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濕疹的治療與預防
濕疹的成因
中醫認識濕疹時間較早,在古代文獻《黃帝內經》裡就有濕瘡、癬這樣一些記載。
中醫一般將濕疹分為以下三種證型
濕熱型,主要以紅斑、丘疹、滲出、糜爛、結痂為主要特點,屬急性濕疹。
風熱型,主要出現紅斑、丘疹、鱗屑,甚至有皸裂,皮膚灼熱,劇烈瘙癢,屬急性濕疹。
血虛風燥型,主要表現為皮膚較肥厚,苔蘚樣變,有丘疹、鱗屑、皸裂,皮膚色素沉著,有瘙癢,屬慢性濕疹。
中醫學認為,濕疹病因主要是內有心火,脾濕為患,外感風濕熱邪,內外夾攻而為病。由於心經有熱,或情志所傷,性情急躁,心緒煩擾,氣鬱化火。心主火,主血脈,心火內盛,血分有熱﹔或飲食不節,嗜飲茶酒、辛辣魚腥及動風發物,致脾失健運,濕熱內蘊。又遭風濕熱邪侵襲於肌膚,衛外不固,腠理疏鬆,風濕熱邪客於肌膚所致。
中醫對於濕疹的治療方法
從治療方面來講,古人有瀉火、健脾、養肝、養血、驅風、散寒等等內治方法,而外治方面則有各種藥膏、藥粉、酊劑、散劑等等各種劑型。
一般來說中醫治療會先鑒別病人體質和爲証型進行分類,以下四種病理因素是常見濕疹的成因治療方法:
(1)脾虛(健脾,以適當的補益脾胃藥物和淡滲類中藥進行調補)
(2)胃火(清熱解毒,以清熱解毒的中草藥,清除病人體內的火毒和熱毒)
(3)濕盛(化濕,以去濕的中草藥,清除病人體內的濕毒)
(4)血虛(以養血袪風的治療方向,令血虛的底子改善減少虛熱生風症狀)
這些也是能夠對濕疹體質達到治本改善的行為。而以草藥製劑成為外用藥,進行外敷外洗的方法,也是一種舒緩表皮癢、發炎症狀的治標方法。
在西藥治療上,一般抗組胺藥物的應用以及消炎藥物的應用亦無可厚非,能盡快令皮膚消炎,痕癢及皮損修補。然而由於過敏因素未能清除,消炎後容易反覆再次出現。
對於濕疹的日常護理方法
每年轉季的時候,診所總有大量皮膚濕疹的病人求醫,皮膚紅腫發癢,徹夜難眠,劃破皮膚後甚至出現黃水淋漓,癢不可當。由於地域及空氣質素方面我們個體市民難以改變,唯有從日常護理和飲食的戒口配合,儘量脫離致敏源對身體的影響,從而減少過敏的病發機會。
(1)衣服合理(一些皮毛、染料和人造纖維會刺激皮膚,患者穿純棉料的衣物比較好)
(2)防範乾燥的空氣(乾燥空氣使皮膚炎更加惡化,尤其當冬天室內啟用暖氣時)
(3)保持良好的心態(濕疹發作導致患者煩躁易怒,這些不良情緒會影響到疾病的治療效果)
(4)適當休息(患者平時要注意少飲酒,不吸煙,不熬夜,保持規律的生活)
(5)慎用激素類藥物(很多患者過分依賴激素類藥物,長期使用會產生不同副作用)
對於濕疹的飲食忌口
濕疹患者對以下食物應多加驚惕,如食用以下食品後病情加重應該考慮減少食用:
(1)酒類(酒為濕熱發物,飲後會增加人體濕熱之性,令濕疹加重)
(2)芋頭(黏滯,食用後容易滯肚,阻礙脾臟的去濕功能,使人體之濕毒難消除,助長濕疹)(3)糯米(性溫黏滯,加重人體濕性,患有口腔或皮膚潰瘍、甲狀腺腫大者亦應減少食用)(4)牛奶(牛奶容易使人過敏,若濕疹患者是過敏體質,便不建議服用牛奶)(5)蝦蟹(性味寒涼,易損害脾胃,使去濕的能力受損,而且海產類食物容易惹濕)(6)榴槤(性溫,補火助陽,如患者身體明顯積熱,會進一步加重積熱,使濕疹一發不可收拾)恩霖堂推出濕疹日常湯水包淮山薏米綠豆湯
材料:淮山、綠豆、百合、薏米、芡實煮法:加水煲至熟透,不可加白糖、冰糖,每日飲2次,連服數日(特別適合脾虛濕盛型濕疹)功效:淮山可以健脾祛濕,而綠豆則能清熱解毒,能預防濕疹病情惡化,減輕痕癢。恩霖堂中醫診所当前时间: