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皮炎
生活中应该有这样“相爱相杀”的情景,比如你戴上心爱的耳环项链或者手表时,就会:
(图为手表和项链引起的接触性皮炎)
或者当系皮带时,会这样:
还有很多类似的皮肤症状,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接触性皮炎”。
01定义
接触性皮炎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我们之前讲到的湿疹、荨麻疹也属于过敏性皮肤病),即皮肤或黏膜接触致敏物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炎症反应。
02病因
常见病因有:
动物性:蚤、蚊、隐翅虫、松毛虫、斑蟊虫等
植物性:荨麻、漆树、补骨脂、银杏等
化学性:染料(如我们常用的染发膏)、金属(如有些人对眼镜框中的镍,或者腰带上的金属扣过敏)、化妆品、塑料、化工原料等。
03接触性皮炎分类
包括由接触刺激物导致组织损伤的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和接触过敏原导致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接触物本身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或毒性,任何人接触均可发病,皮炎的轻重和发病的快慢与接触物质的浓度及接触时间、接触部位等相关。
特点:①任何人接触后均可发病②无潜伏期③皮损多限于直接接触部位,边界清楚④停止接触后皮损可消退。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是一种超敏反应(Ⅳ型),接触物为致敏因子,本身无刺激性或毒性,多数人接触后不发病,仅有少数人会引起皮肤的炎症反应。皮炎的发生及轻重与个体的易感性和接触物的致敏性有关。
特点:①有一定的潜伏期,首次接触不发生反应,1~2周后如再次接触发生反应②皮损往往成广泛性、对称性分布③易反复发作④皮肤斑贴试验阳性。
04临床表现
急性期表现为:起病较急,皮损多局限于接触部位,出现红斑、严重时可出现水疱,常自瘙痒或灼痛。
亚急性期和慢性接触性皮炎表现为:轻度红斑、丘疹,境界不清楚,长期反复触导致皮损轻度增生及苔藓样变。
05治疗方案
一般治疗:查找并去除接触致敏物,避免再次接触。原因不明者,斑贴试验有助于查找病因。(急性期不宜做斑贴试验)
局部治疗:根据皮损的形态及性质选择不同剂型和作用的外用药。
(1)急性期:有轻度红肿、丘疹、水疱而无渗液时,外用炉甘石洗剂;有明显渗出时,可用3%硼酸液冷湿敷;有继发感染时,可用1:高锰酸钾溶液等冷湿敷;渗液较少时,可外涂氧化锌油剂。
(2)亚急性期:有少量渗液时,用湿敷剂或糖皮质激素糊剂或氧化锌油剂;无渗液时,可选用硼酸氧化锌糊剂或选用糖皮质激素霜剂;有感染时,加用抗生素软膏。
(3)慢性期:选用相应的软膏、硬膏、糊膏或涂膜剂。
系统治疗:以抗炎、止痒等对症处理为主。可视病情轻重,给予抗组胺药物、维生素C、钙剂等;对少数严重或皮损泛发的患者,可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疗程10~14天;有继发感染者,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医院就医,用药谨遵遗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