米线王国中的“冰山一角”,不提千变万化的食材与口味,光是米线的吃法,就还有凉、烫、卤、炒等多种形式,店家则从当地几十款米线中精选出了六款,并从全国最知名的米线产地蒙自取材,以还原云南米线的真实面貌。

豆花米线虽非游客的“热门选项”,但却是昆明人最爱的那一款。上桌后将豆花、焖肉、黄豆、冬菜等食材与米线充分搅拌,或许其“帽子”(云南人口中的浇头)看似并无特别之处,但却暗藏一味以云南汤池老酱等7、8种佐料调制而成的秘制酱,集鲜咸麻辣甜于一体,据说这酱料也和豆花一样,堪称大厨的拿手绝活,用其搭配蒙自特产米线,弹嫩爽滑间将新鲜黄豆的甘香、花生的脆爽、焖肉的鲜咸,豆花的清凉多味融合,层层变幻。四溢的浓香还差点儿让我们丧失理智,想再追加一碗。

除了豆花米线,他家还有一款在津城很少见的肠旺米线,是将猪肠与血旺(血豆腐)搭成“帽子”,堪称云南米线界的“奇葩组合”,恐怕会让不少人误以为“重口”敬而远之。但正宗的肠旺米线会对猪肠进行彻底的处理,只留其嫩滑的嚼感,几乎不会有任何腥臊味,加上浓香微辣的卤汁绝对是个惊喜,据说已成功”掰弯“了好多妹子。

05

哈尼蘸水鸡88元(半只,建议预定)

云南人无蘸水不欢,但凡菜品上桌,无论荤素,必然会再打上几份蘸水。而若想找到这种饮食文化中的极致代表,非“一菜一蘸水”的哈尼族人莫属,尤其这道哈尼蘸水鸡,其本是哈尼族的经典大菜,一般只有逢年过节或招待贵宾时才能吃到。

将散养土鸡以白水煮上1-2个小时,只保留鸡肉自身的鲜嫩,而蘸水则更为复杂。在哈尼人的习俗中,认为蘸水配料越多,就象征着家族越庞大,物产越丰盛,因此除了气管与胆,各式鸡杂与鸡血都要加以利用,再放入大芫荽、小芫荽、香柳等佐料,浇上一大勺关键的鸡汤,做成令人唇涎欲滴的蘸水,以至于每每看到它便把鸡肉抛诸脑后,忍不住先“抢食”蘸水里的鸡杂。

鸡血、鸡蛋肠(卵巢)、鸡胃、鸡肝,还有尚未成蛋的蛋黄,丰富程度堪比天津人熟悉的羊杂汤,但那些稀奇部位却不似鸡心、鸡胗这么常见,若是出自饲料鸡,恐怕会带着难以“洗白”的腥气味儿,根本不能入嘴,也唯有天然散养的土鸡,才可以还原哈尼族人的乡野风情。夹起一块鸡胃入口,Q脆有嚼头,辛辣间满溢香料的芬芳,丝毫没有奇怪的味道,而用白煮的鸡肉打蘸水,更是不腥不腻,鲜嫩可口。不过这份津城最正宗的哈尼蘸水鸡,每日限量5只,想尝鲜建议还是提前预订,今天去时倒很幸运,刚好赶上了最后一份。

06

薄荷牛柳46元

在云南薄荷真不是什么稀有的食材,院子里随便一撒就能长成一把,掐几片入汤入菜做蘸水,甚至还能炸脆了吃,薄荷的无限潜能都被云南人开发了出来,而其中流传最广泛的便是这道薄荷炒牛柳。细嫩的牛里脊充分吸收了云南新鲜薄荷的草本气息,以清凉芳韵衬托牛肉自身的浓香,虽加了辣椒提味,却能辣而不燥,很适合当下转暖的季节。

07

西米菠萝饭36元

津城最不难找的菠萝饭竟成了网友好评率第一的菜品,估计会让不少食客大感意外。菠萝饭是西双版纳的人气美食,但常见的还是将白米饭预先炒好再扣入菠萝的山寨版,与傣族的原版相差甚远。而面前这份刚一出场,便闪现着紫色的晶莹光泽,一看就是正品无疑。

因为菠萝饭的原配从来不会是大米,而是云南特产糯米,厨师还在其中加入西米,使香糯的口感多了一份Q劲。将浸泡了几个小时的西米、紫糯米与剁碎的菠萝肉混合,填入“菠萝碗”同蒸半个小时,才能确保果味的酸甜渗透进每一粒米中。

08

黑糖四宝28元

除了云南特色的菜式,还有这款津城少见的甜品值得推荐。所谓四宝包含黑糖、金耳、桃胶、皂角米这四款云南特产好物,都是当地人常备的药膳。黑糖其实是以古法熬制更长时间的红糖,富含矿物质与微量元素。金耳是近似于银耳的胶质菌类,比银耳更珍贵,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桃胶又称“桃花泪”,是桃树上面分泌出的粘稠液体,在古代就是用来治病的药材。而皂角米俗称雪莲子,是皂荚的果实,常被当作“平民的燕窝”。

这样一碗集齐“四宝”的糖水,也许喝上一回并无多么明显的滋补功效,但其独特的味道却足以令人印象深刻。经黑糖熬制的稠液入喉,浓郁而自然的焦香于舌尖漫溢开来,并不时闪现桃花的清幽芬芳,偶尔咬到略带弹劲的金耳与皂角米,甘润香甜,连一向不喜甜的我也爱不释手。

09

现烤鲜花饼8元/个

进了一家云南餐厅,若是不点上几块鲜花饼就会觉得一餐不够完满。『云上千禾』的鲜花饼用从云南空运而来的鲜花花瓣制作内馅,且是现点现烤,味道肯定比只用玫瑰糖的那些更值得期待。

轻轻一碰热乎乎的饼身,饼渣便掉个不停,足见其酥脆。小心翼翼掰开,玫瑰的香气扑鼻而来,鲜红的花瓣清晰可辨,咀嚼间丝丝的甜意,淡淡的芬芳,恰如其分,再啜饮一口云南特产普洱茶,真有置身洱海边的错觉。

10

特色饮品

此外大理常见的风花雪月啤酒、老挝的黑啤,还有云南人喝的凉茶,都是在津城买不到的特色饮品,临走时好想外带几瓶。

商家资讯

店名:云上千禾(云南主题餐厅)









































合肥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yy.com/wadzz/1470.html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